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五一”节后,市场果然开始北上,3月初萧萧就开始念叨的 “头肩底”形态是否已经形成突破?后市空间在哪里?
海风若雨萧萧:市场还需要回踩一次颈线位3089点,确认“头肩底”形态突破有效。4月的市场,其实遇到的困难是蛮多的,譬如海外市场的连续调整压力,国内市场的“一九”行情大分化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等。好在近期的两大事件合力,促成了市场向上突破。第一件事就是4月末的高层会议,定调“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降准、降息)联手加码基建(地产)、内需消费意图明显,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信心,连北上资金也开始大力加注A股市场。第二件事就是,美联储虽然没有降息,但是6月开始大力减缓缩表规模,维护市场流动性意图明显。内外政策合力,促成了市场向上拓展空间。纯技术角度讲,市场的指数空间可以看到3543点。当然,行情类似2016年-2017年那样的慢牛推升特点,第一步先看3263点吧,这也是2023年三季度“搞活市场”政策意图的基准点位。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3月发了10只新股,4月发了3只新股,5月到目前为止一只新股都没有发,管理层已经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来帮助市场重塑信心,不知道你还有啥好担心的。
主持人:地产板块受政策扶持影响明显,这是高低位切换的节奏还是仅仅是一轮躁动?
海风若雨萧萧:地产板块2022年3月以后有一个规律,就是每隔8个月来一轮政策主导的行情。然而,除了2022年3月的行情坚持了2个月之外,还没有哪一轮行情坚持超过1个月的,政策利好对板块走势的影响力是逐步递减的,市场也开始接受“去地产化”的现实。地产其实和新能源、白酒都是一样的困境,套牢盘太多太多了,连利润还在增长的白酒都涨不动,更别提地产板块了。我估计,5月中旬地产板块躁动行情就结束了。历来市场出现整体性的板块高低位切换必备条件是“性价比”优势,一季报已经发布完,地产、新能源那惨不忍睹的利润表现,哪来的“性价比”优势?地产的热度连新质生产力分支合成生物都不如,更不要说出海受益的家电、工程机械等主线板块了,根本不存在资金大规模流向低位板块的迹象,这也符合节前我们分析的,“四月决断”后,市场资金会进一步聚焦主线板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交流学习,不作为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新势能 新篇章 新垄断龙寡头】
↓ ↓ 下图扫码锁定直播 ↓ ↓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