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公募排名揭晓,进步最快者这几类产品规模提升成关键

2025年02月07日 17:2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文丨张桔 编辑丨谢长艳

春节前,内地公募基金的四季报披露结束,随之基金公司的排名也随之出炉。分规模组来看,在(非货币)排名前20位的基金公司中,华泰柏瑞基金进步最大。在21位到50位的基金公司中,鑫元基金前进十一位相对进步最大。此外在51位到100位的基金公司中,“进步”相对较大的公司包括了东吴、大摩、中信建投等公司。

Wind资讯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内地基金公司的(非货币)十强名单中,依次为易方达、华夏、广发、嘉实、富国、南方、博时、招商、华泰柏瑞、汇添富,其中多为股债平衡发展的全能型公司,不过也有相对偏科的公募,新进前十的华泰柏瑞就是业内公认的“指基大厂”,公司全部的基金资产合计较2023年末几乎实现翻番,其中各类ETF的贡献居功至伟。

同时,排名略靠后的公司相比自身亦有进步,以中信建投基金为例,在书面回复时,公司人士介绍:“截至2024年末,中信建投基金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937亿元,较上一年度劲增38%,行业排名64位,较去年末上升6名;其中非货规模亦达628亿元,同比增幅达30%,排名62位,较去年末上升9名。双双突破公司历史峰值,并远超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华泰柏瑞无愧“指基大厂”名号  

2025年依然倚仗ETF走天下?

将前一百位的基金公司分成三组,其中在前20位的公司中进步最大的就是华泰柏瑞基金,一组数字说明了其在2024年的锐意进取:2023年年末时,该公司的资产规模大约是2846.69亿元;2024年年末时,该公司的全部基金资产净值合计约为6483.45亿元。

仔细分析该公司的各类产品规模,可以发现指数基金对公司的规模贡献当记首功。根据Wind的统计,12月31日时,华泰柏瑞的指数基金(概念类)的规模约为4776.81亿元,约占公司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73.5%。进一步看,非货币ETF(概念类)的规模约为4638.16亿元。由此可以推断,指数基金成为华泰柏瑞的规模基石。

换一个角度看公司的产品存续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末华泰柏瑞的基金数量为150只,2024年末公司的基金数量为165只。从去年新发成立的产品明细目录来看,除去1月成立的华泰柏瑞锦悦等个别主动型产品外,剩余的公司新品均为清一色的指数基金。按照年底的最新净值统计,其中规模最大的新品就是去年大红大紫的中证A500ETF,最新资产净值达到175.41亿元。

同时从公司的一众ETF产品来看,无疑最具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就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了。根据基金四季报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最新规模仍然达到3525.47亿元,凭借一己之力占据了公司指数规模的大约74%。同时从管理费贡献的角度来看,去年上半年该基金的贡献率接近55%。(基金年报未出,尚无法查阅全年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该基金外,该公司资产净值超过百亿元的产品也基本为指数基金。Wind资讯统计表明,不将份额加总统计的话,去年年底公司“破百”的产品有7只,再剔除两只货币型基金外,另外的4只产品分别是红利ETF、恒生科技ETF、中证A500ETF、红利低波ETF。

需要指出的是,产品的规模体现硬实力的背后是公司在指基团队中拥有一批明星基金经理。除去知名的领军带头人田汉卿外,柳军、李沐阳、谭弘翔、李茜、何琦等人早已成为团队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去年在管19只产品的柳军也顺利升任公司的副总。

由此来看,2025年华泰柏瑞大概率仍然会依靠ETF走天涯,但是公司真的会高枕无忧吗?2024年11月19日晚间,华泰柏瑞、易方达、嘉实、华安等多家基金公司公告,称将调降旗下大型宽基股票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其中,管理费率统一调降至0.15%,托管费率统一调降至0.05%。就该公司来说,根据公告,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联接的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50%调低至0.15%,基金托管费年费率由0.10%调低至0.05%。

表1:2024年末内地公募基金公司(非货币)前20位一览

年度公募排名揭晓,进步最快者这几类产品规模提升成关键

数据来源:Wind

鑫元基金依靠固收排名进步

2025年守住千亿规模大关问题不大

说完了前20位的头部公募基金公司,接下来看下21位到50位的中上游基金公司,进步最大的基金公司是鑫元基金,它在2023年末时刚好迈过了千亿元大关,不过却在2024年能实现较大幅度的进步,(非货币)排名前进了十一位。

分产品类型来看的话,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去年12月31日时,公司的全部基金资产净值合计约为2201.87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约为1370.62亿元,货币型基金约为804.48亿元。相比之下,公司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再从2024年的基金存续情况来看,2023年4季度末公司的产品数量是71只,2024年末公司的产品数量78只。进一步从Wind公示的产品明细列表来看,发现实际鑫元去年仅仅新发成立了一只鑫元致远量化选股而已。

下沉来看单只产品的规模,发现资产净值在10亿元以上的没有一只是权益类基金,其中资产净值超过100亿元的产品有四只,分别是两只货币型基金(鑫元安鑫宝货币和鑫元货币)、两只债券型基金(鑫元启丰和鑫元中债3~5年国开行)。

良好的规模效应一方面或许与公司的银行系背景有关。来自公司网站的资料表明,自鑫元基金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的股东一直仅有两家,大股东是持股占比80%的上市公司南京银行,另一股东则是持股占比20%的上市公司南京高科,而银行系素来是更青睐于固收类产品。

