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 年9月以来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实体企业与个人有效需求的改善值得期待,银行向上弹性的提升仍需关注企业和居民端金融需求的修复。展望2025年,影响银行板块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依然来自国内经济修复进程。
截至3月末,已有23家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根据23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信息,2024年全年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8%,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银行间分化持续,部分银行盈利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大中型银行中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增速较快,分别为23.3%、4.7%、2.6%,区域行中增速较快的有青岛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分别为20.2%、16.2%、11.3%)。
拨备计提是盈利最主要正贡献因素
从收入端来看,2024年全年上市银行营收增速较前三季度修复1个百分点至-0.6%,拆分来看,净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降幅均有所收窄。2024年全年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3%(前三季度为-3.2%),虽然受LPR调降、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资产端定价持续下行,但存款成本的改善幅度扩大一定程度缓和利差业务收入压力。
在手续费方面,2024年全年上市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为-9.3%(前三季度为-10.8%),延续低迷态势,主要受到零售金融需求修复乏力的持续拖累,叠加银保代销费率的调降使得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
在其他非息方面,在2024年年末债券利率下行的带动下,银行交易板块收入贡献维持高位,2024年全年相关收入增速(投资收益+公允价值波动)达到28%,部分缓释了营收压力。
从支出端来看,业务费用增速继续下行,拨备减少平滑利润。上市银行2024年全年业务费用支出维持低位,同比增长1%(前三季度零增长)。受收入降幅改善的影响,上市银行 2024年全年拨备前利润增速为-1.6%(前三季度为-2.1%),维持低位。在拨备方面,计提力度边际降低以继续反哺利润,2024年全年上市银行拨备计提同比下降7.7%(前三季度为-7.1%),对银行保持盈利的相对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展望2025年,影响银行板块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依然来自国内经济修复进程,随着2024 年9月以来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实体企业与个人有效需求的改善值得期待,但由于存量按揭调降以及LPR的下行,预计2025年行业资产端定价依旧承压,需要关注负债端存款利率调降后对资产端的对冲幅度,整体而言行业息差下行压力仍存。
整体来看,叠加考虑进入2025年后债市波动的加大,预计行业整体营收乏力的情况仍将持续,向上弹性的提升仍需关注企业和居民端金融需求的修复。
对上市银行2024年全年净利润增速进行归因分析,从净利润增速驱动各要素分解来看,最主要的正贡献因素是拨备计提。上市银行2024年全年拨备计提贡献净利润增长7.2个百分点,贡献度维持高位,资产质量平稳运行下拨备计提力度保持常态化仍是推动上市银行盈利增速大幅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息差仍是最主要的负面因素。上市银行2024年全年息差对盈利负贡献11.1个百分点,LPR持续下调、存量按揭调整以及有效需求不足使得息差对盈利的负面影响持续体现。
规模扩张对盈利的贡献度边际走弱。上市银行2024年全年规模对盈利正贡献4.9个百分点,随着二季度后信贷有效需求的转弱,规模对盈利的贡献度同步下行,行业以量补价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投资收益拉动非息收入表现改善,中间业务收入延续低迷。上市银行2024年全年非息收入对盈利正贡献1.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债市投资收益增长贡献所致;中间业务收入表现依旧乏力,对盈利负贡献2个百分点。
资产端定价仍是决定息差水平的核心因素
数据显示,上市银行2024年资产规模增速较三季度末下降0.8个百分点至7.2%,其中贷款增速较三季度末下降0.3个百分点至7.7%,整体规模增速保持平稳。分不同机构类型来看,国有六大行、股份制银行2024年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7.9%、5%,其中,2024年 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8.8%、4.3%,2024年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4.8%、5.2%。
根据目前23家上市银行披露数据来看,平安证券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上市银行2024年四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三季度下降3BP至1.43%,四季度存量按揭调整导致息差收窄幅度略有扩大。从资产端来看,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2024年四季度单季年化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收窄9BP至3.1%。负债端红利持续释放,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2024年四季度单季年化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7BP至1.82%,银行存款结构的主动调整及挂牌利率的下降推动成本红利持续释放。
未来资产端定价仍是决定息差水平的核心因素,当前LPR降低、存量按揭调整以及资产荒等问题仍将持续冲击资产端定价水平,负债成本红利的释放可以一定程度缓和息差下行趋势,仍需关注负债成本红利的释放进度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
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为9.3%(前三季度为-10.8%),基数效应及四季度权益市场的回暖带动中间业务收入略有回暖。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六大行、股份制银行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分别下降7.9%、12.2%。从结构表现来看,招商银行(21.4%)、平安银行(16.4%)和中信银行(14.6%)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占比位于目前已披露数据上市银行前三水平。
按照目前已披露数据,上市银行2024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0.96%(前三季度为0.03%),叠加营收端增长放缓导致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32.8%。
已披露数据上市银行2024年不良贷款率环比三季度末下降1基点至1.25%,拨备覆盖率环比三季度末下降2.9个百分点至236%,拨贷比较散季度末下降6基点至2.96%。分机构类型来看,国有六大行、股份制银行2024年不良贷款率环比三季度末各下降1基点至1.28%、1.19%。从改善幅度来看,郑州银行(-7BP)、浙商银行(-5BP)和江阴银行(-4BP)改善幅度位于已披露上市银行前三。
目前公布数据的23 家上市银行中,有12家关注贷款率环比半年末上升,11家环比上半年末下降,逾期率方面,有8家银行逾期贷款率环比上半年末上升,15家环比上半年末下降,预计零售和小微业务的风险暴露是导致前瞻性指标波动的重要原因,未来仍需关注政策持续发力下重点领域的风险缓释情况。
近年来,零售领域和对公房地产领域资产质量受到广泛关注,首先从零售贷款不良率来看,截至3月末,有18家银行披露了2024年年末个人贷款不良率数据,11家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较上半年末有所上升,重庆银行2024年年末零售不良率绝对水平最高,达到2.71%。
在对公房地产业务方面,内部分化趋势较为明显,但大多数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环比上半年末有所下降,已披露数据的16家银行中有11家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环比上半年末有所下降,值得关注的是郑州银行2024年年末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环比上半年末提升2.69个百分点至9.55%。整体来看,重点领域风险资产质量仍相对平稳,年初以来政策端的持续发力有望持续改善重点领域风险情况。
从公布的分红率数据看,23家上市银行中有9家分红率较2023年有所提升,5家分红率同比持平,9家分红率同比下降。分不同个体来看,除郑州银行2024年新增分红外,中信银行2024年分红率较2023年提升2.49个百分点至30.5%,分红率同比提升幅度处于已公布银行中最高。当前银行皆公布估值提升计划,投资者利益成为各家银行考量的重要方向,未来仍需关注中期分红的进程以及分红率的变化。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