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企业产品内卷日甚和原材料上涨的当下,行业内选择多元化经营成为一种时尚。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向上游和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比如做康养、药酒、保健品等等,其副业或多或少与养生保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跨界做白酒的中药公司并不多见,但春节前,老牌中药上市公司广誉远就“低调”涉足了白酒赛道,公司推出的白酒包括“遇见系列”和“广誉远1541系列”两大类,不过此举也引发了投资者关于其品质与价位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只是口粮酒的质疑,作为白酒行业的后来者想分得一杯羹不易。
对此,公司方的公开回应是:“酒类产品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较低,白酒主要作为公司药酒和保健酒的基酒,本次单独推出白酒产品,既是提升基酒品质的需要,也是应内外部需求对酒类产品增加一款补充产品,配合丰富酒类品规,满足客户选购需求,龟酒重塑工作仍是以药酒和保健酒为核心。”
广誉远白酒“阳谋”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春节期间,本刊人士以消费者的名义来到位于北京前门的广誉远药店和广誉远中医药历史文化博物馆,力图探寻背后的隐情。
来源:本刊拍摄(下同)
白酒新品门店未见 线上有售
黑果腺肋花楸酒占据“C位”
春节前的1月24日,在回答投资者关于某电商平台买不到广誉远一款新品白酒的质疑时,公司方彼时的公开回复是,公司目前线上店铺在售的酒为“遇见(42度)、遇见(53度)、广誉远1541(42度)”。“广誉远1541(53度)”供应紧张,正在协调供应,对于给您购买带来的不便,公司深表歉意。
为此,本刊人士在本周也登录了京东商城广誉远养生酒旗舰店,发现遇见系列的53度和42度以及广誉远1541系列的53度和42度已经都有在售了,而且不仅有单瓶还有6瓶的整箱可供选择。从价格来看,单瓶最便宜的是遇见系列42度的58元,最贵的是53度的广誉远(1541)的328元。
从顾客在页面的留言来看,均为清一色的好评,例如“紫气东来,口感棒棒哒!产品力持续在线”、“酒不错,性价比超高,包装设计非常好”、“广誉远白酒,品质很好”等等。
那么,在广誉远线下的实体门店中,这两款白酒新品的销售情况又如何呢?在正月十五前夕,本刊人士来到位于北京大栅栏商业街的广誉远药店(前门店),同时参观了位于药店后面小楼三层的北京广誉远中医药历史文化博物馆。
彼时仍然沉浸在农历新春的氛围中,商业街上熙熙攘攘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人驻足在药店门口的铜像前合照留念。本刊人士以游客和消费者的名义推门而入,与三位店员攀谈起来,发现处于售卖柜核心位置的是龟龄集、w龟龄集酒、定坤丹、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核心产品,并未见到任何一款白酒的踪影。
对此,店员的解释是其在线上渠道有销售,在实体门店接下来会否销售并不确定,要等待通知。但是由公司股东方神农集团所出品的一款果酒却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上。
这款名为黑果腺肋花楸酒按酒精浓度分为6%和13.5%两种。从售价来看,前者单瓶为360毫升,两瓶盒装的售价为198元;后者单瓶为750毫升,两瓶盒装的售价为536元。
“这款酒并非公司传统的药酒系列,在店里已经卖了两三年时间,还是较为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店员如是热情介绍。另外,”同名”的10瓶装礼盒饮料也在摆在同一货架的醒目位置上。
对于公司的“酒文化”和构思,广誉远在上月的公开对外回复中表示:“ 酒业公司是围绕龟酒重塑的整体工作成立的,主要是为了专业化统筹管理,为提升现有产品更高品质而开展的基酒(白酒)品质升级,规范各类产品全流程技术标准,打造广誉远酒类产品更好品质和更好形象。公司酒类产品包括国药准字号加味龟龄集酒、远字牌保健酒、露酒和白酒,其中药酒和保健酒是公司的主打产品。”
广誉远做白酒或因“能人”加盟
江中药业等做白酒经验可供参考借鉴
在春节前的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建议公司,大意是广誉远销售白酒应该搞场发布会,否则白白错过做广告的机会。同时亦有投资者建议公司不要“舍本逐末“,尽快推出精品加味龟龄集酒上市。
而广誉远关于白酒的通盘考虑,在提升基酒和产品线品质之外,还有不为人太熟知的隐情蕴含其中,公司的近几任领导实际都跟白酒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23年1月,公司发布公告1974年出生的杨波出任董事长,她此前为人熟知,就是源于操盘竹叶青时成绩斐然。
不过在2023年底时,公司公告通过董事会会议,由李晓军接替杨波董事长职务,他曾先后担任汾酒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酒业发展区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市场部党支部书记、部长(兼),汾酒集团总经济师,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等职。正是在李晓军的任期内,广誉远成立了酒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酒类经营和食品互联网销售,此次推出的白酒或也是公司回应客户诉求的举措。
在语音回复本刊时,艾媒咨询CEO张毅谈到中药企业做白酒的优势,首先,从大众对中药企业的药食同源和养生保健的认知来看,白酒所赋能的高端性和养生性对其有一定的背书或者想象空间。其次,在供应链的协同和材料的整合上乃至品质品控上,两者有一定的协同保障。
“但是中药企业做白酒也有其差异性,其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并不重合,传统白酒消费的核心场景还是在于商务宴请,而中药的应用场景主要在于养生保健,所以在认知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割裂,另外在制作工艺和下游渠道分销上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他进一步强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跨界做白酒,广誉远并非是中药企业中第一个吃螃蟹者,比如之前的江中药业。江中药业做白酒历史悠久,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时,江中集团旗下的江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推出了高端白酒品牌宁夏朴卡酒,开始进军白酒产业。从卖方机构来看,在去年的一份卖方报告中,对于江中药业的推荐,赫然所用的标题就是A股唯一能将中药、白酒和央企三重属性兼具的公司。
