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上会前夜暂缓,35亿元估值的节卡股份成色几何?

2025年08月11日 15:3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王宗耀

在一群“80后”带领下,节卡股份已成长为协作机器人赛道的第一梯队企业。 

节卡股份的IPO被上交所科创板受理已两年有余,在即将上会前夕,突踩“刹车”。

IPO上会前夜暂缓,35亿元估值的节卡股份成色几何?

据上交所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2025年8月8日召开2025年第3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节卡股份)首发上市申请。可就在节卡股份上会前一天(8月7日),上交所发布补充公告称,“鉴于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按照相关规则和程序,决定取消本次审议会议。” 

作为一群“80后”主导的“机器人”企业,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资本青睐下,估值节节攀升,最高突破了35亿元。那么,节卡股份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附图: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审议会议补充公告

IPO上会前夜暂缓,35亿元估值的节卡股份成色几何?

来源:上交所网站

核心产品具有良好通用性

协作机器人正成为机器人领域中的新兴分支。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向“柔性制造”转型、服务业对“人机共融”需求攀升,市场对机器人的要求从“笨重高效”转向“轻量智能”——这种变化推动着协作机器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作为国内协作机器人头部企业,节卡股份业务覆盖整机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同时延伸至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提供从单机到产线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技术积累是企业竞争的基石。节卡股份围绕协作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整机及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形成核心技术优势,这一点在公司产品性能上能得到明显体现:协作机器人的自重负载比(即自身重量与最大负载的比值)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02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3),力控精度达到了0.16牛,部分产品防护等级可达IP68(防尘防水最高标准),其Zu7产品获得了协作机器人行业内的首个 MTBF 80000小时可靠性证书,率先达到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及的“8万小时”。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累计获得53项授权发明专利、13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67项软件著作权。 

节卡股份的协作机器人具有良好通用性,既能在“中国天眼”FAST的馈源舱内辅助工程师检修精密设备,也能在汽车工厂里精准完成水冷板焊接;既能在航空发动机叶片打磨中保持微米级误差,也能在半导体封测车间完成高洁净度操作。 这种“通用性”让其应用场景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限制,覆盖汽车零部件、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智能制造领域,同时延伸至零售、物流、医疗等服务场景,合作客户包括丰田、中国中车、立讯精密、山东精密、施耐德、伟创力、智元新创、华域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目前来看,协作机器人赛道已形成多元竞争格局,丹麦优傲是国际先行者,国内节卡、遨博、艾利特等企业加速追赶。 根据IFR统计,2023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约5.7万台,节卡股份以4681台的销量占据约8.2%的市场份额,属于业内第一梯队企业。

“80后”担任公司高管

如果说技术是节卡股份的“硬脊梁”,高管团队就是为公司注入活力的“神经网络”。 2014年6月,上海一间普通办公室里,李明洋、王家鹏等几个年轻人凑了50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节卡有限(节卡股份前身)。

十余年间,这群“80后”用“跨界基因”书写了成长故事。 1981年出生的李明洋是节卡股份的核心。其从利乐包装(昆山)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到节卡创始人,带着“连接技术与人”的直觉,主导了节卡战略方向。目前,李明洋直接持股5.98%,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41.63%表决权,既是节卡股份董事长又是总经理。 

担任节卡股份董事、副总经理的王家鹏出生于1982年,拥有中国香港居民身份证。早年间,其与李明洋同在利乐包装(昆山)有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而在更早之前,其还在西门子从事过销售工作。 

节卡股份的另外一位管理层孟小波出生于1984年,其早年间曾在利乐包装(北京)有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与上述两位创始人隶属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分公司。2017年入职节卡,2022年10 月至今担任节卡股份副总经理。 

节卡股份的技术部门是由有着“航天背景”的许雄(1985年生)掌舵。许雄拥有上海交大博士、正高级工程师职称,曾参与航天装备精密设计,2018年加入节卡后主导研发,担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职务。 

