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钧达股份发布《关于签署阿曼光伏电池项目投资意向协议的公告》称,公司拟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产能,项目分两期实施,每期5GW。在光伏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钧达股份牵手阿曼,打响中国专业化电池厂商出海第一枪。拉长周期来看,或为中国光伏企业突破内卷,出海竞争开辟新思路。
全球光伏的冰与火
从海外市场来看,随着光伏产业链成本持续下降,海外光伏需求快速增长,海外光伏装机增速已超国内,海外光伏市场迎来较大发展机遇,中国光伏企业出海已成大势。
据中信建投研究,2023年东南亚四国在美国进口组件金额中占比约3/4,后续美国光伏组件供应将主要依靠美国本土以及除东南亚四国之外的海外供应。而在电池侧,根据PVinfolink统计, 24年底年底美国本土组件产能55.8GW,但电池片产能仅7.30GW,电池产能相对紧缺。且目前东南亚四国以外的电池产能明显小于组件产能,预计海外电池产能可能会成为后续出口美国市场的一大瓶颈。
钧达股份认为,电池作为光伏技术的核心环节,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且面临不断地迭代更新,当前技术研发的生态环境尚集中在中国境内,海外各国无法快速形成高效电池产能。海外组件及电池产能之间的巨大差距,对公司这类专业化电池厂商而言,正是切入各国本土光伏产业链的关键时机。
海外光伏星辰大海,为何是阿曼?
在刚刚过去的SNEC开幕式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称,光伏行业正遭遇史上最强内卷,全面出海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必然选择,预计三到五年内中国光伏行业将完成第一阶段的全产业链出海。
对于现阶段的出海趋势,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表示,“长远看确实可以考虑向其他地区转移,如:可考虑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
据悉,当前中东各国光伏发展迅速,政府通过电价补贴政策、大型投标计划等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国金证券分析师姚遥指出,中东地区光照资源充足,政府不断推出大型标案,叠加组件价格下降带来经济性,预计2024年中东地区光伏需求将快速增长。基于当地政府支持、庞大的本土需求以及多国自由贸易协定的优势,中东或将成为当前阶段中国光伏出海的“最优解”。
中东光伏产业协会在此前发布的《2024年光伏展望报告》中预计,中东和北非地区在2024年安装的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达到40GW,2030年将达到180GW。沙特曾在“2030愿景”中指出,目标2030年装机规模达58.7GW,且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0%。随着时间的推移,2030年的装机目标值又增长至130GW;阿联酋能源部长在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强调,计划2030年将太阳能发电量提升至约14.2GW;而据《阿曼2040愿景》,在2030年之前,阿曼将至少有20%的电能来自可再生能源,在2040年之前升至35-39%。
不难看出,钧达股份此次携手阿曼的选择是当前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的合理选择。
钧达股份落子中东,描绘全球化发展新蓝图
作为全球领先的N型电池厂商,钧达股份一方面深耕光伏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在积极谋划出海发展机遇。
定期报告显示,公司积极建设全球化营销网络,通过组建本地化销售团队、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在2023年积极完成各大海外市场客户认证,加速海外渗透率,目前全球客户体系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拉美、澳洲等新兴市场,同时参与了多项海外行业展览和学术交流,提升品牌曝光率,为全球战略打下良好基础,2023年实现海外销售占比4.31亿元,并在今年一季度大幅提升,实现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收入占比约12%。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服务全球客户需求,钧达股份不断探索产能出海的新模式,致力于打造核心平台、产品制造和技术附加值的系统化本土运营,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供应链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增强公司“全球造,全球卖”的能力,为实现海外产能全球布局,服务全球市场的目标,钧达股份正积极构建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平台,支持全球化发展。今年5月,公司发行H股备案通过,拟发行不超过8716.78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上市后公司将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具备全球化投融资能力。
关于港股上市的募集资金,钧达股份公开表示,将用于建设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建设,同时持续展开光伏电池技术研发、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全面提升研发能力。
《关于签署阿曼光伏电池项目投资意向协议的公告》称,公司计划建设年产能10GW 高效太阳能基地,项目分两期实施,每期5GW。建成后,将成为海外地区最大TOPCon电池产能基地。不难预见,2024年,钧达股份有望力争深化与海外本土客户合作、构建未来产能,同时锚定美国等高毛利市场及中东本土市场机遇,进一步提升海外收入占比,增强核心竞争力。
尽管当前中国光伏企业面临重重挑战,但在绝对的技术优势面前,海外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难以与中国光伏企业竞争,相信在中东这个新兴市场上,钧达股份等优秀的中国光伏企业能获得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