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血净IPO:深耕细分赛道,引领血液净化新未来

2025年05月19日 17:5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5月19日,威高血净(603014.SH)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功引发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据公开资料显示,自成立以来,威高血净一直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机以及腹膜透析液等,是国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血液净化医用制品厂商之一。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威高血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26亿元、35.32亿元和36.04亿元,归母净利润3.15亿元、4.42亿元和4.49亿元,公司整体业绩正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未来,随着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威高血净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血液净化领域的市场地位,为公司的价值增长打造新引擎。

核心产品市占率行业领先

血液透析市场规模增长利好公司主业

为更好满足各阶段ESRD(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长期以来威高血净一直重点布局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大赛道,辅以透析配套产品的销售。经过多年的领域深耕,现阶段公司在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等细分领域已占据了重要市场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公司在国内血液透析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2.5%,位居行业前列;在国内血液透析管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1.8%,在行业内处领先地位。同时,2023年,公司获授权独家销售的血液透析机在国内血液透析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24.6%,位列全行业第二;获授权独家销售的腹膜透析液在国内腹膜透析液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6%,位列全行业第五。公司在国内多个血液透析相关细分领域已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作为较早突破行业壁垒的少数国产厂商之一,威高血净凭借自主研发生产的优势,推出了众多品类和型号的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产品,构建了较为全面且深度的血液透析耗材产品体系,有效满足了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这也成为了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行业需求来看,当前ESRD患者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9 - 2023年我国ESRD患者人数从302.52万人增至412.59万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07%,预计2027年将达527.13万人。据了解由于ESRD患者需终身治疗,对慢病管理存在持续性需求,而血液净化是主要治疗方式,并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为主。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医保覆盖范围扩大的背景下,我国接受这两种透析方式的ESRD患者逐年增多,有力推动了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和腹膜透析液市场的快速增长。长期来看,在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下,威高血净凭借现有市场领先地位以及丰富产品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于市场增长红利,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高水平研发投入打造技术壁垒

在产品端,威高血净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使其血液透析器系列产品在清除率、超滤系数、筛选系数等关键性能指标上接近、达到或超过国外领先厂商主流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这背后,主要得益于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高度投入。

据公告显示,2022年至2024年,威高血净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83亿元、1.55亿元、1.65亿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总收入的5.34%、4.38%和4.57%,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为其在产品技术上打造了坚实壁垒。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对临床需求的深度挖掘,威高血净在血液透析器制造领域积累了众多核心技术,并系统打造了持续创新及具有多领域研发转化潜力的生物医用膜技术平台。在制膜技术方面,公司掌握血液透析器关键制膜技术和生产工艺,是中国血液净化行业中较早在血液透析用中空纤维膜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国产厂商之一,也是国内较早拥有中空纤维膜纳米级侧壁孔结构测定等关键技术的厂商;在高端生产设备方面,公司在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内较早实现自主设计开发中空纤维膜大型纺丝线和透析器全自动组装线,也是国内较早成功开发自动膜束收集系统、O型圈和端盖自动装配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厂商。截至2024年底,威高血净及其控股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257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并参与了多项行业核心标准的制定,充分彰显了其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威高血净的产品销售覆盖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最终销往超过6000家医院、透析中心等医疗机构,其中包括超过1000家三级医院,广泛的产品覆盖和应用,不仅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也为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方面表示,展望未来,威高血净将持续深化在血液净化医用制品领域的布局,凭借不断的产品创新与迭代,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努力迈向国际一流血液净化医用制品提供商的行列。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