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高能环境(603588.SH)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08亿元,同比增长5.86%;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15.75%;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2.76%。得益于固废危废资源化等业务板块的高速发展,公司一季度业绩全面向好,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增。
凭借此亮眼成绩,公司成功获得了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东吴证券等券商机构的“推荐”“买入”等评级。华泰证券等机构分析指出,随着旗下资源化板块的金昌高能工艺路线调整后扭亏为盈,使高能环境净利润情况超出此前预期,且毛利率得到显著增长。此外,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到2.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2.8%。通过不断加大回款力度的同时控制好存货余额,公司进一步优化了自身财务状况。展望未来,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对更多品类稀贵金属的拓展,高能环境资源化板块的盈利能力有望增强。同时,随着其以后端加工为主的资源化子公司盈利不断优化,将有望促使公司远期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固废资源化板块增长显著
一体化产业链打造公司竞争壁垒
高能环境的业务主要包括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环保运营服务及环保工程等,其中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是指通过熔炼、萃取、电解、提纯等物理或化学的处理工艺,提取固废或危废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元素资源,并进一步加工生产成为产品的过程,该业务包含金属类及非金属类,其中金属类是高能环境重点布局的业务和重要的营收来源。
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期间,高能环境的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板块共实现收入111.37亿元,同比增长72.17%。整个业务板块的良好表现为高能环境业绩的持续增长赋予了重要能量。
据研究显示,目前在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领域,高能环境已实现了前后端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并针对含铜工业废料、含铅工业废料和含镍工业废料形成了三条既相对独立,也可协同合作的金属资源化综合回收闭环。
其中,在铜产业链布局中,公司旗下的高能鹏富保持良好运营态势,珠海新虹亦已正式投产运营。这三家公司均能为江西鑫科供应含铜合金原料。而江西鑫科在完成技术改造升级后,则成功实现了从含铜工业废料的资源化初加工到深加工利用的产业链延伸,构建起以铜金属回收为核心,同时兼顾镍、锡、金、银、铂、钯等多种金属的资源综合回收产业链闭环。
在含铅产业链方面,公司靖远高能积极拓展原料品类,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了含铅工业废料从资源化初加工到深加工利用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形成了以铅金属为主,同时兼顾铜、锡、铋、锑、金、银、碲等多种金属的资源综合回收产业链闭环。
在含镍产业链领域,金昌高能、高能中色、鑫盛源、正宇高能等公司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上下游协同关系,共同构建了以含镍工业废料为主导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闭环,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对此,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通过品类横向扩张及产业链纵向延伸,高能环境已实现金属类资源化深度布局,产品从铜、铅、镍进一步拓展到铋、锑、金、银、铂、钯等,这让其在业务上存在更多受益于各行业发展的可能。与此同时,未来随着江西鑫科、金昌二期、珠海新虹等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技术工艺的持续协同优化,公司危废固废资源化板块的盈利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将进一步为其主业成长赋能。
环保运营业务稳步发展
中标锦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在固废板块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的环保运营板块亦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与规模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高能环境环保运营服务板块实现收入17.29亿元,同比增长6.25%,毛利率49.92%,同比增加3.36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公司共拥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3个,合计处理能力达到11000吨/日;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项目8个,合计危废处置牌照量16.18万吨/年,医废处置牌照量22吨/日,2024年度固废无害化处置超300万吨;有机垃圾处理项目4个。其运营处理能力在领域内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优势。
此外,根据公司近期发布的公告显示,高能环境控股子公司天津高能时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单位中标锦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中标金额357.17元/吨。项目计划工期为2025年5月1日至2064年4月30日。
据了解,此次锦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将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气利用+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100t/d餐厨垃圾+10t/d废油脂,并预留1条150t/d的厨余垃圾预处理线安装位置。此次成功中标,将获得该项目40年的特许经营权,公司负责锦州市餐厨垃圾的规范化收集与运输,将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预计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升市民食品安全保障,优化居住环境,促进全市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并对高能环境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另外,面向未来,高能环境也将不断通过供气改造、参与绿电市场、优化内部管理等方式不断降本增效,提升已有项目盈利能力,为公司发展打造新的增长引擎。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