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慧丨自主创新成为新主线

2025年04月12日 10:4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主持人丨尹星

主力资金出现明显转移

主持人:这周虽然指数出现震荡,但A股市场机会反而更多了。泛舟应该有同感吧?

泛舟:指数也只是周初震荡了一下,随后就展开了强劲的触底反弹。热点板块甚至都有从上周开始一路逆势上涨至今的。在我看来,这次指数的宽幅震荡反而给了大家一次极佳的布局指数和参与短线交易的机会。

主持人:所以不少参加了3月交流会的朋友都在惊叹,你对指数趋势大周期拿捏的尺度如此精准。让大伙在这轮大波动中逆势吃了一口大肉。

泛舟:往往到计划中的位置时,都是市场最恐慌的时刻。比如当你看到一个标的向下趋势已经明确,且前一日刚跌完12%以上,当天再跌7%左右的时候,到了计划的位置,谁还敢上?大肉都是给有定力的,有勇气的人吃。

主持人:想必大家这下也能明白,为何今年你打破惯例,线下交流会提前了一个月。你显然是充分考虑到指数的运行周期、市场的情绪周期以及宏观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结果也确实令人满意。

泛舟:侥幸侥幸,全是瞎蒙。

主持人:行,下次继续蒙,这种瞎蒙,每年可以多搞几次。话说回来,我发现A股指数的稳定性越来越高了。即便周初出现如此大的波动,随后的修复动作竟然如此之快,超出了大众预期。

泛舟:目前A股市场中的主力军都是老股民或者机构投资者,这种波动谁没见过?过去四年司空见惯。即便同处于牛市震荡阶段的2019年到2020年底,不也有两三次宽幅震荡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突发口罩,随后出现大幅向下跳空缺口,不也在随后的十几个交易日中被回补了么?更何况当下,我们还有一堆财政、货币、投资、刺激消费等政策没出。在我看来,牛市中每一次宽幅震荡都会伴随短期的暴利出现。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主持人:按照你的意思,下周市场还会保持较高的短线活跃度?

泛舟:上周我都敢说“下周市场短线机会依然较多”,何况现在?大伙在关注超短机会时,一定要跟随主力资金的步伐,别轻易去冷门板块,或者龙头被按死的板块。资金已经明显从上周的消费部分转向了自主创新。指数在此无论多强,后续都还会有再一次低位入场的机会,这话我今天先搁这里,回头来验证。

反弹三大炒作逻辑

主持人:上周萧萧云遮雾绕聊了半天,又是缩量不是个好消息,又是市场对形势估计不足,本周一才算看明白你的意思,你这次就给个痛快话,本周的3040点见底了没有?

海风若雨萧萧:非要这么直白嘛?很多事不是只能点到为止,尽在不言中的嘛?我只能说,像这次的重大事件冲击,需要参考反弹的力度,反弹越强,证明市场做多意愿较强,那么第二只脚就不会比第一只脚低多少。两融数据显示,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就去杠杆1000亿元,力度远超12月末的那一轮调整12个交易日去杠杆700亿元,这次要不是某队倾力相助,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我们都知道,某队是托而不举的,可以“主稳”,但是很难“助攻”。春季行情爆炒过的板块经此一役,变成了“用脸着陆”,锁死在高位的资金不少,市场进入反弹周期,这些资金反而容易出现“叛逃”,让市场的反弹很难顺畅起来。市场也需要更多的政策举措来稳定心态,激发多头士气,4月末的高层会议可以作为观察点。

主持人:市场企稳后,有哪些参考方向?

海风若雨萧萧:因为这种重大事件的冲击,一开始大家都是懵懂的状态,但是本周开始,我觉得市场炒作逻辑已经可以划分成三大阵营了,第一类就是反制逻辑,像农业、信创、免税以及去美元化,自贸区都属于这种反制逻辑。第二类就是挖潜逻辑,像门类众多的消费,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毕竟我们国家内循环的体量也有50万亿之多,这一块2024年底政策面就列为今年重点工作,可以说是未雨绸缪,市场普遍预期是后续还有更多的政策出台。第三类就是防御逻辑,覆盖能源、医药、高红利这些板块。就目前市况观察,反制逻辑最强,挖潜逻辑其次,防御逻辑再次。

淡化主线  多找节奏

主持人:指数节后被闪击了一下,骄阳怎么看,筑底了嘛?

骄阳:指数修复需要一个周期,托底和推升是两回事。作为散户,真不能上头。

主持人:上周你重点强调了黄金,本周金价个股价都持续上涨,看来中长期上涨确定性依然很大?

骄阳:后面黄金股的估值提升动力应该是很足的,当下是20年来全球变数最大的关键点,很多行业的不确定性都太大了,机构很可能持续超配黄金股。

主持人:当下短期的逻辑大家都被普及了,无外乎就是内需消费,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物流运输,自主可控,哪些能成为主线呢?

骄阳:我觉得吧,我们灵活点,都别看啥主线,你都当情绪来做,多找节奏,别格局。毕竟内需消费得有钱,虽然未来预期1-2个月内消费端会出现各种利好刺激,但是老百姓手里得有钱,上市公司才可能有大业绩,不是嘛?所以更多先当周期长点的情绪炒作就好了。自由贸易区这个相比内需,可能业绩预期会强点,出口美国不行,我们得想办法和“一带一路”其他国家做更大的生意(自贸区、“一带一路”、物流、运输、港口等都是一回事)。自主可控主要是半导体芯片科技类,如果西边科技股落了,指望东边不断升估值也难,所以做好波动节奏才是关键。 

(本文已刊发于4月12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