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聂洣娜
编辑丨张桔
在政策、业绩、估值和资金支撑下,医药行业逐步回暖。尤其在外部变量影响下,细分领域结构分化明显。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金眼银牙铜骨头”有望成为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政策引导、业绩支撑、估值合理、资金充沛,共同构筑了医药行业的四重底部支撑。自2018年下半年起,医药行业历经了从低谷反弹、单边上扬,再到震荡调整,直至现今逐步回暖的完整市场周期。
与以往行业内生力量主导的几轮行情相比,当前外部变量对行业走势的影响日益显著,不同细分领域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态势。近年来医药板块内部分化显著,因此具备一定的行业轮动能力是获得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能够穿越周期。
患者人群庞大
眼科赛道长坡厚雪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等诸多因素,我国已成为全球眼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屈光不正和白内障患者构成了最大的眼病群体。进一步对眼科细分区域深入剖析,基础眼科与消费眼科共同构筑了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基石,而屈光与视光领域无疑是开启市场增长新篇章的“财富密码”。
根据国家卫健委《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在眼科患病人数方面,2021年屈光不正患者超过7亿人,占全国人口数量的近50%;干眼症患者近3.6亿人,占全国人口数量的近30%;白内障患者逾2.2亿人,且我国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为80%。作为全球三大致盲病种之一,黄斑病变这一危害大且容易被忽视的中老年眼底病,患病人数也达到了近3000万人。
在屈光领域,庞大的近视患者群体及相对较低的渗透率,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中国中低高度近视的人口已达到5.8亿人。其预测2023年近视患者将增加至6.55亿人,且未来五年的年增长率达到2.5%。
在视光领域,技术进步与消费升级共同催生需求升级,推动市场向更高层次发展。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白内障手术人群预计将持续稳定增长,到2025年有望超过1.5亿人。白内障项目术式的升级以及晶体的多样化,不仅提高了手术效果,也满足了患者消费升级的需求。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民营眼科服务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爱尔眼科凭借在营收和利润体量上的显著优势,逐渐成为行业龙头。其他企业也大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行业整体进入加速发展期。
目前,除爱尔眼科和普瑞眼科已实现全国连锁覆盖外,多数企业仍以单一区域为主进行小范围辐射扩张,努力构建区域性网络覆盖。在差异化竞争中,民营眼科多选择以消费类眼科作为切入点,并以此作为主要营收来源。在2018年至2021年的四年间,多家眼科企业均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具体而言,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希玛眼科、朝聚眼科以及何氏眼科的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分别为23.3%、12.6%、18.9%、37.3%、16.4%和16.2%,平均CAGR高达20.8%。
通过深入剖析美国眼科医疗服务领域某领军企业的扩张策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眼科医疗服务机构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品牌力的构建、资本力量的支撑以及门店选址的精准性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外,我们观察到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预示着并购将成为行业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
口腔问题凸显+相关政策利好
有望带动口腔医疗的需求
口腔由唇、颊、舌、腭、涎腺、牙和颌骨等多个部分组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由于口腔疾病种类繁多,几乎覆盖了人的全生命周期,因此诊疗需求十分旺盛,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龋病、牙周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齿缺损以及错颌畸形等。疾病发病率较高,因此口腔医疗服务需求量巨大,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数据,2020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已达1199亿元,2016年至2020年期间,该市场复合增长率为9.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营口腔市场规模在此期间已达到831亿元,占据了69.3%的市场份额,且复合增长率高达13.9%。
展望未来,预计至2025年,口腔医疗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将迅速增长至2998亿元,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20.1%。其中,民营口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14亿元,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23.8%,预计其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80.5%。
