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铸就硬科技发展高地 指数化投资助推科创资本高水平循环

2025年07月31日 20:08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近年来,一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为我国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也印证科创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

随着科创板的日益发展壮大,市场生态也在持续优化升级。同时,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工具不断丰富,已构建起涵盖宽基、主题、策略等多种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多元的市场布局选择。

创新发展 探索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

科创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硬科技”的核心阵地,我国资本市场首个全面实施注册制的板块,自设立之初便被赋予重要使命。科创板不仅承担着制度改革“试验田”的角色,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落子。

回顾科创板设立至今的六年间,科创板始终坚持“围绕国家战略选项目、围绕关键技术设标准、围绕市场机制建制度”的总体思路,围绕实体经济和科技前沿精准布局。当前,科创板重点服务的战略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更好地支持那些成长潜力大但暂未盈利的科创企业发展,科创板打破传统市场盈利要求的桎梏,推出一系列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硬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比如证监会近期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即科创板“1+6”政策措施),提出推出科创成长层及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并配套引入资深专业机构领投机制、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第五套标准扩围、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六项制度,进一步推动A股科创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总市值超8万亿元。此外,上市公司通过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依托科创板这个大平台,“硬科技”公司上市后表现亮眼,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的动能持续显现。Wind数据统计显示, 科创板公司年度营收从2019年末的6078.30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1.43万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末的316.99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491.38亿元;合计研发投入从2019年末的565.58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1687.0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中54家上市时未盈利的企业,目前已有22家在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中,已有19家公司自研的45款药品/疫苗获批上市。

在全面优化经营质效、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科创板也注重提升投资者回报,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信心。Wind数据显示,共有369家科创板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数量占比超60%,合计分红总额超388亿元。

指数化投资 连接科技与资本市场

科创板的设立与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的支持与参与。《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促进更多中长期资金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5日,科创板ETF及场外联接基金合计规模达3100亿元,反映出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较高关注。指数品类上,有以科创50、科创200以及科创价格等为代表的科创宽基指数,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有以科创医药、科创AI等为代表的科创主题指数,聚焦科创板某一产业;还有以科创成长、科创盈利质量等为代表的科创策略指数。

当前,指数化投资工具已经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丰富的指数体系和ETF产品满足投资者对科创板的多样化投资需求。为了响应投资者需求,公募基金积极布局科创板指数产品。以工银瑞信为例,已推出科创ETF(588050)及联接基金、科创综指ETF工银(589500)及联接基金、科创医药ETF(588860)等产品,涵盖科创宽基、科创主题等指数的场内场外产品。已成立将上市的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2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场内简称:科创200ETF工银,基金代码:589200),将进一步完善工银瑞信科创板布局。

科创200ETF工银跟踪的科创200指数,是继科创50指数和科创100指数之后,科创板推出的第三只宽基指数。该指数聚焦的是科创板中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小市值公司,覆盖更多初创和扩张期的潜力企业,与科创板50指数、科创100指数等形成互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5日,科创200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为78.28亿元,低于科创50的737.97亿元和科创100的229.14亿元,小市值特色明显。行业分布上,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为指数前三大权重行业,合计占比达67.8%,新兴产业含量高。

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今天,以科创200ETF工银为代表的指数产品将帮助投资者一键捕捉科创板小市值企业带来的成长红利。此外,科创200ETF工银(589200)募集期间备受资金青睐,成立规模达6.17亿元,上市后有望成为同跟踪指数规模最大的科创200ETF。较大的规模优势或将带来更充裕的流动性,减少交易摩擦,有助于使之成为更高效便捷的科创板市场布局工具。

科创板从无到有,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国内科技创新发展的市场之路,有力支撑和推动硬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科创200ETF工银等产品的陆续上市,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有助于打通“科技-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注:科创200指数基日为2022年12月30日,该指数2023至2024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4.78%、-13.00%。指数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科创200ETF工银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特征。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责任编辑:qdy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