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间,孚能科技披露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64.36亿元,相较去年的115.88亿元增长超过40%,延续前两年的高增长态势;全年出货量超过16GWh,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三年位列全球前十;扣非后净亏损17.41亿元。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高毛利海外业务。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孚能科技的动力电池出口位列行业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公告显示,孚能科技2023年海外销售约占全年总营收的60%,接近百亿规模为98.7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0%;12.72%的毛利率表现也远优于国内的-5.91%。
看重技术路线和体系能力的海外客户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以确保稳定的供应,因此海外市场有更好的毛利率表现。从客户上看,奔驰、广汽集团和Siro(即与土耳其Togg的合资公司)构成了孚能科技的三大核心客户,合计贡献公司超80%的营收。在新客户拓展上,孚能科技取得了印度第二大汽车工业集团Mahindra Group(马恒达)的某纯电平台项目定点,并与国际某头部eVTOL制造商达成合作并开始交付产品。
实际上,出海一直被视为破除行业内卷的关键措施。
公司董事长王瑀去年就曾公开表示,“中国电池企业能否在全面电动化的TWh时代保持优势,最关键的就是走出去,产业链在海外本土化。”由此可见,孚能科技的海外业务正在从产品出口向体系出海转变,也为此承担着投资损失。
孚能科技在年报中表示,在土耳其的合资公司Siro已在当地建成投产6Wh的模组和Pack产能,形成对欧美、中东、非洲等市场业务的支持和辐射能力。与此同时,孚能科技因为Siro在土耳其当地的供应链薄弱等因素而承担投资损失2.7亿元。现已着手中国团队和供应链导入带来的成本控制,孚能科技的海外布局将逐步趋于成熟。
管理能力不足和商业经验匮乏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
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在2023年一路走低,价格从2022年的接近50万元/吨降低至年底的十余万元/吨。因为销售价格随原材料现货价格下调,期初超过72亿元的库存成为孚能科技全年的负担,导致全年计提计存货跌价准备6.06亿元。
事实上,需求放缓叠加产能过剩令动力电池行业面临严峻的去库存挑战。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新高的164.8GWh。有专家认为,行业整体库存可能到2024年下半年才会降到合理区间。随着存货账面价值大幅下降至合理水平,孚能科技率先摆脱库存压力,运营效率和财务表现趋好。公司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上年的-17.47亿元改善为6.64亿元。
公告显示,基于SPS技术的赣州30GWh新基地和广州30GWh基地的建设都在稳步推进,其中前者的部分产线已于今年一季度试生产,后者则预计将在今年底前投入试生产。
年报发布前夕,孚能科技传出SPS量产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问世的双重消息,吉利雷达发布的纯电四驱车型——地平线搭载孚能科技SPS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这表明具备柔性产线和成本优势的SPS产能正式落地。
SPS集电芯、系统、制造和回收四大原始创新技术于一体,将全极耳、多极耳的大尺寸单体软包电芯直接集成于底盘,体积利用率到75%,材料成本下降33%;全新的产线设计在简化工艺流程的同时提高效率,大幅减少制造费用。
SPS采用的软包封装和叠片工艺被认为是最适合固态化发展趋势的技术路线,因此SPS不仅兼容三元锂、磷酸铁锂、钠离子等多种材料体系,还可以无缝衔接液态、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制造。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