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慧丨科技资产全面重估

2025年02月15日 14:0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作者:主持人 | 尹星

最后的倔强

主持人:蛇年股市梦幻开场,科技霸屏,黑马如云。泛舟的2月预言,再度精准命中。其实早在去年12月下旬,泛舟就开始让大伙关注,即将在2025年2月前后开始的以中小市值成长股为主的春季行情。在1月的线上交流会上,更是从多个维度细化了该观点。无论是当时你重点提示的首选看好指数,还是去年四季度布局的躺赢标的,均在当下出现了不小的涨幅。只要是坚信你对指数对热点预判能力的铁粉,都能从中受益,而且是越信越受益。 

泛舟:这个受益,我觉得主要是帮大家提升了能力。今年1月线上的交流会非常重要,当时我就说了,日常的文字是苍白的,即便部分重点内容我用红字、下划线甚至标粗都无法有效表达出我的重视程度。这得跟了我N年的朋友才知道,我如何表述才代表非常重视,比如某些措辞,一年中仅出现过几次,或者突然提到部分近期首次提及的主题热点。但还是有部分朋友对我的了解并不深刻,此时听现场会,才能加深印象。 

主持人:那是!听你现场对某些观点的语气语态及反复强调某个点,就能知道其重要性。这么多年了,虽然舟车劳顿,但铁粉还是喜欢现场听,听方法、听干货。 

泛舟:线上讲的也是干货。只是侧重点不同,线上主要谈观点,讲逻辑,不说方法论而已。顶级战法只可能口口相传说,怎么可能在线直播?活跃在网上的一流炒手不少,但大家都遵守一个铁律,“不公开讲选股及交易的方法,这么做,害人害已,一旦公开,量化机构就会反向收割”。别管多大的腕儿,只要去网上公开讲,内容再好,也会迅速变成垃圾。坚持现场,是我们这种传统手艺人最后的倔强。 

民间智慧丨科技资产全面重估

主持人:同样是你粉丝最后的倔强,年复一年,大家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哪怕疫情也风雨无阻。有个细节,今年你线下交流会时间相比往年早了一个月,从四月变为三月,这有啥讲究么? 

泛舟:今年是牛市大年,只争朝夕呀,早学习早受益,有适合今年的投资模式,还是想第一时间告诉大伙! 

短打论低位

主持人:核心观点当然不能公开,但会议内容你还是可以透露一下的,我看了下本次会议主题,主升看结构,短打论低位,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 

泛舟:我问你,短线交易追求的是什么? 

主持人:不就是希望标的在刚启动时就第一时间发现? 

泛舟:没错,这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所向往的。“刚启动”在大家的心中就代表着相对安全,也就是性价比高。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存在想象力。 

主持人:我记得去年十月你详细说了20CM低位的模式,这轮行情至今,多位你的铁粉都在20CM中有不少斩获。 

泛舟:是的,这次主要聊10CM的低位模式。 

主持人:20CM不讲了? 

泛舟:也会讲,但这次偏重10CM。并非厚此薄彼,两者都重要,都要掌握。目前市场基本格局是,每逢出现王炸主题,10CM疯狂连板,负责打高度,20CM、30CM侧翼补涨,负责打宽度。两者是一个整体,都能产生暴利,所以你都得会,都得懂,不能缺一门儿,就像说相声的,说学逗唱你都得会,唱戏的,唱念做打你全行,你才有资格当角儿。 

主持人:既然短打看低位,你这个低位能有多低? 

泛舟:在我看来,二板以内就属于低位的可观察范围,首板含首板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低位。后续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上述这些模式内。 

主持人:相信这一句话懂了的就已经懂了,你这么说,其实是点出了当下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但错过了低位,也就是你说的这个范围,很可能后面就是一字连板,你就算再看好,再看明白,大牛股也已与你无缘了。 

泛舟:解读得很到位。当下市场,拼的就是谁能在启动时发现并介入。我是一个风险极度厌恶型选手,不喜欢追位置过高的标的。除非有明显的弱转强信号。 

主持人:弱转强是超短核心之一,但这些年咋感觉被玩坏了,到处有人聊这个,实战中很容易被人套路。 

泛舟:被套路说明没看懂真正的弱转强信号,见到个长的差不多的就往里冲,不套路你套路谁? 

