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确定性增量资金

2024年04月29日 14:57 作者:袁月


理论上节后资金可能会更活跃,万亿成交是板块间有效轮动的前提。具体近期文章和视频都有说明。总体策略依旧是:有中期预期、业绩稳定或者超预期、股价有一定调整,会是资金的首选。注意一定是业绩和位置都具备,不是单一的,分清预期。


除了基本面和技术面,筹码结构也是重要参考。在存量资金下,结构性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机构超配的方向,流出压力是最大的。对于连续增持、仍属低配或者超配不多的方向,如果中期预期在,可以利用分歧寻找调整后安全边际更高的机会。


港股本周相对强势,要找原因有不少,但很多不是新的或者超预期的,相对影响大的是上周末对港股的政策,其中有一条是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这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分析。


在去年6月港交所就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截至目前,港交所已批准24家上市公司设立人民币柜台。不过,这个人民币柜台不纳入港股通,仅限于离岸人民币交易,只有在海外的人民币能够买,在岸的不行。所以一旦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这意味着国内的人民币资产可以直接配置港股。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增量资金,这是过去几年港股最缺的。潜在的增量是谁很重要!相对确定和具有规模的是社保、险资等大资金,不管是某些意义还是港股龙头对其的吸引力,对这类资金来说,配置都是必须的,新政将简化这类资金投资港股的流程。


另一个可能是量化资金,具体有多少不好判断,关键是因为这类资金属于高频交易,很在意汇率波动,有些策略赚的可能会被汇率波动抵消,如果使用境内人民币参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具体开始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时间点肯定是越来越近的,有预期就是好的。当然,核心还是要看公司的质地,不是所有都受益,港股市场结构化、极端化更明显。


之前也反复说过,主要的互联网龙头这几年连续调整,但下跌的主因不是自身经营问题。而且,这两年在当前环境下反而体现出经营上的韧性十足,目前估值、股息等都极具性价比,只是短期摆脱不了一些非自身经营因素的影响,短期扰动不会少,但中期确实可以多一些期待和耐心。




跟随确定性增量资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交流学习,不作为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拐点与共振 迎接龙寡头新时代】


线上交流会

↓ ↓ 下图扫码了解详情 ↓ 

跟随确定性增量资金

责任编辑:lilingli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