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用药相比其他药品拥有更高的竞争壁垒,竞争格局良好,并且市场空间大,未来仍有较大成长潜力。人福医药和恩华药业作为该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核心主业多年来均保持稳健增长,未来有望在研发创新驱动下继续保持增长。
人福医药(600079.SH)和恩华药业(002262.SZ)是神经系统用药领域的两家龙头上市公司,截至7月8日收盘股价分别为每股21.18元、21.2元,总市值分别为346亿元、215亿元。近期,这两家公司均被重要股东增持。
7月3日,人福医药公告称,公司收到招商生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下称“招商生科”)的《关于增持人福医药股票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招商生科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合法合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
公告称,本次累计增持比例不低于增持前人福医药已发行总股本的1%,不高于增持前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2%,本次增持价格上限为25.53元/股。人福医药目前总股本16.32亿股,据此计算本次增持金额最高可以达到8.33亿元。
这并非招商生科首度增持人福医药。就在上个月,人福医药6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自相关增持计划披露以来,截至2025年6月11日,招商生科通过上交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约1632万股,累计增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1%,累计增持金额约为3.46亿元。自相关增持计划披露以来,截至2025年6月11日,相关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如果本次增持计划顺利实施,控股股东招商生科两次增持人福医药的金额最高可以达到11.79亿元,占目前总市值(346亿元)的比例达到3.41%。
无独有偶,同为麻醉药领域的恩华药业也于近期被增持。6月17日晚间其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收到董事长孙彭生出具的《关于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的告知函》,董事长孙彭生于6月16日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票23.79万股。按照6月16日收盘价20.94元计算,本次增持金额498万元。增持后,孙彭生持有497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4.89%。
两家上市公司的增持公告均表示,增持方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票,是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和业绩成长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公司目前股价的合理判断。
核心主业稳健增长
人福医药和恩华药业核心主业均是神经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主要用于麻醉、镇痛或治疗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是全球药品市场的重点细分领域。
人福医药成立于1993年,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其中,主要从事麻醉药的宜昌人福,为上市公司最核心子公司,利润贡献最多。
数据显示,宜昌人福收入由2012年的14亿,增长到2023年的80.6亿元,复合增速为17.2%,净利润由2005年的0.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4.29亿元,复合增速为28.4%,业绩增长极为稳健。2024年,宜昌人福实现营收87.02亿元,同比增长7.97%,实现净利润27.03亿元,同比增长11.30%。
截至目前,人福医药持有宜昌人福 80%股权,国药股份持有剩余20%股权。据此计算,宜昌人福2024年净利润中归属于上市公司的部分为21.62亿元,为上市公司当年全部净利润(13.3亿元)的1.63倍。
根据2024年报披露,人福医药神经系统用药主要产品包括芬太尼系列产品、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盐酸纳布啡注射液、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咪达唑仑注射液等,近年来新上市产品包括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氨酚羟考酮片、盐酸氢吗啡酮缓释片、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等,均属于麻醉镇痛、精神类药品。
恩华药业始建于1978年,2000年改制为管理层控制,2008 年在深交所上市。自2008年上市以来,利润端一直保持正增长,收入端除了2020年因子公司江苏恩华和润医药退出合并范围,以及2020年因公共卫生事件出现下滑以外,其他年份均实现正增长。过去10年(2013-2023年),公司收入端复合增速为8.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9.4%,长期业绩增长稳健。
3月29日,恩华药业发布2024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8亿元,同比增长13.01%,净利润11.44亿元,同比增长10.28%,扣非净利润为11.44亿元,同比增长12.88%。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11.29%,净利润3.01亿元,增长13.35%,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华源证券复盘恩华药业发展历程发现,公司定位一直很清晰,从 2000 年改制以来就将中枢神经类药物作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公司重点麻醉产品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均为公司早期麻醉品种,2010年之后,公司在麻醉领域的布局迎来一系列成果,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阿芬太尼、奥赛利定等麻醉新品种陆续获批上市,公司目前在麻醉领域已经形成较为丰富的产品管线。
根据2024年报披露,恩华药业医药工业营收48.23亿元,其中来自麻醉类产品、精神类产品、神经类产品的营收分别为30.6亿元、12.02亿元、2.21亿元。
截至7月8日收盘,人福医药和恩华药业每股股价分别为21.18元、21.2元,总市值分别为346亿元、215亿元。与市值相对应的是,人福医药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部分的净利润为21.62亿元,恩华药业2024年净利润11.44亿元。
竞争壁垒高,市场空间大
相比其他药品而言,神经系统用药具有更高的竞争壁垒。
麻醉药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国家对麻醉药实行总量控制,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需求总量制定年度生产计划。根据2023年颁发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验研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麻醉药品原料药和单方制剂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3 家,复方制剂企业数量不超过7家,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和单方制剂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5 家,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和单方制剂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家。
