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4年09月02日 15:01 来源:《求是》2024/17 作者:雷海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予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理解把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任务举措,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健康支撑。

一、深刻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卫生健康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和全局性作用进一步凸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利于解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公平有效、成熟定型,用制度保障人民健康福祉,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期盼。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医药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使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程度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使我国全体人民以强健的姿态迈进现代化社会。同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通过促进人民健康改善预期、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调结构、稳就业、促增长。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健全重大传染病疫情预警研判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下沉基层,不断完善符合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卫生健康发展道路,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世界难题,在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上展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二、牢牢把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彻落实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各环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图为2024年4月28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麻醉科等为一位罕见的孕15周患者完成“盆腔巨大静脉内平滑肌瘤切除、累及心脏的下腔静脉及双侧髂静脉平滑肌瘤取出术”。术后,患者继续妊娠,孕期平顺。 国家卫生健康委供图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始终依靠坚持党的领导凝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人民健康的强大力量。

二是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人民立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找出改革最大公约数和最佳平衡点,以增进健康福祉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最大政绩。

三是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坚持公益性主导,坚持公立医疗机构在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制度、改革机制、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四是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这是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3年10月初,重庆市北碚区医疗保障局联合相关镇街打造的5个医保政务服务分中心正式启用,主要经办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取、医保补缴等19项医保业务,为周边企业及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公共服务。图为10月9日,市民在北碚区静观镇医保政务服务分中心办理医保相关事宜。 人民图片 秦廷富/摄

五是坚持立足国情、协同联动。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推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期盼和承受能力相适应,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等重要关系,突出改革的系统性和政策的协同性。

三、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要全面落实《决定》部署,结合卫生健康工作实际,持续深化和拓展重点领域改革,更加突出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内涵式发展,更加突出卫生健康服务的系统连续,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确保改革实效。

(一)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目标统一、政策衔接、信息联通、监管联动等机制,增强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步调协同。医疗方面要坚持公益性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优质高效、连续协同、富有韧性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连续性,不断提升服务人民健康的能力和水平。医保方面要加强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促进商业健康保险规范发展;建立健全体现医疗服务技术劳动价值的收费机制,定期评估、动态调整诊断、手术、护理等医疗服务价格,有序引导群众到基层就诊,激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活力。医药方面要从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发力,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推进药品耗材等集中采购扩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二)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大力推进“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推进医疗卫生体系系统重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强化服务体系上下协同联动和支援帮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对中西部地区基层开展巡诊带教、远程会诊。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以推动人员和服务下沉为核心,技术、管理双下沉同步实施,巩固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等多种形式医联体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夯实县乡村三级协同关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强化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扎实推进转诊连续服务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患沟通,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发挥绩效考核评价作用,引导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发展,落实在危重症转诊会诊、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改革完善运行新机制、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基层帮扶、强化公益性等方面的功能定位,带动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把握卫生健康人才价值和成长规律,深化医教协同,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培养医学人才,以基层为重点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扩充全科、儿科、心理健康、感染、病理、麻醉等医疗卫生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让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看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495万名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者,其中有110万名乡村医生,发挥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作用。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乡村医生们在出诊中开展健康咨询及知识宣传工作。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三)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深入总结抗击新冠疫情经验,以制度建设转化成熟做法,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做好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充分准备,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疫情防治体系,健全和优化平战结合、跨部门跨区域、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有效遏制重大传染病传播。坚持预防为主,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促进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大力培养防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重大慢性病预防和早期干预,进一步控制居民健康主要影响因素。

(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健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政策,加强经济运行管理,防范和有序分类化解运行风险。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从行业实际出发加强编制保障,对承担国家指令性任务的给予倾斜支持。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优化薪酬结构,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推动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岗位薪酬更加合理,加快建立体现岗位职责和技术劳动价值的薪酬体系。稳妥有序开展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挥对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的重要补充作用,加强与商业健康保险的衔接。创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手段,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廉政建设,持续整治腐败问题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五)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完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围绕实用管用易用好用,聚焦关键技术和装备以及健全国内标准规范体系,支持发展临床医学研究,促进医工结合、医药融合,推动医学科技领域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创新研发,建立符合中国人体质的健康标准和规范指南。促进创新药物、疫苗和医疗设备等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深度应用,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更多工具和手段。

(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增能,加强中医优势专科能力建设,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和支付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提升中医药科技服务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的挖掘、保护和开发。推动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工程,丰富中医药治疗手段,开发更多道地药材资源。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四、凝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必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强化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制定具体实施举措,结合研究制订“十五五”规划谋划项目和行动方案。定期研究部署推进过程中重大事项,确保改革政策落实落地。要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研究细化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共同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向纵深。要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药科技创新,丰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要鼓励地方试点和区域协调联动,在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下,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要强化宣传引导,用好国家、地方、机构各层面改革经验,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医改、谋划医改和推进医改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