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行情应该让很多人开始绝望了,市场我们之前早早就预判要调整,指数120周线是不可能过去的,只能通过向下的调整和时间的延展来找寻化解的机会。结构上观察,最快的时间点也得在3个月后,尤其技术面和基本面预期上比较复杂,到时候我们再看具体情况。当前市场的状况短期很难修正,未来3个月要尽量降低预期,后市一旦向下调整的空间和时间足够,垃圾股出清的速度超预期,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又一次大机会也就来了。不需要抢跑只需要耐心等待。
对于当下垃圾股来说:很早我们就讲要出清,理由是非常清晰。还有一个风险,就是上市公司自爆,赶在退市补偿机制出来前,赶紧脱身,这样就导致了市场恐慌性气氛蔓延,大家都担心自己手中的个股突发暴雷,哪怕国企也变得不安全。这里需要再提示两类风险,第一类就是净资产极低,甚至只有几毛钱,这类不管业绩多好,肯定不正常。再有就是大比例甚至全部质押的公司,这种公司肯定也有问题,或许就是大股东准备提前跑路了,文末教大家一个方法,自建避雷板块。
对于有色金属的看法:这类我们在周末的文章中说过从估值上看如果下降10-15%,中长期性价比就非常高了。能不能我不清楚,但是我们顶部提示过顶背离,一旦技术性顶背离空间跌出来叠加到相对合理的估值,就是又一次比较好的中长期关注点。对于本次有色等上游资源的调整原因,我觉得主要是5月份的PMI实在比较拉胯,制造业景气度再次回落,大家对补库存能否持续是打问号的。不过这种调整也是正常,试问商品短期都涨多少了?除非中下游材料确实告急,否则都不愿意着急加库存。所以情绪的传导也导致了商品价格可能出现进一步回落,但基于中长期硬逻辑,价格回落的空间一定也是相对有限的,一旦价格企稳,该补的库存依然得补。所以对于核心有色金属,这次调整后的机会属性明显变大,而不会随着垃圾股的调整持续走弱,两者有本质区别。技术上预判一个是估值向下10-15%个点左右,一个是10月线支撑位附近。这里讲的方法是通过本月位置要预判下个月10月线的位置进行观察,而非死死的盯住本月的10月线。
对于红利板块来说:随着股价的上升和垃圾股的持续下跌,估值相对就变高了。这样对比市场整体估值下降的速度,有可能产生自然性被动调整。同时垃圾股持续出清的过程,也会伴随着市场情绪溃败,导致大家对指数方向担忧,红利某天出现补跌,导致板块技术结构明显顶背离该跌的就自然调整,该涨的呢,也涨,但是幅度就比较小也比较慢。板块里面分化也是比较明显的。但从长期逻辑来说,未来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矛盾和不可控因素,能够稳定提供高股息的红利板块,还是潜在增量资金的必然选择。所以如果红利板块能够在后面出现一次不错的调整幅度,那也还是未来最具性价比的。而且垃圾股出清后,大批资金必然会聚焦真正的优质个股。
题材股方面:市场持续的缩量没有承接盘,没有跟风盘,谁也不敢追,但是很多人敢砸,所以导致特点切换的太快,除非有消息持续加持否则,很容易高潮兑现。从这个时间节点来说,如果后面什么题材能反复,那可能还是卫星互联网的概率大,毕竟未来3个月可预期的消息发酵是比较多的,当下结构也具有反复的条件。对于近期最强的车路协同,今年一月份就有消息出台,但当时市场没有任何反应,之前试点城市公布的时间是4月30日前,但一直没有公布。让很多人很失望,这次突然是北京市直接先提出规划内容,让大家预期拉满,毕竟北京是首都,它先发布,必然会带动各地持续跟风,所以消息面强化后短期出现了炒作。但从板块来说,能真正受益的公司其实很少,有限确定受益的几个当前估值也是比较高。所以这块追高肯定是不可取,后面如有回落从战法角度上去解读即可。
港股方面:也是同样的问题,技术压制太明显了,没有强大、持续的买盘很难克服30月线的压制,想要自然化解怎么也要6-7个月以后,所以港股想要全面展开行情暂时看是不太可能,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整体维持震荡拉锯,个别个股根据基本面短期变化走独立,比如中烟香港,这块由于核心个股确实估值很便宜,一旦行业有利好发出便有可能走出短期一波趋势。所以关注基本面行业再找寻个股是优选,而不是从技术上先选择再去主观YY基本面。
通达信板块建立“避雷”股票池:
1、通达信金融终端
2、自定义板块设置
3、新建一个板块(可以命名为地雷板块)
4、自定义板块里显示设置里面选择颜色
5、导入风险各股(网络上搜集即可)
地雷股就会显示您设置的颜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交流学习,不作为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拐点与共振 迎接龙寡头新时代】
线上交流会
↓ ↓ 下图扫码了解详情 ↓ ↓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