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市场4月策略

2023年04月03日 17:32

        回顾3月,市场再次以震荡行情收官,A股三大指数均呈现小幅回落,其中上证指数下跌0.21%,深证成指下跌0.49%,创业板指下跌1.22%。海外方面,随着3月美联储加息落地,同时鲍威尔表示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全球流动性收紧得到一定的缓解,全球股指走强。而国内方面,当前国内宏观经济保持稳步修复态势,韧性十足的宏观经济对A股构成基本支撑。从板块表现来看,在相对弱势的市场环境下,当月地产、钢铁、化工、汽车等多数板块出现下跌。但与此同时,在数字经济、ChatGPT等题材刺激下,计算机、通信、电子、传媒等行业则实现了逆势增长。

 

4月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有望开启

       综合4月券商发布的策略报告来看,部分机构指出预计基本面、估值、风险偏好共振上修的市场环境下,继1月后A股有望在4月打开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预计二季度市场有望看到经济数据的同比修复,市场有望逐步摆脱弱势,重回上行轨道。此外,4月基本面的影响权重将会放大,在主题引领的一系列调整之下,多数板块的估值已回到低位,“业绩改善”逻辑或将重新占优。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一季度,A股分别经历了价值、成长和主题的明显估值修复,成长类表现亮眼;展望二季度,全球流动性和国内基本面两大拐点已基本确立,并将在4月得到宏观数据和A股财报两个层面的验证,叠加外部金融风险与地缘扰动明显改善,预计A股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料将在4月开启,财报业绩驱动将取代主题炒作,成为阶段性主线,而作为年度主线的数字经济产业和全球流动性拐点相关板块将分化或轮动。一方面,全球流动性紧缩预期下修的拐点已经确立,欧美金融风险与海外地缘扰动也已明显改善,打开估值修复空间;国内基本面预期上修的拐点也将在4月确立,提升A股配置价值。另一方面,经济基本面预期将在4月得到宏观数据与A股财报披露两个层面的验证,预计一季度宏观数据有望超预期,GDP同比读数在4.5%~5%,一季报将反映业绩逐季改善的趋势。

       同时,招商证券方面也表示,展望4月,A股有望继续保持上行趋势,A股开始为盛夏攻势进行蓄力。当前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没有发生变化,1-2月累计新增社融转正,奠定A股盈利底部,二季度盈利增速将会进入上行周期。随着4月中旬业绩预告披露结束,最糟糕的盈利披露告一段落。随着美国经济数据和通胀数据进一步削弱,中美经济相对强弱逆转,同时5月2日美联储可能会结束加息。加上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抬头,美元指数有望持续走弱,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外资温和回流的态势更加明显。国内方面,随着赚钱效应好转,预计公私募二季度发行将会进一步回暖。内外流动性皆边际改善。在基本面改善背景下,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和一季报披露,市场要开始寻找年内改善趋势最为明确,相对强弱最强的方向进行布局,盛夏攻势将会徐徐展开。风格方面,在温和复苏和温和流动性背景下,今年在新产业趋势挖掘增长前景明确的中小成长标的的主要思路不会发生变化。

       不过也有机构指出,本轮调整或尚未结束,4月仍需注重防御。如中泰证券就在研报中指出,基于国家对今年经济复苏的信心以及对经济高质量而非高速度发展的追求,今年的刺激政策或难超预期,也意味着未来进一步降息等政策推出的可能性并不高;此外随着管理层对金融监管的关注程度强化,预计后续政策力度亦将显著超市场预期,短期或对市场流动性环境形成扰动。海外方面,亦需要关注流动性风险及全球地缘风险的演绎。

 

2023年4月热点前瞻

       综合目前十余家机构已发布的4月金股情况来看,有2家及以上机构共同推荐的公司包括:科大讯飞、恺英网络、智飞生物、爱美客、重庆啤酒、宁德时代、邮储银行、广联达、TCL中环、阳光电源、兆易创新、金山办公、隆基股份等。其中宁德时代、广联达、科大讯飞、恺英网络、爱美客、TCL中环、阳关电源、兆易创新、金山办公等公司受到了超过3次的推荐。

