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固收市场出现四十年来最大折价,投资者有机会锁定罕见高起始收益率

2024年09月19日 17:3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格里高利·彼得斯 汤姆·波切利

文丨格里高利·彼得斯(Gregory Peters)

汤姆·波切利(Tom Porcelli)

编辑丨何艳

编者按

我们预计,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在3.8%至5.0%的区间内波动,并且不会回落至近年来的低位。这为债券投资者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起始收益率相当具有吸引力,预示着未来回报也将更加可观。

目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超越标普500指数的股票收益率,这使得债券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更具吸引力。债券历来是良好的风险缓冲工具,在股市大跌时仍能带来稳定的正回报。投资者现有机会锁定十年来罕见的高起始收益率。

利率在2023年经历强劲反弹后,在2024年上半年升势暂时平缓,但收益率仍然保持高企。全球多家主要央行已展开降息周期,美联储已开始降息,提振了市场信心。在此背景下,我们继续看好固定收益资产,认为当前是极具吸引力的入市良机。

固定收益市场出现显著折价

高收益固定收益经风险调整后仍具吸引力

当前较高的收益率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有利的投资环境。结构性转变推动利率持续走高,反映经济状况更趋正常化,与全球金融危机后、疫情期间及疫情后出现的超低利率周期截然不同。我们预计,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在3.8%至5.0%的区间内波动,并且不会回落至近年来的低位。这为债券投资者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起始收益率相当具有吸引力,预示着未来回报也将更加可观。

此外,固定收益市场也出现显著折价,美国投资级债券的价格更跌至接近四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考虑到起始收益率与五年期预期回报之间的高度相关性,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投资者可把握高收益率,随着债券价格于到期日逐步回归面值,提升总回报潜力。

在当前环境下,资产配置的风险与回报已趋于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现已超越标普500指数的股票收益率,使债券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更具吸引力。历史经验显示,每当央行暂停加息,债券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往往相当可观。以美联储为例,在其暂停加息后的三年内,投资级企业债券年均回报率约为8%,可与美股9%的回报率媲美,但波动性却不到其一半。

此外,当央行政策转向维持利率不变或开始降息时,股债之间的相关性通常较低。债券历来是良好的风险缓冲工具,在股市大跌时仍能带来稳定的正回报。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市场波动可能加剧,更凸显分散投资于债券的重要性。

投资者现有机会锁定十年来罕见的高起始收益率。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债券不仅能提供更高的总回报,还能在股市调整时发挥缓冲作用。在经济放缓的环境下,央行可能会大幅降息,因此现金收益的持续性较低。

美国与德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将维持高位

新兴市场本地债券具备较高的利差和价格上涨潜力

持续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将为投资者创造丰富的机会,可通过债券发行、行业选择、期限结构和货币配置来提升投资价值。

美国与德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主要的回报来源,或将继续维持高位。我们对于方向性预测持相对谨慎态度,因为当前环境存在双向风险:通胀回升和财政风险构成的上行风险,以及通胀放缓和经济衰退构成的下行风险。

美国和欧洲的投资级信贷息差已有所收窄,相较于息差压缩,利差交易更有可能成为收益来源。息差分散和宏观经济波动也将为主动型资产管理人带来机会,尤其是在信贷收益率普遍较高的情况下。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质量、基本面和估值差异为新兴市场的硬货币债券带来机会。在新兴市场央行仍有减息空间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的本地债券具备较高的利差和价格上涨潜力。

随着美联储减息,收益率将继续回落,这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延长久期并锁定较高利率的短暂窗口期。高收益债券的利差已接近公允价值,但经过深入分析后便会发现,这一领域的分散程度已达到过去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和不确定性,因而为主动型投资者创造机会,可透过精选信贷增加风险与回报。

在债券收益率走高的全新市场环境下,固定收益资产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极具吸引力。鉴于债券的收益率上升、风险回报状况较股票更有利,以及随着利率下降资本升值的潜力,当前的固定收益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增强投资组合总回报潜力的绝佳机会。

(作者Gregory Peters系保德信固定收益(PGIM Fixed Income)联席首席投资官;Tom Porcelli系保德信固定收益(PGIM Fixed Income)首席美国经济师。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