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风格面临无主题可炒的难题

2024年06月24日 13:31 作者:萧萧

主持人:上周萧萧聊到“黑里俏”与“又美又飒”的区别,本周市场似乎在两者之间反复轮动,这两种风格就不能携手同行吗?


海风若雨萧萧:就目前市场资金面情况看,很难做到携手同行,两翼齐飞。2023年上半年,低估值蓝筹与科技成长两个板块其实配合蛮好,我们当时形容过,两者是“步炮结合”战术。中特估带指数,提供火力支援,TMT板块带人气,负责攻山头。上证指数也不过涨了400点,但是市场赚钱效应并不差。今年2月初的时候,我们就探讨过,2024年“漂亮50和要命3000”行情可能再度上演。复盘上半年市场表现,除了2—3月两大风格短暂的蜜月期之外,两种风格就一直是此消彼长的表现。1月中特估拉得起劲,小微盘就出现踩踏,4月初到5月下旬,市场主打资源、出海以及地产金融板块,成长风格就被边缘化。反之,到了5月27日,芯片大基金板块崛起,蓝筹风格又开始普遍走软,并且导致市场重回3000点震荡。时下又到了6月下旬,我认为,市场又要重回蓝筹风格概率较大。


主持人:为什么呢?


海风若雨萧萧: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就是,国债收益率的下行趋势。按照历史经验看,国债收益率下行,表示无风险利率下行,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相当于分母在下行,有利于成长风格表现(国债收益率下行趋势明显的时段如2019年10月—2020年4月,2021年2月—2022年8月等)。但是现在的市场在国债利率下行期,却以抱团高股息等价值型蓝筹股为主,这就不像是在反映货币宽松逻辑,而是在反映经济增长的某种预期、资本回报率低的逻辑。典型例证,如今年上半年,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发行才1000亿元,而债券型基金就发了4700亿元,至于M1/M2这些大数据就更不用提了。第二个因素就是,7月就要进入中报季。上半年成长板块的利润表现恐怕也没有多少超预期的可能,至于海外疯炒的英伟达等科技股,基本都处于高处不胜寒的位置,想通过海外映射逻辑重演2023年6—7月那一波算力主题疯涨一倍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刚兴起的“车路云”主题,其实就是智驾的分支方向,目前看还很难与芯片大基金、AI算力这些主题相提并论。成长风格面临无主题可炒的难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交流学习,不作为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何岩】交流会

《聚焦主赛道》

↓ ↓ 下图扫码了解详情 ↓ 

成长风格面临无主题可炒的难题


责任编辑:lilingli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