主持人:所以大家要专门过来听你讲嘛,对了,你刚才说,中高位除非出现弱转强信号,否则你都不会去看,那么这个信号会不会出现在低位呢?如果会,那岂不美哉? 

泛舟:当然会!低位也会有弱转强信号出现。发现真正弱转强,规避套路弱转强,是这次交流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持人:弱转强这个课题,咱们私下聊过多年,你在此前的交流会上略微提过,但还从来没有当作重大主题认真讲过。 

泛舟:牛市来了,当然要把最成熟的压箱底模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主升看结构

主持人:再说说什么是主升看结构,我试着理解一下,应该是说,你所选标的,得有主升浪的潜质吧? 

泛舟:说的不全面,要具备中短期主升浪潜质。 

主持人:懂了,效率对你很重要,你要的是选出标的,有较大概率迅速进入主升。 

泛舟:是的,我称其为“主升结构”。比如有的朋友对基本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趋势上无法判断所选公司是否存在中线主升浪的潜质,那你来听就对了。把我教给你的方法套入你所选标的即可。如果该标的又有主升结构潜质,又出现了低位弱转强信号,你琢磨琢磨,是不是应该上仓了? 

主持人:你这个模式好!来这里学习的都是市场中的老手,哪个没有自己的看家绝活?在我看来,不断优化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上上策。这个主升结构适合给喜好中线趋势票的朋友,他们自己选出标的后,把你的模式套上去,增加胜率,很可能就找到了成功的最后一块拼图。 

泛舟:短中线都适合,毕竟有的短期爆发票如果有主升结构,又在低位出现其它信号,仓位就能放开些,步子就敢迈得大一些。都是不断提升胜率的法宝。总之这部分内容,可以单独用于趋势投资,也可辅助短线进攻。 

躺赢开启牛市新模式

主持人:很多朋友是因为你多年对指数精准的预测而持续关注你的,包括这次9月中下旬行情启动至今的几个重要的指数高低点,你都是提前预判,把把神准。 

泛舟:不少和我经常交流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渠道和模式选出票,他们自己把标的分类后,跟随我对指数阶段高低位的预判进行投资,有的没时间看盘的朋友甚至就直接跟着观点投指数了。这次关于指数趋势方面及短中期投资最佳方案,我会发布重磅内容,目前我不会在任何场合谈这些,全部留待三月线下交流会解密。 

主持人:有必要这么神秘吗!多大个事儿啊?都涉及到什么天机了? 

泛舟:我会从多个维度预判这轮大A牛市率先走出主升浪的指数有哪些?与之相伴的,是躺赢最新一期内容发布。考虑到新的市场形势,这次会有较大变化,有两套方案,短中期与中长期。这些都是我观察了最近半年市场及各产业的变化,同时加上对未来各指数的预判后形成的方案。 

主持人:那甚好!短中期方案都有了。上一期的标的已经有部分止盈了,正好补上!这回你可得好好准备,关注躺赢的朋友很多,毕竟从2021年到2024年,你的近十期躺赢计划完美穿越了整轮熊市。经历了指数长时间震荡考验,牛市理应更上层楼。 

泛舟:整个躺赢计划都经过我自己系统反复跑N次才能得出最佳的布局位,标的重要,布局位更重要,即便你拿到标的,没有按照我设的布局位,一样穿越不了熊市。过去四年收益为负的基金经理占比超过92%。这四年的躺赢计划共有近30个标的,除了2-3只几乎平手出局之外,其余的升幅大致在10%-60%区间内。 

主持人:这四年基民有多惨,那真是谁买谁知道。 

泛舟:这次躺赢规划我很慎重,因为要考虑到牛市震荡期指数波动的复杂性、结构机会的多样性,以及未来不同产业甚至指数主升浪的顺序。根据我的计算,3月中下旬之后,正好迎来新一轮的布局期,跟上趟就行! 

情绪暂时安全

但短线容错度降低

主持人:见面会聊的差不多了,再来聊聊短期市场,本周四出现了节后的第一次震荡,恒生系列指数比大A更明显,但你当时给的建议是,“无论指数还是短线氛围,暂时安全”,这是为何? 

