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雨虹:穿越周期 以高质量经营迎接行业新机遇

2025年07月08日 15:2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今天,作为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绝对龙头,东方雨虹(002271.SZ)的转型可谓是一场“刮骨疗毒”的自我革新。当前,公司已从以地产大客户为主的直销模式转型为零售渠道和工程渠道为主的渠道模式,同时主动放弃信用风险较高的客户、付款条件达不到公司风控标准的部分直销项目,以及部分回款较差的双包业务。

上述转型虽然让公司在短期承受了经营压力,但换来了更健康的业务结构、更稳健的财务质量以及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后续随着转型红利持续释放,东方雨虹也从"地产链周期股"转向"消费建材成长股",构筑起更强的抗周期能力和长期增长动能。

行业出清下的绝对龙头

东方雨虹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目前消费建材行业的价格竞争格局正呈现边际改善趋势,有机构表示,其中防水行业出清最透彻,价格竞争底部确认度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雨虹作为防水行业领军者,在行业普遍陷入困境之际,率先启动战略转型,主动从高速增长策略向高质经营范式转换,这一前瞻性布局不仅将帮助公司平稳度过行业低谷,更通过优化渠道结构、强化成本管控等措施,为下一轮景气周期积蓄了能量。

资料显示,公司主动调整渠道结构,降低地产依赖,零售和工程渠道占比显著提升,助力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为长期估值提升奠定基础。同时,东方雨虹持续扩大成本优势,通过规模化生产、原材料集采和工艺优化,使得综合毛利率维持在行业领先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布局产能,为未来增长打开了新空间。这种“国内优化+海外扩张”的双轮驱动战略,使东方雨虹在行业低谷期依然保持了较强的经营韧性。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随着行业出清接近尾声,价格竞争趋缓,东方雨虹的利润率有望迎来修复,另一方面其战略转型的成效正逐步释放,零售和工程渠道的持续发力也将支撑业绩稳步增长。更重要的是,东方雨虹在品牌、渠道、成本等方面建立的竞争优势难以被复制,这种护城河保证了其在行业复苏时的业绩弹性。

积极布局新兴业务

“技术+服务”培育核心竞争力

在存量市场,东方雨虹前瞻性布局建筑修缮蓝海市场,以工程+零售双轮驱动切入万亿级存量建筑维修市场,2025年工程端业务整合到工建集团,已对产品品类和经销商做了区隔,成立专门修缮品牌和团队,持续发展经销商,未来将成为工建集团新增长点;原建筑修缮集团零售业务板块“雨虹到家服务”整合到民建集团形成C端服务平台,由民建集团统一管理,以“专业、高效、保障、全面”的核心要素为基石,构建与消费者之间的新零售服务平台。

近年来,东方雨虹新业务形态呈多点开花,砂粉领域正异军突起,专业的砂粉精益生产体系,推动行业品类价值链落地,以北、上、广为基地的研发及应用技术团队,以多元渠道布局为基石,巩固特种砂浆系统产品,持续扩大砂浆粉料市场的占有率,提升品牌影响力。根据年报,东方雨虹砂浆粉料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41.52亿元。

不仅如此公司积极布局光伏屋面一体化系统,同时公司开发的低碳防水材料,不仅符合国内双碳政策导向,更为开拓海外高端市场奠定基础。此外,通过打造"雨虹工匠"APP等数字化平台,公司逐步实现了施工全流程在线化管理,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带动客户复购率显著提升。这一创新模式也强化了公司 “技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新业务布局彰显出公司战略眼光,建筑修缮、砂粉、光伏屋面业务等已逐步进入收获期,数字化建设持续深化服务能力。未来随着新业务收入占比提升,第二增长曲线的加速成型将有望重构公司估值体系。

打开海外市场新增长极

重塑全球品牌影响力

东方雨虹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技术输出、产能布局和服务升级,打开海外市场新增长极。这一战略转型不仅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更将重塑其全球品牌影响力,为长期价值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公司海外业务正在积极布局供应链体系和渠道建设,供应链方面,其中,马来西亚生产基地产线已于2025年1月顺利完成首次试生产,该生产基地覆盖砂浆、水性涂料等产品种类,产品主要辐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市场。此外,公司积极布局设立本地化公司并已在多国设立海外公司或办事处,同时适时通过并购方式,快速建立并拓展当地市场渠道,进一步推动海外业务发展。

区别于传统建材出口,东方雨虹创新性推出"产品+施工+维保"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培训当地施工团队、建立技术服务中心,公司在印尼、沙特等海外标杆项目中,实现了中国标准的成功输出,这种高附加值的服务模式,有望提升海外项目利润率。

行业出清接近尾声带来的竞争格局优化、战略转型成效逐步释放的盈利质量提升、以及新业务与海外市场打开的全新成长空间,上述积极因素正在形成共振,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当下的东方雨虹或已在行业低谷期完成自我革新,并全面迎来长期布局的黄金窗口。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