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千亿!杠杆资金瞄准这两大赛道,买入个股同步出炉!

2024年11月11日 20:2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作者:牛犇‍‍

近期,A股市场的震荡整理还在持续,但部分做多资金加码的趋势仍未改变,两融资金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显示,自11月以来,两融资金规模已增加近千亿,其中,有两大赛道流入资金规模居前 。具体到个股层面,也有多只个股获得了两融资金的大幅增仓,并走出了独立向上行情。 

最新两融资金规模

刷新近三年纪录

两融资金是融资融券资金交易的简称,是一种金融市场上的借贷行为,融资交易指投资者从证券公司借入资金,用于购买股票,融券交易指从证券公司借入股票,用于卖出,本质都是利用杠杆放大了证券投资的盈亏比例。目前融资交易的权重更大,融券交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般而言,在市场行情上行的时候,两融资金较为活跃,反之则较为低迷。 

据Wind统计,自A股市场“9·24”行情启动以来(至11月8日,下同), 两融资金规模持续扩容,已由最初的1.37万亿元增至最新的1.80万亿元,这一规模已突破了2022年以来的阶段新高 (见附图)。其中,融资净买入额在10月8日达1074.86亿元,创下两融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 

增资千亿!杠杆资金瞄准这两大赛道,买入个股同步出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期A股市场进入震荡整理区间,但两融资金仍在持续买入A股。统计数据显示, 相比10月底,两融资金规模11月以来累计净增加959.20亿元 。也就是说,有近千亿资金于近期加码了A股。 

从投资机会上来说,融资余额一直以来被市场称为观测资金情绪的“风向标”之一,其流向往往能够反映出市场的热点和趋势。因此,可以关注那些融资净买入额较高的行业,这些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市场关注度。 

那么,近期哪些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相对较高呢?

券商和半导体

被融资净买入规模最大

Wind统计显示,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除综合行业以外,有30个行业在11月以来获得了融资资金的净买入,其中 有17个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在十亿元以上,两个行业在百亿以上,这两个一级行业就是非银金融和电子(半导体) ,分别为181.98亿元和138.75亿元(见表1)。 

增资千亿!杠杆资金瞄准这两大赛道,买入个股同步出炉!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非银金融和电子也是两融余额规模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为1811.33亿元和2018.50亿元,在申万所有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在两融资金大幅流入的背景下,这两个行业指数的市场表现也尤为亮眼,11月以来分别大涨11.19%和4.49%,并于近两个交易日均突破阶段新高。 

对此,研究机构纷纷指出,非银金融和电子两大行业后市可期。如申万宏源近期研报指出,在财政政策与市场共振背景下,继续看好非银板块行情。尤其是非银金融的细分板块券商,申万宏源表示,“财政政策出台有望驱动经济基本面改善,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券商板块并购案例加速落地,后续有望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及格局优化。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下,市场成交额向上明显,我们看好券商板块四季度业绩同环比改善。” 

电子板块也基本如此。其中,长城证券研报指出,内地公募基金已经超配电子板块。据长城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公募重仓电子行业达4105.41亿元 ,环比增长13.48%。 而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行业公募重仓市值占比最高。

东方财富等

被融资资金大幅净买入

具体而言,同期融资净买入规模居前的个股也基本是围绕非银金融和电子两个行业展开的。其中, 融资净买入规模排名第一的个股是东方财富,期间融资净买入额达55.14亿元;排名第二是中信证券,达18.24亿元 。此外,还有多家公司的融资买入额居前,其中包括多只非银金融股和电子股(见表2)。 

这与研究机构的推荐方向也基本吻合。如申万宏源对于券商板块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头部机构,二是并购重组类券商。此外,还有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回暖的金融信息服务标的。而中信证券属于第一类,东方财富则一直被冠以“互联网券商龙头”的称号。 

开源证券也有相似观点,其继续看好三类标的机会: 

一是 低估值且ETF等业务综合优势突出的头部券商;

二是 受益于个人投资者活跃度提升的互联网券商和2C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

三是 零售业务优势突出的传统券商。

而对于电子股,券商一致看多的主线则是国产替代,尤其是在后美国大选时代,国投证券认为,新总统任期可能持续强化制裁力度,这有利于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具体国产替代方向有先进制程、先进封装领域,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领域,光刻机领域等。其中, 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龙头等多家公司获得集中推荐 (详细数据可见表2, 可长按识别获取完整数据 )。 

增资千亿!杠杆资金瞄准这两大赛道,买入个股同步出炉!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