口腔医疗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耗材与设备生产商。其中,低值耗材市场因单品利润空间受限及竞争激烈,多以价格战为主,其投资价值相对有限;高值耗材集中在种植和正畸两大领域。因此,我们更加关注上游的种植和正畸领域高值耗材以及相关设备。目前,这些领域主要由进口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且单品市场价值高,具有显著的投资潜力。
例如,正海生物在口腔医疗领域不仅代理种植体业务,还拥有稳定的口腔修复膜业务,持续保持业务的发展态势。2023年公司口腔修复膜实现收入1.99亿元;国瓷材料通过收购齿科材料领先企业爱尔创,打造口腔修复材料生产链条的垂直一体化。
正畸是一种针对因颌骨比例异常导致的咬合不正(错颌畸形)进行的治疗方式,旨在改善牙齿排列和面部形态。由于正畸治疗具备显著的美学效果,它通常被归类为消费医疗领域的一部分。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隐形正畸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其中时代天使和爱奇科技(美股上市公司阿莱技术)两大巨头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2023年,时代天使的营业收入达到14.76亿元,同比增长16.2%,展现了稳健的增长态势。然而,其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79亿元,同比下降16.0%,显示出在盈利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接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加入市场,未来的市场格局或将发生新的变化。
而口腔产业链的下游主要由四类服务机构构成,其中口腔医院与诊所的连锁化经营已成为近年来的显著发展趋势。在A股上市的口腔医院中,通策医疗和皓宸医疗是主要代表。通策医疗在口腔医疗领域覆盖多个细分领域;皓宸医疗则主要集中资源在华南地区的口腔医疗市场。新三板市场上虽有蓝天口腔、华美牙科、可恩口腔等,但规模相对较小。随着市场扩大和消费者需求提升,这些口腔医院有望实现更大发展。
当前,我国口腔连锁经营正处于由区域向全国范围过渡的关键阶段,各大连锁企业纷纷加速布局,积极扩张市场份额。例如瑞尔集团2024财年公司以现金对价1700万元收购广州瑞华口腔85%股权,加速全国扩张进程。这种连锁化经营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品牌影响力,也受到资本市场热烈追捧,为行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然政策的作用不可忽视,此前2022年9月8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了《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将对服务费用、耗材费用以及打包费用进行集中采购,预计此举将使得行业整体种植牙打包费用平均降幅达到约50%,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更为经济实惠的口腔种植服务。不过,口腔产业链上有上市公司股价受到波及。实际材料费只占种植牙费用的三分之一,对公立医院来说大部分费用在手术服务等,只做耗材集采很难带动整体降价。上市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集采稳步后有望放量。
骨科领域全面实现集采
头部企业市占率显著提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科医疗需求持续增长,呈现出旺盛的市场潜力。目前,全球骨科器械市场规模已突破4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27年达到600亿美元的规模。
展望未来,骨科行业的三大核心驱动力将共同推动其持续发展。首先,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骨科手术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其次,非集采产品占比的增加将为骨科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再次,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出海”战略将成为骨科行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当前,骨科领域已全面实现集采,对关节、脊柱、创伤三大板块的市场规模和国产化率产生了显著影响。三者集采前的市场规模分别为99亿元、132亿元和92亿元,而集采后分别降至73亿元、59亿元和55亿元。尽管如此,国产化率在不同板块间呈现出差异,关节领域为40%-80%,脊柱领域达到80%,而创伤领域则高达90%。
在此背景下,国产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关节领域,爱康医疗的陶对陶和合金聚产品市占率分别位居第一,达到17%和20%,而陶对陶产品中春立医疗位居第二,市占率为19%。在脊柱领域,威高骨科以12%的市占率位列第一。至于创伤领域,在河南联盟中,大博医疗以14%的市占率拔得头筹。
这些变化表明,在集采政策的推动下,国产骨科企业正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市场规模与持续性将由三大因素决定:一是植入手术渗透率的提升带动手术量增长;二是非集采产品占比的提高为市场注入新活力;三是海外市场的拓展为企业带来增量空间。
(作者系华南某公募基金经理。本文已刊发于4月13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股上市公司2024三季报显示,A股整体的盈利情况已出现边际企稳回升。主板业绩优势继续扩大,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明显占优。科技延续分化,消费保持韧性,金融明显修复。三季报显示一些行业有着很高的配置价值。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