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偏好的不断演变,白酒市场的需求结构持续调整。为了精准捕捉核心消费群体的需求,深刻理解并预见消费趋势,确保企业稳健前行,众多白酒企业采取了控制产量、稳定价格的策略,以有效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
据悉,近日洋河股份(002304.SZ)接连对外发布相关通知,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将在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并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另外该公司此前还下发通知称停止向线上平台供货海之蓝和天之蓝产品。
以上决策无疑都是为了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据了解,在此前的经销商大会上,洋河股份公开表示将打造五大百亿级品牌,包括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手工班和双沟。其中,高端以梦之蓝手工班和梦9、次高端以梦6+和水晶版梦之蓝、中端以天之蓝和海之蓝为代表。
同时谈及各大单品的具体升级规划称,其一推动海之蓝品牌升级,聚焦百元价格带,在全国范围内打一场全面渗透战,将海之蓝打造成200亿超级大单品;推动天之蓝成为300元价格带的国民第一品牌;把梦6+打造成百亿级大单品,助力梦6+成为600元价格带的商务首选品牌;把手工班打造成为商务消费的首选品牌,通过精确的目标群体消费培育,强化手工真年份,重塑中国高端白酒的新样本。
核心产品“海之蓝”再进化,激发品牌活力新动能
海之蓝作为洋河股份的基本盘,深层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海之蓝诞生之初,便引来了一场“蓝色风暴”。
海之蓝首创具有“甜、绵、软、净、香”特色的绵柔型风格白酒,采用绵柔型核心酿造工艺,实现了香与味的全面协调,绵甜下咽没负担,慢醉快醒能持久,饮酒体验感满满。经过多年陶坛储存,绵柔经典,滴滴醇厚,质价比极高。
发展过程中,深度洞察行业趋势,洋河股份始终坚持对海之蓝产品的迭代升级,据悉目前海之蓝系列产品已经从酒体、包装、价格、品牌等多个维度升级了6次,到2024年,海之蓝已经成长为年饮用客户几亿人、收入过百亿的大单品,更是消费者在百元价格带上的首选产品。
如今行业变革持续深化,洋河股份再次主动出击,其第七代海之蓝将于今年上市。与前代产品相比较,第七代海之蓝在品质方面、包装方面以及营销策略上都有着明显的升级,有望再度引领行业新趋势,重塑次高端白酒市场格局。
据悉第七代海之蓝将率先在江苏省发布,江苏省是洋河股份的“大本营”,是其进行产业扩张的核心基地,此次选择从江苏出发,洋河股份可以凭借地域优势,更快地抢占市场先机,巩固企业在省内的领先地位。
技术赋能,产能增效,共绘百亿品牌蓝图
任何一个品牌的成功打造和辉煌成就都离不开背后企业的全方位支持与推动,海之蓝等多个产品的璀璨持久闪耀也与洋河股份的强大实力和雄厚底蕴紧密相连。
众所周知,洋河股份在中国白酒领域独树一帜,其不仅是唯一集洋河与双沟两大中国名酒于一身的企业,还荣耀地持有两个中华老字号认证,并拥有令人瞩目的六枚中国驰名商标。此外,公司还坐拥两个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这使其在白酒市场中独占鳌头,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军者。在酿酒技艺的精湛掌握以及产能建设的先进布局上,洋河股份更均展现出卓越的实力,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不仅如此,地理位置优越也为洋河股份长期发展做基。洋河股份位于中国白酒之都—宿迁市,其坐拥的“三河两湖一湿地”,是与苏格兰威士忌产区、法国干邑产区齐名的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之一。悠久的历史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酿酒提供了良好的水源、土壤、空气,尤其是酿酒微生菌群等条件,是酿酒的风水宝地。
与此同时,据其报告显示,洋河股份更拥有46名国酒大师,78名省级品酒委员,1952名技术类人员,拥有10个国家和省级技术研究开发平台,技术技能人才优势明显,为公司绵柔品质不断提升提供技术保障。2023年,公司《绵柔型白酒创新工艺研究与应用》《洋河绵柔型白酒绵柔特征风味解析及应用》《绵柔型白酒舒适度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应用》3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品酒师大赛中,公司代表蝉联六届冠军,充分彰显了公司强大的人才优势。
此外洋河股份拥有10平方公里的酿酒产业园,20万吨白酒年产能,100万吨左右的原酒储存能力,以及70万吨以上不同类型、不同年份的高品质原酒储存能力。
展望未来,洋河股份将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双名酒为主体、多品牌为支柱,以品质为本、品牌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要,推动企业在更高水平上保持量的持续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实现更加充分均衡、更加优质高效的发展,成为让国人自豪的中国味道,让世界铭记的中国名片。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