在资本与战略层面,杨迪(1980年生)和曹正(1986年生)是关键。杨迪履历横跨巴斯夫、中信产业基金,带来产业与投资的双重视角;曹正从德勤到国投招商,为资本运作赋能。 

此外,公司副总经理常莉、副总经理胡叶新等人也均是“80后”。

正是在这群“80后”的努力下,把实验室里的机械臂变成了市场上的“协作伙伴”,不但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资本也极度看好,公司估值节节攀升。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于2014年成立时,注册资金为500万元。2020年12月,公司第一次增资,磐信上海、先进制造基金分别以1.5亿元和1亿元现金增资,获得了公司13.27%和8.85%的股权,彼时公司估值提升至11.3亿元。 

节卡股份不仅吸引了境内资本注意,境外资本同样积极关注。 2022年3月,公司进行了第二次增资,分别由境外资本SPRINGLEAF和TRUE LIGHT以2.4亿元和0.6亿元的现金获得了公司6.86%和1.71%的股权。彼时公司估值进一步提升至35亿元。 

除了上述几家资本,实际上,公司股东中还包括了软银愿景基金、AVIL、深圳阿斯特、国开装备、星宇股份等境内外知名基金公司及上市公司,他们同样对于节卡股份估值的不断提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积极开拓境外市场

节卡股份对境外市场的开拓也非常重视,其公开表示: “公司一直在积极地开拓与维护境外市场,将全球化布局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但从实际情况看,其境外市场的开拓仍处于早期阶段,境外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尚不足两成。

招股书显示,节卡股份境外经营主体主要为在中国香港、德国、日本、美国及新加坡设立的子/孙公司。其中,香港节卡的业务定位为服务海外业务开展,以及作为海外投资持股平台,德国节卡、日本节卡、美国节卡及新加坡节卡的业务定位为欧洲、日本、美洲及东南亚区域业务开展。此外,公司在马来西亚设有办公机构,主要在东南亚地区开展销售活动。不过,其上述这些境外主体均不从事生产活动。 

从境外市场的成效来看,2022年至2024年,节卡股份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3315.30万元、4816.03万元和5591.66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83%、13.79%和13.99%。

对于境外业务扩展的风险,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开展境外业务可能受到当地政治经济环境动荡、政策变动及法律风险、贸易争端、不正当竞争、汇率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对公司的管理层、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和执行要求。若公司无法适应当地监管环境,有效提升内控水平,并及时应对和处理风险,则可能会对公司境外业务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处于市场及客户导入阶段

从节卡股份整体业绩表现看,其虽然在2024年实现了扭亏为盈,而在今年上半年再度出现亏损。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6月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73.57万元、-2854.73万元、622.80万元及-1996.5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40万元、-3567.93 万元、-227.82 万元及-2233.64万元。节卡股份表示,“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主要来自于一季度,由于一季度通常为销售淡季,收入占全年比重相对较低。二季度,公司已实现盈亏平衡。” 

据招股书披露,2024年上半年,节卡股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金额-325.41万元,亏损金额明显低于今年上半年。此外,截至2024年末,节卡股份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803.40万元,仍存在未弥补亏损。

节卡股份在分析当前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时表示,公司处于市场及客户导入阶段,销售规模较小, 且所处协作机器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在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要形成规模化销售, 产生持续稳定的利润与现金流需要一定时间,综合使得公司报告期尚未盈利且在报告期末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应收账款是节卡股份需要面对的另一问题。 据招股书介绍,2022年至2024年,节卡股份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0.58亿元、1.02亿元和1.64亿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了75.31%和60.08%,均远超营业收入的增速。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75%、29.22%和40.84%,报告期内占比持续升高。

“客户受资金预算、内部审批流程等因素影响,存在部分应收账款延期支付的情形导致期末逾期比例较高。”对于应收账款逾期比例较高的风险,节卡股份表示,在目前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未来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下游客户资金状况出现恶化,可能会导致公司逾期应收账款无法回收,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数据显示, 2022年至2024年,节卡股份逾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235.65万元、4761.01万元和6720.77万元,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分别为38.37%、46.61%和41.10%。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