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蓝电30CM涨停,上海洗霸、东方锆业、三祥新材、德新科技等涨停,力王股份、德尔股份、纳科诺尔、中科电气、长虹能源等多股涨超10%。消息面上,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以来,头部电池厂、整车厂以及专家学者对全固态电池的装车节奏预期逐步收敛,即2027年小批量/示范性上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装车节点明确。
3月3日,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爆发,近20只成分股涨幅超10%。其中,北交所个股武汉蓝电以30%幅度涨停(30CM),上海洗霸、东方锆业等多只主板个股涨停,力王股份、德尔股份等涨超10%。市场热度集中反映投资者对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的乐观预期。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明确行业关键节点:2027年或成固态电池“示范年”(小批量装车),2030年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这一时间表较此前模糊预期更为清晰,直接提振市场信心。头部电池厂(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与车企(如丰田、蔚来)的研发进展被视为风向标。
武汉蓝电:主营电池测试设备,技术路线适配固态电池研发需求,北交所流动性溢价助推涨停。
上海洗霸:跨界布局固态电解质材料(氧化物路线),绑定中科院团队,小市值易受资金炒作。
东方锆业:锆基材料潜在用于固态电解质,资源属性+技术概念双驱动。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隔膜技术储备,切入日本客户供应链,机构关注度高。
技术替代逻辑: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锂电(300Wh/kg),续航痛点突破或重塑电动车格局。
产业链重构机会:传统电解液、隔膜环节或被颠覆,固态电解质(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锂金属负极等新材料需求爆发。
商业化节奏:半固态电池或成过渡方案(如蔚来ET7已搭载),全固态需攻克界面阻抗、成本(当前约$800/kWh)等难题。
技术路线分歧:硫化物(丰田主导)vs氧化物(QuantumScape)vs聚合物(Bolloré)路线尚未统一,存在研发失败风险。
产能过剩隐忧:多国规划2030年产能已超500GWh,若需求滞后或引发价格战。
政策依赖度:各国对燃油车禁售时间表若推迟,将影响电池技术迭代 urgency。
短期:关注“概念纯度”高的标的(如固态电解质厂商),警惕游资炒作后的回调压力。
中期:跟踪头部企业研发转化能力(如专利数量、试验线投产),优先绑定大厂供应链的公司。
长期:布局关键材料(锆、锂镧锆氧LLZO)及设备商(高精度叠片、真空封装)。
总结:固态电池行情由“预期差”驱动,需动态评估技术里程碑实现度。投资者宜在产业泡沫期保留清醒,聚焦技术验证、成本下降的真实拐点。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