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电动工具市场,年入12亿元!又一家智控领域公司IPO成功注册

2025年04月21日 17:0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王宗耀

电子工具零部件收入占华之杰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90%,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瞄准电动工具市场,年入12亿元!又一家智控领域公司IPO成功注册

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近日,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获证监会通过。自2023年2月上交所受理其主板IPO申请起,至今历时已2年多。

图1:华之杰IPO注册申请获通过

瞄准电动工具市场,年入12亿元!又一家智控领域公司IPO成功注册

来源:证监会网站

华之杰此次IPO拟募集资金4.86亿元,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项目的实施,华之杰表示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顺应产业变化趋势及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推动公司在智能开关、无刷电机、智能控制器、精密结构件等主要产品领域的产品升级迭代及生产能力提升;二是巩固公司在核心产品领域的一体化交付能力、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优势;三是公司通过本项目实施加快产品技术和设备升级改进、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优化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以提升总体产品生产效率。 

报告期业绩持续增长

华之杰成立于2001年5月, 2016年11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主要为锂电电动工具、消费电子领域提供有效的电源管理和动力驱动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精密结构件等关键功能零部件。

华之杰的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境外,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在60%左右。对于外销比例较高的原因,华之杰表示,主要系下游客户所处的电动工具行业境外品牌众多,主要的终端消费市场也分布于境外。

在开拓境外市场上,华之杰陆续在越南、墨西哥、美国等国家设立子公司以拓宽国际生产及销售网络,形成了“以中国基地为主,以越南、墨西哥基地为辅”的生产经营布局,产品已销往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和南美等全球各地。目前,华之杰已经与一些国内外知名品牌及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百得集团、TTI集团、佳世达集团、牧田集团、台达集团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

华之杰的实际控制人为陆亚洲,本次发行前,陆亚洲通过颖策商务、超能公司、上海旌方和华之杰商务合计控制华之杰92%股份,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华之杰在招股书中提示:“尽管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但是仍不能排除实际控制人通过行使表决权、影响管理团队等方式对公司经营和财务决策、重大人事任免和利润分配等事项作出对公司及其他中小股东不利的决策,进而可能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

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华之杰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19亿元、9.37亿元和12.30亿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下滑了18.43%和8.02%。2024年,公司营收一改下滑之势,同比增长了31.26%。同期,华之杰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金额分别为1.01亿元、1.21亿元和1.54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60%、20.61%和26.38%,增速明显加快。

对于2023年营收的下滑,华之杰表示,主要系受居家消费需求回落、下游客户经历去库存周期、公司无刷电机业务调整等因素影响。对于报告期内的净利润持续上升表现,华之杰认为,主要系受营业收入变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变动、产品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如未来公司所处下游电动工具、消费电子行业领域的市场需求呈现增速放缓或市场竞争程度加剧,上游芯片、晶体管、线束类、铜材、PCB板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或出现国际市场汇率持续波动等情形,均会对公司产品的销量、单价、毛利率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导致公司出现经营业绩增速放缓或下滑的情况。”

对于华之杰收入波动情况,在审议现场问询中,上市委就要求其结合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空间、行业竞争、收入及毛利波动、主要客户集中度等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存在业绩大幅波动风险,相关风险揭示是否充分。

客户集中于电动工具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百得集团和TTI 集团均是华之杰的重要大客户,报告期内,两大客户始终位居其前五大客户的前两位。华之杰主要向它们销售无刷电机、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等产品,其中,百得集团是一家美国公司,其已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TTI 集团是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

华之杰在招股书中表示,报告期内,主要客户百得集团、TTI 集团既直接向其采购,也存在指定其供应商采购华之杰的部分产品进一步加工集成之后提供给百得集团或者TTI集团的情况。若将百得集团、TTI集团指定采购的情况穿透至最终客户并合并计算,则报告期各期,公司对百得集团的营业收入占比为39.57%、41.89%和43.20%,对TTI集团的营业收入占比为28.17%、27.34%和27.51%,对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合计为82.07%、83.90%和82.53%,公司对百得集团、TTI集团等主要客户存在依赖风险。

此外,华之杰还表示,若未来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与主要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受到不利影响导致客户流失,或主要客户采取压价策略等,可能导致公司的销售收入下滑,利润下降。

据招股书披露,华之杰的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精密结构件等,其应用领域主要为电动工具。报告期内,电动工具零部件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达到90.92%、91.97%和94.04%,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图2:华之杰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瞄准电动工具市场,年入12亿元!又一家智控领域公司IPO成功注册

来源:招股书

从行业发展情况看,在全球市场,根据《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的数据,2022年和2023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下降了14.84%和1.27%,预计2024年比较好,增幅达26.61%,2025年的增速预计有所放缓,为增长7.08%。

表1:全球电动市场规模

瞄准电动工具市场,年入12亿元!又一家智控领域公司IPO成功注册

来源:招股书

在国内市场,同样根据《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数据,2011年至2023年,我国电动工具总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51%,其中2021年增速表现最佳,达到了24.88%,但2022年和2023年的增速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19.14%和2.42%。

表2:中国电动工具总产量

瞄准电动工具市场,年入12亿元!又一家智控领域公司IPO成功注册

来源:招股书

华之杰在招股书中表示,电动工具零部件产品下游客户为电动工具整机行业,若电动工具整机行业出现需求低迷或增速停滞,相关应用领域不能持续扩大,则其核心零部件的需求量将会增速放缓乃至下降,导致发行人业务量相应下滑,对发行人的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在问询函中,上交所也要求华之杰说明,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动工具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原因,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的差异及原因,以及其是否有计划向其他应用领域拓展及进展情况等。

六成收入来自境外市场

为了拓展境外市场,华之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越南、美国、墨西哥等地设有子公司,并积极拓展境外业务。其中,越南子公司、墨西哥子公司为针对特定客户设立的生产基地。

从销售情况看,在境外市场中,美国是华之杰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报告期内,华之杰在美国市场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8亿元、1.35亿元和2.22亿元,占其销售额的比例分别达到20.09%、14.62%和18.33%。此外,东南亚也是华之杰的重要市场,报告期内在东南亚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3亿元、1.73亿元和2.42亿元,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14.49%、18.71%和19.97%。

综合来看,在报告期各期,华之杰境外销售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60.53%、59.67%和 64.40%。华之杰表示,“随着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保护倾向有所抬头,对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和产品出口带来一定负面影响。2018年6月以来,国际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或被客户提出承担部分关税,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针对募投项目产能消化风险,华之杰在招股书中表示,“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将扩大公司现有产品产能,有利于提高公司在电动工具零部件领域的市场份额。“该项目系公司根据当前的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结合自身战略目标和发展实际,经过审慎论证后确定。但鉴于全球电动工具市场仍以欧美国家为主,考虑到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下游市场需求增长情况可能低于预期,募投项目新增产能存在不能及时消化的风险。”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