那么,江中药业做白酒的财务效果如何呢?当前公司的最新年报未出,从2024年半年报来看,酒类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9.26%,不过营业成本也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8.91%,彼时半年末的毛利率约为54.36%,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2个百分点。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人士点评:“尽管白酒业务在其总营收中占比较小,但其整体表现良好,近五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步增长。”
广誉远至今未发业绩预报
产品结构“四菜一汤”力保公司“基本盘”
仍然回到本文主角广誉远,财报季渐近,投资者和业内人士希望从数据上寻觅到公司发展变化的蛛丝马迹。不过稍感意外的是,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发布业绩预告。当然根据交易所的规定,目前已经没有要求强制披露,因此2024年的数据只能静等4月底出炉。
但从去年三个季度的业绩变化来看,公司还是呈现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态势,去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超50%。不过其实拉长周期来看,近年来广誉远的财务数据还是呈现明显改善,特别是自2021年山西省国资委入主公司以来,改革初见成效,尤其体现在营收稳步上升,2023年归母净利润由亏转盈。
对此,长城证券两位分析师在去年底的研究报告中对其有高度正面评价:“公司是中国现存无断代传承历史最为悠久的中药企业与药品品牌,核心产品历史悠久,具有品牌底蕴,自2021年山西省国资委入主公司以来,改革初见成效,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公司未来可期。”
在分析原因时,报告特别提到了三点: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大幅增长,应收账款降幅明显,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白酒推出之前,公司前任领导所树立的“四菜一汤”产品结构被人所津津乐道。
所谓“四菜”,即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及牛黄清心丸,而“一汤”则是龟龄集酒。从近几年的市场来看,公司产品的主打卖点之一就是历史悠久,比如在广誉远博物馆的公开展品中,龟龄集在不同时代的成品都有所体现,另外历史上的炮制工艺也能一目了然。
近年来围绕龟龄集的各种建议纷至沓来,核心基本是如何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增大对企业的贡献,为此就有投资者建议:“公司应重点将龟龄集打造成补肾第一品牌,同时争取转成OTC(非处方药),提高药品的可及率,毕竟人很少因肾虚专门去看医生!”
公司方则公开回复:“公司独家品种龟龄集目前仍是处方药。龟龄集处方、工艺等核心技术曾被有关部门审定为秘密级国家保密技术,目前处于未解密状态, 非处方药(OTC)需要在说明书中完整公开处方,同时也需要符合一套严格的标准,并提交相关的资料,公司会始终高度关注相关政策,慎重考虑,综合研判。”
至于龟龄集酒,老式的包装和旧时的瓶装同样能够在博物馆中找到踪迹。而在药店浏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热情地请本刊人员试饮了一小杯。
近期在公司与投资者的互动中,有投资者建议“应丰富产品价位梯次,尽快启动精品加味龟酒上市,价位理应对应听花和茅台。”对此,广誉远方面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复,公司目前在售的酒类产品有“加味龟龄集酒、远字牌龟龄集酒、龟龄露酒、遇见(白酒)、广誉远1541(白酒)”,大家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购买。精品“加味龟龄集酒”在前几年公司有推出过,受到较好的消费反馈,目前公司会结合企业行业特点,汇总市场调研信息和公司酒类产品整体规划,结合公司品牌定位统筹考虑,不会参考消费品类产品的定价策略。
实际从互动中也透露出广誉远长期在产品营销上的思路,产品要区分精品和经典系列,而本刊人士在此次参观和浏览的过程中,也对此一目了然,特别是在龟龄集酒上有充分的体现。
在书面回复本刊时,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强调:“就核心产品推广策略来说,龟龄集、定坤丹等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和学术推广,突出产品的独特功效和历史价值,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进行精准营销。至于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宣传产品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提升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度。”
“至于公司的业绩改善路径,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盈利能力,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核心产品。拓展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医院和药店渠道,积极拓展电商平台、连锁药店等新兴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加强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等方式,提高产品的毛利率。推动国际化进程:利用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核心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拓展新的增长空间。”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本文已刊于02月15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