另一方面或许还源于基金过硬的业绩实力,在上述提到的两只债基中,鑫元启丰是去年成立的次新基金,鑫元中债3~5年国开行则是2019年成立的老牌固收产品,其从2021年开始连续四年进入同类产品的前100位,作为被动指数型债基,其投资基本牢牢锁定国开债。

在书面回复时,鑫元基金人士坦言原因在于业绩表现亮眼且驱动规模增长:“截至2024年12月底,鑫元基金固收整体业绩近三年排名前18%,近两年排名前22%;偏债整体业绩近三年排名前8%,近两年排名前18%。鑫元悦享60天滚动持有A、鑫元数字经济A等10余只产品,在不同时间维度内位居同类产品前10%。亮眼的业绩表现推动规模增长,进而提升了行业排名。”

再看公司的现有基金经理队伍,同样是固收领域“风景这边独好”。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鑫元现有的17位基金经理中,管理产品数量居前的均来自固收领域这一方。具体说来,郭卉和黄轩同以目前管理10只基金并列排在首位。

先看郭卉,天天基金网显示,这位任职超过5年的中生代基金经理目前在管基金资产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91.42亿元。虽然她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完整地发生于鑫元身上,但实际上她曾历任国海证券深圳总部管理培训生、东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员、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经理,也就是说有着丰富的债券实战经验。

再看黄轩,这位累积任职时间接近3年半的基金经理同期带货规模也达到207.66亿元,究其备受青睐的原因,发现其在上任前同样有过丰富的固收实战锻炼,中间还经历过大跨度的转型。他曾担任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场管理部经理、海通证券助理分析师、中国农行高级交易员、交银施罗德基金专户投资经理、信银理财投资经理。

“公司敏锐捕捉市场机遇,不断丰富产品体系。2024年新设FOF、被动指数基金等品种,现有公募产品78只,形成固收产品优势凸显,权益产品快速成长,量化产品展露特色的新局面。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资产配置选择,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拓宽了客户群体。”鑫元基金人士如是强调。

不过公司并非全是优点,鑫元在权益类基金上缺乏明星产品和实力派一哥的隐患亟待解决。

表2:2024年末内地公募基金公司(非货币)21位~50位一览

年度公募排名揭晓,进步最快者这几类产品规模提升成关键

数据来源:Wind

中信建投基金“东方不亮西方亮”

公募REITs规模异军突起成亮点

最后说下51位到100位的基金公司,在过去的2024年,这一组别中也不乏进步较大的基金公司,比如出了2024年权益状元雷志勇的大摩基金、拥有明星基金经理刘元海的东吴基金和券商系的中信建投基金。

以中信建投基金为例分析,根据Wind资讯显示,2023年12月 31日时,公司的全部资产合计约为678.41亿元,一年之后的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规模则增长到了937.42亿元,其中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成为公司规模的最大贡献者,两者合计的规模占比接近了82%。如果剔除货币型基金,去年末公司的非货币资产合计约为628.40亿元,几乎与前年末的全部资产合计相当。

而对于公司规模的进步,“其整体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固收类产品的火热。公司于多领域协同共进,如今已构建起权益投资、固定收益、量化产品及公募REITs四大业务板块协同驱动的发展态势,而固定收益板块与公募REITs业务更是成为2024年规模增长的核心引擎。”中信建投相关人士如是总结。

从固收的情况看,“公司固收管理规模于2024年同比扩张160亿元,且根据海通证券2024年12月31日数据,该公司固收类产品近五年收益率排名位居行业前1/4、近两年收益率位于行业前15%、近三年收益率成功跻身行业前10%,可谓以优质业绩成功撬动了规模增长。”公司人士如是表示。

再看2024年末中信建投基金的产品存续情况,2024年公司新发的基金包括了中信建投致远、中信建投量化选股、中信建投中债0—3年政金债、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REIT、中信建投景源,可谓类型丰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新发的REIT,它也是该公司的第二只REIT, 去年12月31日的产品规模超12亿元,为其在新能源REITs投资领域再书佳绩。对比来看,该公司的第一只REIT是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它的资产净值于年末排在全部产品的第四位。

进一步看公司的首只REIT,从基金的四季报来看,去年的12月16日做了一次分红,季报披露实际的分红金额约为7500万元,同时披露当期合并的净利润约为1683.22万元。究其利润产生的源泉,季报表示报告期内,黄骅旧城风电场项目、红土井子风电场项目分别通过河北南网、蒙东电网向终端电力用户输送电力,并分别从两个电网公司获取电力销售收入。如是前瞻,在该领域尝到甜头的中信建投,或许会在2025年继续加大在REITs领域的力度。

在书面回复时,公司人士强调:“截至2024年底,中信建投基金协同总公司投行业务线共发行了两单公募REITs,中信建投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中信建投证券作为计划管理人和财务顾问,以公募REITs为抓手,为企业搭建起资产上市平台,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此外,中信银行也作为保理银行、托管及监管银行协同参与到了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REIT项目中,体现了‘中信联合舰队’在公募REITs领域的优势。在未来,中信建投基金还将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合作,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深化产融结合,推动更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不过,中信建投在2025年亦有值得提高的地方,比如在主动权益投资领域,公司虽然拥有栾江伟和周紫光两位名将,但管理产品叫好不叫座,今年仍需努力提高知名度和口碑。

表3:2024年末内地公募基金公司(非货币)51位~100位一览

年度公募排名揭晓,进步最快者这几类产品规模提升成关键

数据来源:Wind

(文中提及基金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qdy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