泛舟:这是此轮上涨行情以来的首次震荡。即便回到2021年-2024年的震荡下行阶段,当一轮中级别反弹行情首次出现指数和短线情绪的波动,都不足为惧,更何况目前属于牛市的震荡阶段。但也不是毫无影响,差异在短期市场容错度没有1月下旬到2月上中旬那么高了。那个阶段属于怎么买,怎么有,哪怕无脑怼,一样可以赚钱的短线情绪亢奋期。好比去年9月24日到10月8日的阶段。这样的阶段,在大A历史的长河中属于短周期,无法长期存在。 

主持人:明白了,也就是指数和市场情绪暂时安全,但短线容错度降低,之后需要精挑细选了? 

泛舟:差不多就这个意思!指数方面,无论港股还是大A,站在周四的角度还是安全的。只是离阶段筑顶越来越近了,大伙要珍惜眼下。后续如果我对指数未来的运行趋势有新的变化,会及时提示的。下周继续干。 

“算力平权”时代

主持人:春节“小红包”行情已然兑现,Deep主题俨然就是市场最靓的那颗星,萧萧感觉,这个主题板块炒作与2023年那一轮GPT主题能否相提并论? 

海风若雨萧萧:Deep和GPT主题既有相同点也有极大的区别,相同点就是,都属于AI大模型横空出世引发的一轮市场炒作,几乎覆盖了AI的各个方向,不论是算力硬件、数据中心还是云计算等方向,都全面铺开。但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2023年的GPT主题属于“全新”概念,市场本身就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从最初的大模型开发到各种 AI+赋能再到算力硬件逻辑,前后经历了五个月的炒作。而Deep主题属于“次新”主题,市场已经有过一轮AI炒作的经验,节前从Deep接入这个细分角度展开,节后迅速扩散到云计算、国产推理算力等方向,几乎就是同步展开,加上20cm股票众多,所以很快就进入情绪的高潮期。而且AI逻辑2024年4季度以来一直都是市场主要线索,像国产算力、AI应用、机器人都是反复炒作过多个轮次,很显然,也会有部分资金借情绪高潮期主动撤退,这样显著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所有这些仅仅是市场的表象,我认为GPT和Deep最根本的区别是基础逻辑的变化。 

主持人:哪种基础逻辑的变化? 

海风若雨萧萧:GPT时代,我们是追赶者,美股炒什么我们就跟着拉什么,但是在Deep出现后,有可能进入“算力平权”时代,大模型调用成本的快速下降,会极大促进下游应用的创新,这恰恰是我们自互联网时代以来就积累的产业优势。阿里等互联网板块的强劲走势可能仅仅是这种逻辑的“开场白”而已。同时,AI应用的需求增长也会带来上游算力需求的增长,Deep的出现,让国内市场的AI逻辑完成了闭环。 

恒生科技走向慢牛

主持人:年后发酵的DS概念可谓市场核心,爆炒了8天,骄阳怎么看待板块的后市行情? 

骄阳:未来中国核心科技资产将在中长期进行估值重塑,但短期而言,不少品种已经进入到了相对高位,后面随时可能展开短期调整。如果能够有较好的调整,那么对没上车的朋友或许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云计算短期炒过头了,要开始提高警惕,可以边打边撤。 

主持人:进入2月下半月,通常会存在大会预期,市场是否会有加速表现? 

骄阳:我觉得很难,下半月,反而要多加谨慎。其实本周开始,AI芯片和机器人很多核心个股都走出见顶走势,这对后市是很大的压力。 

主持人:再说到到DS,短期炒作过后,如何去在中长期把握各个细分的机会呢? 

骄阳:中国核心科技资产大多都在港股,所以这次DS事件很可能是恒生科技真正走向慢牛的开始。至于A股,绝大多数这次只是蹭概念,真正受益的公司其实市场也都知道,最主要是云计算,再有就是AI芯片。但前者太高,后者提前上涨,短期见顶,都需要等待下一次机会。本周有个方向其实挺好的,那就是AI医疗,本身医疗行业是高投入,但是产出不确定的行业,比较难受,所以很多公司很难有太高的估值,现在DS的接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时研发速度可以大大加快,两者结合,效率就提高太多了。类似这样的细分应用行业龙头,其实道理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当下短线已经没有好的赔率。 

(本文已刊发于2月15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分析,不作做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