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596 利安隆
研究日期:2022年2月27日
最新评级:买入
首次关注原因:利安隆是国内抗老化剂行业的龙头企业,以抗氧剂起家,通过外延内生打造抗老化剂全系列产品矩阵,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拥有天津汉沽、宁夏中卫、常山科润、衡水凯亚、广东珠海和内蒙古优尼克六大生产基地,所有产品双基地布局,保证交付稳定高效。公司历时十余载建设全球营销网路,实现72小时快速反应,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受到了巴斯夫、艾仕得、DSM、中石化、万华化学等多家海内外高分子材料巨头的认可。2020年,即使受疫情影响,公司客户数也同比增长了 35.58%,抗老化剂业务依然保持高增长,2012~2020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为29.1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0.31%,持续高增长发展。抗老化剂下游主要为塑料、化纤、涂料、橡胶、胶黏剂五大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全球五大高分子材料市场增速保持在4%以上,对抗老化剂需求最大的塑料增速约为5%。考虑下游材料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抗老化剂的渗透率也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现有抗氧剂产能34900吨/年,光稳定剂21100吨/年,2020年公司珠海12.5 万吨抗老化剂项目的一期工程 6 万吨抗氧剂已于 2022 年 1 月进入试生产阶段,全部投产后公司产能有望翻番,市占率将快速增长。2022年,公司有望完成对康泰股份收购事宜,届时公司将进入润滑油添加剂赛道,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据Kline & Co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将增加至543万吨,市场规模约为185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约为38亿美元。路博润、润英联等国际四大润滑油添加剂企业在全球和国内均占据约85%的市场份额,国产替代潜力巨大。国内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已基本形成以康泰股份、瑞丰新材和无锡南方为代表的国内第一梯队,公司收购康泰股份,既能在销售渠道上协同,又能输出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康泰股份已有产能,实现“1+1>2”,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9元、2.7元和3.38元。
德邦证券近期对化工行业的点评及看好的公司情况 :日前美国白宫发出警示芯片行业亟需使其原材料供应多样化,以防局势恶化而影响核心关键材料断供。此次包含在内的主要材料包括氖气、钯和六氟丁二烯(C4F6)等,主要覆盖光刻、曝光、刻蚀、封装等重要环节。据市场研究公司Techcet的报告,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高科技贸易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乌克兰主要特气供应商Iceblick、Ingas和Cryoin等为美国提供了90%以上的半导体氖气。除了氖气之外,六氟丁二烯(C4F6)的供应也同样来自乌克兰,与此同时贵金属钯35%供应来自俄罗斯。氖气是DUV/EUV光刻环节产生光源必需的惰性气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氖气生产国乌克兰,其氖气大部分是由俄罗斯钢铁业的副产品产生,在乌克兰纯化后进一步外售。2014年,俄乌在克里米亚冲突期间,氖气价格曾一路飙涨 600%。2021 年初至今氖气价格已上涨十倍,从 185 元/立方涨至 1850 元/立方,目前市场主流成交价在1700-2000元/立方,据卓创预计,受地缘政治影响,下游囤货意愿较强,短期产品价格仍旧窄幅向上。近日下游晶圆厂纷纷发函表示,地缘性政治波动目前尚未对其日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2月26日,美国电子特气公司EFC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已经为2022年准备了充足的全年库存,而且拥有合格的第二和第三材料供应商。此前,中国台湾晶圆厂力积电也表示氖气只有在制程需要镭射的部分才会用到,用量较少,一小瓶可能用一到两个月,目前公司的库存量达六到九个月。无独有偶,据路透社报道ASML使用的氖气只有不到20%的供应商源自乌克兰,公司正积极寻找多方供应渠道。国内电子特气龙头企业华特气体也表示目前已备足半年库存,储备充裕,即便极端情况发生国内也有足够气源供应作为补充。根据气体圈子发布的《2021年稀有气体进出口信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稀有气体供应的主要国家。2021年中国稀有气体(氪氖氙)主要出口至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氖气出口量为6.5万立方,60%出口至韩国;氪气出口量为2.5万立方,37%出口至日本;氙气出口量为900立方,30%出口至韩国。此外,盈德气体、杭氧股份纷纷宣布扩大稀有气体产能,前者的“领氙”计划将分期建设两套氪氙精制装置。首套装置建成后或将成为亚太地区单体最大的氪氙精制装置;后者子公司衢州杭氧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2000Nm3/a氙气、20000Nm3/a氪气精炼提取装置及其配套建设项目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完工。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正在奋起直追,特气供应正逐步登上国际舞台。我们认为,此次风险有望在短期内推高稀有气体价格,重点关国内电子特气龙头华特气体,同时建议关注拥有部分气源或相关业务的气体公司,金宏气体、凯美特气。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