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的这一年,A股走出了过去两年的阴霾,迎来了久违的上涨。市场在年初跌宕起伏,又在5月中旬之后进入盘整,随着2024年9月24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召开发布会,传递出明确的积极预期,整个市场出现了快速的修复。2024年全年上证指数上涨12.67%,深证成指上涨9.34%,创业板指上涨13.23%。
新的一年,中国和世界都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国际方面,需要关注的是1月份美国政府换届的情况。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可能会对全球宏观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涉及关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政策。
国内方面,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财政还是其他领域,都出台了许多积极的政策。但A股市场本质上仍然是以国内自身为主导的市场,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国内政策的出台、方向、执行力度以及最终效果。
准确判断市场的底部是相对困难的事情,但是当优质的公司出现快速调整并进入有性价比的阶段,是我们逐步提高组合集中度和进攻性的契机。本质而言,我们希望能选择到优秀的公司,并伴随其一起成长,因此会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持仓的企业。
整体上我们仍然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术进步带来需求提升的方向;二是能走出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三是国产替代、补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发动机、国产算力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四是有新增需求的方向,比如低空经济和AI应用。
从基本面来看,许多成长板块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出现明显变化。政策面上,新能源行业去年底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政策变化的信号。政策环境逐渐开放,各方对供需问题的讨论也更加务实。随着政府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市场将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行业方面,无论是供给端的限制,还是产品价格及排产情况,新能源行业都已经开始出现趋势性好转,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产能限制的同时,产品价格开始上涨,排产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部分头部企业的海外基地已经开始逐步供货并通过验证,随着海外高盈利产品的放量,这类出海企业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海外基地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产品品质、专利、资金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竞争格局也更好,也更符合现在国际局势下属地化生产的要求,这也是过去我们一直在定期报告里强调,会选择具有出海能力、并且已经实施的企业的原因。
我们观察到军工行业也有触底回升的迹象。综合来看,军工行业的未来方向可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特别是订单的增长和技术需求的扩张;二是作战方式的智能化转型带来的新机遇。这里面也需要去挖掘相应的投资机会。
我们自去年以来一直对AI保持高度关注,并在多次与投资者的公开交流中重点提及。AI方面重点关注两个方向:首先,在硬件方面,我们更加关注国产替代的机会。未来全球两极化可能会是主旋律,而国内AI硬件,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硬件,将成为非常强劲的刚需。因此,国产硬件在这一领域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第二就是AI应用,从2024年11月初开始,美股市场中的AI应用相关企业,股价涨幅非常大,比硬件企业大很多,并且不断创新高。我认为有两个维度需要观察。第一,AI应用是否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第二,它是否能改变生产和作业方式,为整个行业带来创新性的变革。
在时代的变革与潮涌中,我们更加需要回归投资的本源,通过长期投资去分享上市公司创造的回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策略,降低组合的波动,从而提升权益类产品的性价比,使其能够在居民资产配置的历史性变迁中,担当起时代的重任。
(本文已刊于1月18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嘉宾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周刊立场。)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