       在行业配置方面,受益于全球流动性拐点的创新药等医药板块以及硬件创新与周期复苏加持下的消费电子板块受到了部分机构的看好。

受益于全球流动性拐点的医药板块

       机构研究指出,在过去很长时间,由于医保政策的持续调整,以及出海逻辑受挫,医药产品端整体被市场忽视。但随着研发投入的逐步产出,国内医药产品端已经悄然升级,这也是我国医药产业链升级的必然结果。

       而板块方面,当前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海外临床都处于提速的态势,国内创新药海外权益转让案例在新的一年有望大幅提升。同时高端医疗设备的海外销售也在提速。欧美市场相对于国内市场容量有更大空间,海外进展将会打开板块内公司成长的天花板。

       个股方面,创新药及产业链有望崛起,建议关注:

       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海思科、海创药业等;

       2)创新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和元生物、阳光诺和等;

       3)创新器械:建议关注有望即将进入兑现阶段的创新品种,如:三诺生物、佰仁医疗、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

       4)高值耗材:建议关注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骨科和吻合器等,如: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春立医疗、天臣医疗、康拓医疗等;

 

       此外,在2023年3月,全国中成药联采办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整体来看,此次文件与预期降幅都相对温和,利好头部企业的份额提升。

       机构研究指出,相比早期其他品类的集采,此次中成药国采前后竞争格局的延续性将优于前者,头部企业的份额有望得到提升。后续预计疫情扰动后复苏中板块业绩兑现度较高,而部分公司政策压力缓解,叠加国企价值重估预期,行情有望延续,但二季度以后市场或对经营层面的兑现度要求会更高。

受益个股方面,建议关注:

       1)疫后需求复苏的品牌中药,如: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片仔癀、广誉远等;

       2)具备产品或渠道拓展能力的院内中药,如:济川药业、康缘药业、以岭药业、佐力药业等。

 

硬件创新与周期复苏加持下的消费电子板块

       当前AI赋能消费电子趋势明确,估值重塑逻辑逐步验证,消费电子正逐步迎来景气拐点。

       从行业周期来看,每轮消费电子的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的。3月23日,OpenAI宣布开放ChatGPT的联网限制并引入第三方插件平台的生态,首批接入的插件包括Expedia,OpenTable,Slack,Shopify等,涵盖出行、点餐、购物、办公、编程等多种场景。后续随着插件生态的完善,未来下游消费电子的应用场景和想象空间将被极大丰富,通过接入ChatGPT或文心一言等大语言模型的API接口,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

       机构研究表示,从行业估值来看,当前消费电子板块PB3.02倍,PE22.99倍,显著低于行业历史中位数和平均数,近期已现逐步回暖态势,估值筑底修复确定性较强。后续随着我国消费回暖、下游消费电子厂商开始备货618等因素,预计A股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在“AI+”时代迎来价值重估。

 

细分板块方面,建议关注以下领域:

       1)半导体材料:我国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仍处初期,CMP材料、光掩膜和光刻胶等原材料仍具备较大替代空间,部分子板块景气度持续高企,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建议关注:鼎龙股份、路维光电、安集科技、清溢光电等;

       2)功率半导体:随着新能源行业持续扩容,IGBT是新能源核心上游,将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内外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建议关注: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士兰微;

       3)面板行业:随着下游终端库存逐步恢复至健康水平,TV面板价格亦开始企稳回升,TV面板价格涨势有望延至今年Q2,建议关注:TCL科技、京东方A等;

       4)IC设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估值修复可期,建议关注:卓胜微、圣邦股份、韦尔股份等;

       5)车规级MCU:受益汽车智能化和全球缺芯,建议关注:兆易创新、四维图新、国芯科技等。

 

4月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美元大幅升值、海外风险事件

 

 

免责声明
        本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本刊所列示数据是基于本刊从已公开信息获取,不代表本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备性和完整性,文中列示数据仅为引述,请不要做为投资参考之用,亦并非作为购买投资标的邀请。
       在任何情况下,本刊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能够作为任何人进行投资的建议,本刊不对任何人的投资行为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zhaobaifeng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