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首批股价翻倍股曝光!45家公司被赋予超30%上涨预期!

2025年02月15日 13:55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作者:尚扬

伴随开年以来A股迎来一轮价值重估,外资机构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A股各大主流指数相继上涨,不乏公司仅一个多月即收获了翻倍的涨幅。而随着市场热度的高涨,近期券商们又对不少公司给予了较高的买入评级,年内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超30%的上行空间。 

15只个股年内快速完成翻倍大涨

进入2025年以来,A股整体表现先抑后扬,1月13日以来,各大主流指数纷纷上涨,其中创业板指已斩获超12%的阶段涨幅。 

个股中, 多家公司更是走势十分凌厉,年初以来短短一月之余,股价已实现翻倍大涨,并于近日刷新了阶段新高或历史新高 (见表1)。 

年内首批股价翻倍股曝光!45家公司被赋予超30%上涨预期!

若评选当下A股市场“最靓的仔”,一定非光线传媒莫属。随着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的不断增长,身为电影的主投和发行方,光线传媒的股价也同样呈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 长假后公司8个交易日收获6个涨停,累计涨幅已超过200%,且创出了逾9年的新高 (见图1)。 

年内首批股价翻倍股曝光!45家公司被赋予超30%上涨预期!

AI应用、抖音豆包概念股每日互动,1月27日-2月6日,公司连续三天收出“20CM”涨停,2月7日大涨15.1%后,2月10日再度喜提“20CM”涨停,截至目前累计涨幅也已超过了200%(见图2)。 

年内首批股价翻倍股曝光!45家公司被赋予超30%上涨预期!

乙巳蛇年春晚,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以其惊艳的舞蹈动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不仅展示了现代机器人技术的魅力,也反映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 而在这背后,润滑轴承行业的领军企业长盛轴承也因其与宇树科技的合作而备受关注,年初至今股价实现翻倍大涨,2月11日盘中,股价最高触及74.88元/股,再次刷新了历史高点。

券商对45只个股给出高上涨预期

一众个股股价相继大涨的同时,2月份以来,券商已对250家公司给出了最新买入评级,且其中131家公司有明确的目标价, 45家公司券商目标价较当前有超过了30%的上涨预期 (见表2)。 

年内首批股价翻倍股曝光!45家公司被赋予超30%上涨预期!

如工业富联,华泰证券分析师黄乐平表示,看好其前言模型相关投入推动的业绩持续增长,维持对工业富联的买入评级。报告给出的37.2元/股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超70%的上行空间。 

另外一家银行股,近日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相继对其给出了买入评级,且目标价均较当前股价有超30%的上行空间。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表示,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2%、6.2%,且保持了强劲扩表速度,息差韧性优于同业,由此给予公司33.65元/股目标价。广发证券分析师倪军则更为乐观,给出的公司目标价为36.43元/股,相较当前股价上涨空间超过了40%。 

还有一家电子设备类公司,得益于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等对PCB的需求,2024年公司PCB业务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华创证券分析师熊翊宇认为,未来随着AI服务器&800G交换机产品继续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和自身历史估值中枢,给予其2025年30倍的估值目标,目标价为57元,相较当前公司股价同样有超过40%的上行空间。 

券商集中看好

科技、医药板块投资机会

春节后,科技成长板块走势偏强,产业链环节呈现了由硬件扩散至应用、端侧的表现。近期券商看好且给予了买入评级的公司中,科技类公司标的也明显占比偏多。 

随着业绩预告、海外两大扰动因素落地,全球投资者重塑对中国资产的认知,华泰证券认为科技成长有望引领中国资产新一轮估值修复。未来可关注两条交易线索:1)科技成长机会,虽然近期TMT板块交易额占比重回40%关口,投资者担忧触发“过热”信号。但以过往看成交额占比局部高点作为逃顶信号的胜率并不算高。 AI应用、机器人等板块的赚钱效应指标也暂未运行至历史低性价比区间。且对比2023年初,本轮科技行情除交易资金外也有外资助力。 因此短期动量或有延续基础,操作上可注意内部高低切换;2)此外节后步入两会焦点期,政策预期有所强化, 关注供给反转、内需消费博弈机会,红利逢低布局。

此外,医药生物类公司也同样得到了较多券商的认可推荐。天风证券表示,当前医药板块整体调整相对较为充分,反腐常态化下,行业有望逐步进入正常阶段。从行业比较来看,医药行业更多的优势在于“人口老龄化加深+需求品质升级”带来长期投资机会,由此认为医药的相对优势已较为明显。 

以策略思维选股,天风证券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和超跌龙头。创新(药品+器械)领域,可关注竞争格局好或具备显著优势的产品,尤其是具备全球销售潜力的产品;港股/科创小市值biotech公司经历过上一轮泡沫大多超跌,经过这1-2年内部在研产品的创新迭代,已陆续涌现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估值回升。超跌龙头领域,则可关注资产负债表健康,经营业绩有改善预期的细分行业龙头,例如一些偏消费的龙头公司。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