8月22日上午,中国足协第11届会员大会在河北香河国家队训练基地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国足协主席、副主席及执委,来自武汉的青年企业家易仁涛当选足协执委。易仁涛上一次被中国足坛聚焦,是在去年10月,当时由他执掌的武汉当代明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一举拿下亚足联2021—2028年的全球独家商务权益,打破了外国企业在该领域长达27年的垄断。易仁涛表示,当选执委后他将着力扩大中国企业和中国足球产业在亚洲足坛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他透露,将于年内邀请亚足联主要负责人访华。
多名企业界人士当选凸显足协“去行政化”成果
本次足协换届选举,是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足改方案”)公布以来足协班子的首次大规模调整。从选举结果看,足改方案提出的足协与行政机关脱钩,吸纳更多足球专业人士、社会人士加入,保证足协领导机构的专业化等要求,得到了全面贯彻。作者注意到,本届足协班子中既有体育主管部门、各地足协的代表,也有地方政府代表、俱乐部代表、足球运动员和教练代表、球迷代表、教育系统代表、媒体代表、足球产业代表等。特别是一批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界人才,被吸纳进中国足协管理层。新一届足协主席陈戌源和足协秘书长刘奕,此前曾分别担任上港集团董事长和IMG中国副总裁;作为俱乐部投资方代表的张亚东、孙华等都有着丰富的企业运营经验;来自武汉的易仁涛,则是本届足协执委中的足球产业界代表,由其担任董事长的武汉当代明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明诚),是湖北省第一家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称号的上市公司,其体育产业布局涵盖体育营销、体育经纪、场馆运营、体育版权和体育视频平台等多个领域,拥有西甲等顶级足球联赛在华版权和欧洲杯、欧洲国家联赛的在华新媒体版权,是亚足联2021—2028年全球独家商务权益合作伙伴,在体育版权市场和体育营销市场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
“我当选执委,说明足球产业对于中国足球事业的贡献,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易仁涛在当选后对作者表示,中国足球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国家队的成绩、职业足球的发展、群众足球的普及,也包括足球产业的兴旺。只有更多优质企业和企业家愿意投入到足球产业中,中国足球才能发展得更好。
将全力帮助中国企业通过亚足联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本届中国足协班子任期内,中国队将冲击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将举办2023年亚洲杯,这些大赛都将考验中国足球改革的成效。作为新当选执委,易仁涛说他对中国足球充满信心。“自2002年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以来,我认为中国足球当前处于最好的发展期。”易仁涛表示,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足球事业;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公平竞赛环境;足球产业的商业价值、版权价值日益凸显;球迷逐步回归球场,看球、踢球的群众不断增长,这些都是信心的支撑。
正是在这种不断向好的大环境下,易仁涛执掌的当代明诚在去年10月通过竞标拿下亚足联2021—2028年的全球独家商务权益,涵盖世界杯亚洲区资格赛、亚洲杯、亚冠联赛等2000多场赛事,创造了由中国公司主导国际顶级体育IP独家开发的记录。易仁涛说,当选执委后,一方面要继续把企业办好,把亚足联的项目经营好,用企业本身的实际业绩推动中国足球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公司掌握的优质资源更充分地服务于中国足球。
易仁涛表示,在亚足联赛事媒体版权和赞助权益的开发运营过程中,当代明诚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做好资源协调配置,全力帮助中国企业通过亚足联赛事这个窗口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中国企业和中国足球产业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亚足联赛事商务开发中国区总部将落户武汉
作为军运会主办城市,武汉的体育产业近年来持续升温,本次有本土企业家当选为足协执委,对于这座城市的足球产业和体育产业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重大利好。易仁涛在采访中透露,他将以中国足协执委和亚足联独家商务合作伙伴负责人的双重身份,邀请亚足联主席或秘书长于年内访问武汉,考察武汉足球环境,提升武汉城市足球品牌在亚洲的影响力;争取亚足联在武汉设立代表处或联络处等官方机构;协调推动武汉申请2023年亚洲杯赛事承办权,让武汉球迷能在家门口观赏到亚洲最高水平的比赛。
在进一步推动足球产业和体育产业落地方面,易仁涛表示,当代明诚体育产业去年创造产值超过15亿元,实现利润接近5亿,缴纳税收超过1亿,子公司和办事处分布于北京、上海、武汉、香港以及海外多个城市。公司已有明确计划,将旗下体育板块所有业务总部均迁回武汉,在武汉缴纳税收、创造就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服务地方经济。“比如亚足联项目的中国区总部,我们就计划放在武汉,目前已经和武汉部分地区展开接洽。”易仁涛说。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更多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