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商品将打破周期束缚

2024年05月20日 17:46 作者:袁月


周期股之所以称为周期,主要是估值低的时候往往是盈利的高点,通常要走下坡路,反之,业绩差、高估值的时候往往要转好,背后核心是资金对商品价格趋势的判断。


不可否认,目前很多商品依然摆脱不了这种轮回,不过这两年来有一些变化值得注意,比如煤炭、原油、铜等,产品价格并未发生所谓的大幅上涨,甚至有些还是阶段性下跌,但公司股价整体是上涨的。


可能市场演绎的逻辑是“价格有底”,这是供给周期下最大的支撑,也符合价格中枢上移的观点,更远的则是供给逐步减少提升的产品稀缺性(但太远的不确定性更多,说太多没意义)。


换个角度看,价格中期上涨的持续性远比短期的上涨空间要重要。短期涨的太猛看似很好,上游资源企业的盈利会有爆发式增长,但这不利于持续发展。因为这不仅会透支接下来的空间,且上游价格涨多了,会提升中下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终端需求,最终不利于上游。


此外,短期的价格大幅上涨也会吸引博弈的资金参与,这类资金就是按照技术和短期预期来的,一旦有变化转头就走,压根没想、也不懂什么中期逻辑,本来就没打算长留,这就会造成短期的剧烈波动。


最典型的就是锂矿和硅料,短期产品价格翻两倍,空间确实不小,但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价格逐步腰斩并回到起点,这说明供给早晚能爆发或者需求不稳定的商品,价格波动更大,最终难以摆脱周期属性。


相关概念股的走势更难把握,预期涨价、还没开始大幅涨价前股价就已经大幅上涨,真到了之前预期的位置,哪怕能在相对高位震荡,但股价早就开始大跌,这就是A股特色,各种预判、预判你预判的预判,一直卷!


相较之下,大宗商品金、铜、油等由于是全球定价,供给需求变化波动不会那么大,更适用刚才说的逻辑。换言之,价格不需要一直涨,维持震荡甚至阶段回落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再回到起点或者大幅回落,就能逐步改善资金的预期,从传统的周期向新的转变。这是一种预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跟踪。


至于短期走势,按照A股特色应对即可,分清游资和机构,中期在有逻辑预期的背景下,寻找安全边际更高的机会,这里特指有基本面支撑的龙头,这需要时间、耐心和认知。此外,投资逻辑就是一个不断被验证的过程,对了,股价自然会有收获,相反,也要及时认错,这才是最真实有效的。




这个商品将打破周期束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交流学习,不作为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新势能 新篇章 新垄断龙寡头


↓ ↓ 下图扫码 免费观看 ↓ 

这个商品将打破周期束缚


责任编辑:lilingli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