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持续支持北交所做优做强

2024年03月20日 17:14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杜雨萌

  “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业总资产21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金融增加值、地方税收均占到全市的五分之一。”3月19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将统筹发展与安全,服务好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开市时的3倍多,北京将持续支持北交所做优做强。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鸣锣开市,成为中国境内首家公司制的证券交易所。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45家,首发募集资金约494.41亿元。其中,八成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此外,在245家上市公司中,仅“专精特新”企业就有207家,占比高达约85%。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关村股权代办转让系统到新三板再到如今的北交所的蜕变,就是北京的一部科技发展史。随着北交所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以“北+H”为代表的模式的发展,将更有利于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从而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据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介绍,近年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从科研成果看,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62件,高被引论文1292篇,居全国首位,涌现出了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夸父”、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3.0”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从产业转化看,2023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500亿元,每天平均诞生337家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独角兽企业数量都居全国各城市首位。从综合评价看,北京连续8年蝉联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首位,进入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前列。

  殷勇表示,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变革,北京还将继续抢抓机遇,在下面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第一方面是提升科技攻关能力,牢牢把握三个聚焦。聚焦“突破”,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围绕各个相关领域,努力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聚焦“占先”,围绕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20多个方向,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升级”,围绕高精尖产业30多个细分领域,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方面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出解决四类问题。针对产学研脱节问题,着重建立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用好“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产学研能够更好协同;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要落实好成果转化条例,切实保障研发人员的权益,让他们充分享有转化的收益;针对科技园区“小散弱”问题,北京“一园一方案”,优化提升各分园的发展质量,采取末位淘汰机制,倒逼各个园区提升运营管理能力;针对科研主体活力不足问题,给予新型研发机构更大自主权,政府不干预日常活动,但是要加强第三方的考核评估,对评估结果不佳的,在资金支持等方面逐步“退坡”,实现扶优汰劣。

  第三方面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统筹兼顾四类人才,包括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以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殷勇表示,北京将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北京优势。具体来说,北京将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培育壮大各类科技力量,持续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巩固扩大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先优势,着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快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压茬推出新的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政策,扎实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为北京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