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产业的技术变革浪潮中,异质结电池作为新一代高效光伏技术的代表,正以其高转换效率、低衰减率以及良好的温度系数等显著优势,影响着行业技术格局。而作为一家专注于异质结技术的光伏企业,东方日升(300118)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上持续深耕,其产品销量及转换效率实现持续提升,且在光储一体化及海外市场拓展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果。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公司持续在光伏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之一。
N型异质结产品销量增长超100%
深耕领域打造量产技术及产能优势
东方日升的主营业务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务亦涵盖了光伏电站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领域等。根据其发布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2.39亿元,其中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规模为155.1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5%以上。在产品销量方面,2024年东方日升组件共实现销售18.07GW。其中,N型异质结产品的销售方面同比销量增速超过100%。期间,公司深度聚焦伏曦异质结产品的研发与升级,凭借持续的技术突破与精益化生产管理,该系列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销量成功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官方披露,截至目前,东方日升的异质结电池平均量产效率突破26.2%,伏曦异质结系列组件量产平均功率已经达到730Wp;纯银耗量降至5mg/W(较主流TOPCon低37.5%),叠加无主栅技术,金属化成本已经低于行业主流产品,这使得公司产品在市场端获得了高度认可。同时,该系列产品在高温、高地面反射率场景下发电增益超6%,这亦让其能够更完美适配中东、东南亚等低纬度增量市场。
市场分析指出,在光伏行业技术迭代浪潮中,异质结产品正凭借独特竞争力于晶硅电池技术体系的持续演进中占据重要位置。从技术特性看,异质结技术兼具显著的效率提升潜力与成本优化空间,为晶硅电池性能进阶与产业化降本构筑了底层技术支撑,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当前行业技术升级的核心路径之一。另一方面,该技术在产品形态拓展上展现出极强的兼容性,与 BC 结构、钙钛矿电池等前沿方向存在天然的融合适配性,通过技术协同可衍生出多元高效的产品形态矩阵,精准响应差异化市场需求。东方日升通过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领域的长期技术沉淀,已在异质结技术赛道形成深厚积累,不仅掌握业内领先的量产工艺能力,更构建了规模化产能优势。这种技术与产能的双重护城河,既是企业在晶硅电池技术迭代浪潮中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支撑。
从技术端来看,在以专利战略与技术路线的双螺旋战略方案的贯彻下,东方日升现已构建覆盖“无主栅技术”、“昇连接-低温无应力电池互联技术”等八百余项专利组合。公司全新推出的超低碳 210 HJT 伏曦系列产品,通过应用昇连接无应力电池互联技术、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创新降本工艺,在保障高效性能的同时实现成本结构优化,进而以更具竞争力的市场定价体系,为客户显著降低度电成本支出,将技术降本红利转化为终端应用的性价比优势,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增量。
而在产能布局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组件年产能为40GW,其产能主要分布于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马来西亚和内蒙古包头等生产基地,能够有效匹配多区域的产品需求。同时,公司“浙江宁海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等项目正处于有序推进中,未来高效产能的建成投产亦将有望加快公司的营收增长速率与业务增长质量。
光储一体化及业务出海进展顺利
在主业发展持续推进的同时,东方日升亦在不断推动光伏储能一体化的发展并加速光伏业务出海。
在一体化方面,除大力发展光伏电池及组件外,公司对光伏电站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等领域均进行了延伸布局。根据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公司在太阳能电站EPC与转让、光伏电站电费收入以及储能系统、灯具及辅助光伏产品三项业务领域分别实现营收18.55亿元、6.61亿元和16.44亿元,均具有较高的营收规模,营收占比均实现显著提升之势。
研究显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光伏电站的配套储能需求日益凸显,而储能系统则能够有效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高电网的消纳能力。另一方面,技术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光伏电池效率的提升和储能系统成本的降低,正使得其经济性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从公司角度来看,东方日升可通过异质结产品和储能协同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利用其在异质结产品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在储能领域的积极布局,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效、可靠的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而这也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规模增长以及市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另外,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目前东方日升海外业务的收入占比在45%左右。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公司更先后获得德国TUV、美国UL、英国MCS、欧盟CE、澳大利亚CEC、国家CQC等产品行销全球需要的认证。同时,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了生产基地,这也让其能够更好地推进海外业务扩张及应对贸易方面的冲击。对此企业方面对本刊表示,首先,从应对贸易壁垒角度看,当前美国是主要贸易壁垒设立者,而公司马来西亚产能综合税率具有相对优势,在对美出口产能中极具竞争力。公司位于马来西亚的3GW电池及组件产能,将随着与美国客户的合同商定逐步恢复。此外,从降本增效看,马来西亚基地利于异质结产品降本增效,推动产品升级与成本控制。
展望未来,随着光伏储能一体化的推进以及海外业务的稳步拓展,东方日升凭借其在技术研发、产能布局及全球市场开拓方面的多重优势,有望抓住新一轮的增长机遇,迈向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更多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