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提前报备下一年需求计划,并由国家药监局根据医疗需求和供应情况下达需用计划,国家相关部门可动态调整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
根据《中央定价目录》,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由国务院医疗保障部门统一定价。此外,根据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的通知》第四十九条,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纳入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第二类精神药品、医疗放射药品、医疗毒性药品、原料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等药品可不纳入药品集中采购目录。
受益于较高壁垒,国内神经系统用药领域竞争格局良好。据华源证券统计,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和恒瑞医药是国内传统老牌麻药企业,2023年三家公司在麻醉药领域市场份额合计接近 50%,其中人福医药占比接近27%。分公司来看,其中人福医药在镇痛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占比约45%,恩华药业在镇静领域约为 16%。其他麻醉药主要公司包括扬子江(地佐辛)、海思科(环泊酚)、华润双鹤等。
人福医药2024年报表示,神经系统用药生产和销售受到严格管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行业壁垒,目前生产集中度较高,宜昌人福在国内处于领导地位。主要同业公司包括恒瑞医药、恩华药业等。
根据中国城市、县级及乡镇公立医院终端统计(数 据 来 源:米内网),近年来国内神经系统用药年销售额约为1000亿元,约占医药市场份额的10%,其中麻醉剂、止痛药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
健康中国行动工作的推进以及中国脑计划正式启动将推动神经系统领域相关的产业进入快车道。在全球中枢神经药物消费总额之中,美国占比高达 49%,欧洲和日本占比分别为 26%和 9%,中国仅占到全球消费总额的 3%左右,由此可见,国内中枢神经药物行业和国外相比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人福医药:新大股东和研发创新助力新发展
6月27日晚间,人福医药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当代科技所持人福医药3.87亿股已通过司法划转方式办理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加上此前增持的1%股份,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生科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以及表决权委托方式,合计控制公司24.70%的表决权。
公告称,招商生科尚需完成人福医药董事会改组以形成控制,董事会改组等事项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招商生科,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招商局集团。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人福医药董事长、总裁等职位均已经变更,具有招商局集团相关背景的二位董事已经入驻公司。
招商局集团此番参与重整,看中的是人福医药在麻醉药领域的领先地位。人福医药2024 年研发支出约16.3亿元,占工业营收的11.4%。2024年,公司获批近20个新产品,包括神经系统药物如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增加适应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新增规格)、盐酸氢吗啡酮缓释片、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等。在研项目中,目前公司共有在研项目500多个, 1、2类创新药项目60多个,其中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首仿药枸橼酸芬太尼口腔贴片等已进入生产审评阶段,新品上市有望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管线,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从2017年开始,人福医药实行“归核化”战略,先后剥离各类非核心资产,持续聚焦主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42.59%,较前几年明显改善(最高到60%)。此外,严控融资规模和有息负债规模下降,推动利息费用降低,财务费用率从2019年的4.1%降至2024年的 1.38%;扣非净利率由 2019 年2.2%提升到2023年的7.4%。
人福医药2023年和2024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分别为1.47亿元、2.83亿元,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94亿元。在计提后,有利于人福医药未来轻装上阵。
展望未来,人福医药 2024年报称,2025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70 亿元以上(2024年营收254.35亿元),产品综合毛利率45%以上。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人福医药聚焦核心产品加速研发创新,控股股东重整助力新发展。不过,该券商也提醒投资者注意,公司也可能存在集采降价、政策波动、控股股东经营管理风险等。
恩华药业:核心产品潜力大
恩华药业未来也有望在产品驱动下继续保持增长。
麻醉产品线目前占恩华药业整体收入的比例最大。2019-2023年期间,麻醉产品线复合增长达到17.4%,2024年麻醉类产品收入继续增长,表现较为亮眼。华源证券预计其中舒芬太尼、盐酸阿芬太尼、羟考酮等新产品增长将较为明显,再考虑“羟瑞舒阿”目前市场潜力还未完全打开,以及公司相对较小的市占率(芬太尼系列预计不到10%市场份额),未来增长潜力大。
此外,市场推广方面,除了麻醉与重症领域,恩华药业在术前焦虑、舒适化医疗、局麻镇静、癫痫、术后镇痛等高潜力市场持续发力,手术室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华源证券预计麻醉类收入未来三年有望保持 20%以上增长。
恩华药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 7.21 亿元,同比增长17.48%,营收占比 12.66%。公司在研科研项目70余个,其中创新药项目14 个,仿制药项目52个。
2024年6月12日晚间,恩华药业公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860名激励对象授予876.16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87%。本次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1.51元/股。
本次激励业绩考核要求为2024-2026年净利润以2023年为基数,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33%、56%。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股票激励有望进一步激发中层骨干活力;相关业绩考核目标表明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
国盛证券亦指出,恩华药业的业绩加速预期明确,体现公司对后续经营的充分信心。激励计划有望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经营效率,降低代理人成本。公司几个核心产品还在持续放量,叠加TRV130上量、与TEVA合作的安泰坦加成,后续业绩有望逐季提升。不过,该券商亦提醒投资者注意,未来也可能存在产品获批进度低于预期、创新药研发失败、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等风险。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