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尚扬
近期,在A股各大指数持续低位震荡的环境下,国际资本市场却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浦银安盛基金、英国资产管理巨头M&G投资公司、美国金瑞基金相继宣布推出中国股票相关产品,彰显了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大规模资金流入A股市场。
多家外资机构出手布局中国
9月12日,浦银安盛基金表示,由浦银安盛基金作为境内投资顾问,其外方股东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安盛投资8月于卢森堡正式推出中国A股QFII基金,并在欧洲13个市场获准发行,且今年已是安盛投资QFII基金投资中国市场的第十个年头。
从全球战略视角出发, 浦银安盛基金认为,当前市场环境是布局A股核心资产的良好时机,中国资产价格有望迎来修复,在海外市场发行中国QFII基金也彰显了外资对A股市场投资的长期信心。 浦银安盛基金称,今年的中国经济环境一直在逐步回暖,从基本面来看,国内经济进入了稳态复苏的阶段,经济韧性较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0%,显示出经济整体呈现回升向好的趋势。进出口、服务消费、投资数据等也让内外资机构对国内经济回暖有了更强的信心。 “在当前的时点,相对于美国等海外成熟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中一些优质高股息和新经济股估值处在历史低点,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遇。”
9月9日,英国资产管理巨头M&G投资公司也宣布推出中国股票基金,为投资者提供进入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长期股票选择市场之一的机会。M&G表示,该基金的推出正值中国股市处于估值底部区间,同时许多公司日益关注提升股东回报。
“我们认为, 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中国目前的股市市值过小,许多股票的估值水平令人信服。 ”M&G中国基金经理兼亚太股票投资团队联席主管大卫·佩雷特(David Perrett)表示,与此同时, 许多中国公司在近期的艰难时期表现出了更强的运营韧性,并越来越注重通过提高股息和股票回购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增加股东回报。
美国金瑞基金推出的KraneShares Alpha指数ETF同样值得关注。该公司认为, A股在全球指数中被低估,配置中国A股可能带来多元化收益。 这一观点与其长期以来的判断不谋而合。事实上,A股市场的独特性恰恰是其吸引力所在。相较于成熟市场,A股的定价效率还有提升空间,这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外资机构的加码入市,无疑会给A股市场带来积极影响。首先,这将提升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有利于引入更多先进的投资理念和管理经验。其次,外资的持续流入有助于稳定市场,减少短期投机行为。最后,外资机构的长期投资策略,将为A股市场注入更多理性力量,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季度多家公司获得加仓
外资有望大规模流入中国股市的憧憬下,此前也在持续对A股重仓布局。今年中期,QFII基金进入了702只A股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流通股东名单,对其中491家公司实施了新进重仓或继续增仓的动作;陆股通进入了2062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流通股东阵营,1051家公司二季度期间被其继续增持或新进重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三季度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公告的发布,大股东的最新持股也随之提前显现,多家公司三季度仍继续被高盛集团、瑞士联合银行等外资QFII基金或陆股通资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重仓。
例如涉及新零售概念的美邦服饰,公司7月12日更新的大股东持仓情况显示,高盛集团、法国巴黎银行、瑞银联合银行三大外资机构相继对其完成了新进重仓行动,分别位居公司第六大、第七大、第八大股东(见图1)。且结合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公司股价近期也实现了一波不俗的上涨行情,阶段涨幅接近40%(见图2)。
在医用耗材概念股大博医疗9月10日的最新前十大股东持仓数据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则相较二季度末进一步增持了82.41万股,从二级市场来看,公司8月底以来同样实现了一波上涨行情。
国信证券则在今年前两个季度被减持后,三季度重新获得了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青睐,公司8月21日的最新前十大股东持仓情况显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对其进行了1064.68万股的增持(见图3)。且7月15日公司股价触底反弹以来,阶段表现明显强势于市场均值。
类似的还有药明康德、甘李药业、兆易创新、益生股份、光峰科技等公司,9月以来也均得到了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继续增持或新进重仓。
此外,除了已公开新进重仓或继续增持的公司,结合近日的机构调研数据来看,9月以来外资机构已参与了121家A股公司的调研。联影医疗同时被79家外资机构“围观”,包括淡马锡富敦投资、野村国际 (香港)、美林证券国际、花旗环球金融亚洲、高盛集团等。芯片概念股澜起科技也同时得到了56家外资机构的关注,包括弘盛资本、富兰克林资源公司、柏瑞投资亚洲、威灵顿管理(美国)等。另外还有德赛西威、生益电子等公司,9月以来参与调研的外资机构均超过了10家(见附表)。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自9月24日以来,中国频繁出台各种刺激经济的政策,其中既包括降息降准,以及支持资本市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也包括为国有大行补充资本,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2月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接连召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202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这一定调也为参与其中的A股上市银行未来一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投资银行提供了路径图。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