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成交量已低于6000亿

2024年07月29日 15:58 作者:萧萧

主持人:这两周萧萧不易呀,在栏目如今的“语境”下,反复提及小心资金多翻向某个方向。海外市场乱象丛生,“独木难支”这四个字,也算是咱们的表达极限了。提示已经很到位了,后面行情怎么看?

  

海风若雨萧萧:现在市场日成交量已低于6000亿元,每天都等着某队上班打卡,这种市况很明显是要考验我们之前提及的关键支撑点2840点了。高位板块除了银行等抱团高股息之外,集体陨落,新能源、低价小票等超跌板块上位,明显地出现了高低位板块的轮换。尽管指数的趋势是在向2023年下半年那样演绎,但是就我观察,“内核”已经绝然不同。

  

主持人:有哪些明显区别?

  

海风若雨萧萧: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参与的资金量不同。2023年下半年风格是“抓小放大”,量化资金、私募包括基金机构重金囤积在中小市值板块中,主题炒作盛行,但是经过年初的大震荡及多轮严监管整顿,市场风格已经明显转换。近期观察北交所也好,微盘股指数也罢,在市场震荡过程中,有表现的欲望但都难持续,成交也未见明显放量。其次目前市场的主题炒作之风扩散度有限,与2023年下半年主题板块此起彼伏有明显区别。比如说去年炒机器人主题,从传动齿轮炒到空心电机,再到传感器,马斯克没想到的,A股的投资者都帮他整理好了。炒华为M60主题,从卫星通信炒到手机代工,再扩散到消费电子和华为鸿蒙主题,轮着炒了两个多月。现在炒“萝卜快跑”智驾主题,我7月15日微博讲,你就看大众得了,其他不用看了,事实证明,也就一哥能“扶摇直上”,后排跟风者寥寥。炒自主可控更是寒武纪独挑大梁,AI芯片四小龙其他品种都懒得跟风。这很可能与2023年市场炒作充分,套牢盘压力较大有关。最后,就是市场风险偏好低,存量资金捉襟见肘。据有心人统计,2季度基金赎回2400亿元,M1数据更是罕见的连续3个月为负,这种状况和2023年下半年也有明显差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交流学习,不作为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骄阳】线上交流会

《量价周期理论》

↓ ↓ 下图扫码了解详情 ↓ 

日成交量已低于6000亿

责任编辑:lilingli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