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一轨ESG获评AA级,以声学科技赋能ESG实践领跑行业

2025年07月04日 09:48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ESG(环境、社会与治理)体系正持续重塑着企业的价值内核。其不仅成为了推动资源节约与低碳转型核心因子,更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逻辑,使之成为了衡量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标尺。而作为新《噪声法》时代下国内专注于轨道交通声学环保领域的领先上市企业,九州一轨(688485.SH)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并依托声纹识别、智慧运维等核心技术,持续为城市群协同发展、交通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出行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并在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上铸就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根据7月3日Wind ESG最新更新的数据显示,九州一轨2024年ESG综合评分提升至8.30,公司Wind ESG评级升至AA级,其治理、社会、环境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公司于报告期间接连斩获ESG领域“金曙光奖”“ESG金牛奖百强”等权威奖项,也进一步印证了公司在环境技术研发、社会责任践行及治理透明度上的系统性突破。通过打破外资减振降噪技术壁垒、开发国产化替代方案,九州一轨以自主创新为根基,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环境噪声与振动防治领域持续深耕,交出了一份兼具技术突破与社会效益的答卷。

科技创新驱动,重构降噪智慧新范式

作为国内率先实现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自主化的企业,九州一轨自成立以来便一直秉持“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美好声环境”的发展理念,并专注于研发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变革方向。在最新的wind评分中,公司的研发与创新议题排名位列行业首位,这也充分显现了行业及机构对公司科研与技术成果的认可。

在战略布局上,九州一轨立足声学研究的核心优势,构建了“物理防治 + 声纹诊断”共同驱动的业务体系。一方面,基于噪声振动的物理属性,自主研发减振降噪系列产品,实现污染精准防治;另一方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声纹识别与大数据技术,打造“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推动行业向数字化、预防性维护转型。

而从其取得的成果来看,在污染防治领域,九州一轨当前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减振产品(包括阻尼弹簧浮置轨道系统、装配式减振浮置板等)已覆盖全国众多重点轨交项目,平均降噪效率达行业领先水平;在智慧应用领域,公司基于声纹大数据构建的轨道健康诊断系统,已实现了“以声辨障”的智能检测模式,推动运维决策由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预。公司研发成果为行业的技术推进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根据年报统计,在2024年期间,九州一轨共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另获外观设计专利2项及软件著作权22项。同时,在标准化建设与荣誉方面,九州一轨深度参与了十余项技术标准编制,成立以来先后将“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9项科技奖项收入囊中,并连续获评北京市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也从侧面彰显了公司的技术话语权与创新领导力。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A股上市的第二年中,凭借“一核(声学研究)两翼(物理防治、声纹信息)”的战略布局,九州一轨的技术及产品现已拓展至轨道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机械装备等多元场景,完成了从产品提供商向数据服务商的跨越升级。而这一转型不仅打破外资技术垄断,也为行业发展定义了新的标准。

治理提质,凝聚共赢生态

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九州一轨的产品已覆盖全国33个城市150余条轨道交通线路,市场占有率超40%,持续领跑行业。而这一成绩的背后,除技术研发优势外,也得益于公司治理效能的系统性提升。

根据公司发布的ESG报告显示,在治理架构上,公司以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团队为核心支撑,形成决策、监督与执行联动的治理体系。同时,为构建 ESG 治理闭环,企业建立了跨部门协同机制,由总裁领衔的ESG专项工作组统筹环境管理、安全生产、合规运营等8个模块,以最终形成治理效能与经营质效互促共进。

以治理成效的具体表现来看,在供应链管理上,九州一轨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等文件构建全流程规范化采购体系,并通过定期供应商考核、多源供应策略及安全库存管理,有效防范供应链断裂风险。截至2024年,公司的生产类核心供应商达122家,其中华北地区供应商70家(占比57.38%),本地化采购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并提升响应速度。

而在与利益相关方共赢方面,九州一轨则建立了涵盖定期报告发布、专题研讨会、高管接待日及线上意见反馈平台的多层次沟通网络,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双向互动。2024年期间,公司重点优化了客户技术需求响应机制与供应商协同平台,综合管理合作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企业表示,未来九州一轨将继续深化开放合作理念,通过建立长效对话机制与透明化信息共享,凝聚各方智慧与资源,推动产业链价值升级,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绿智共振,谱写生态和弦新篇

在不断强化自身发展质量的同时,九州一轨持续完善环保措施,落实绿色责任。在最新wind ESG评分中,公司的环境项得分高达8.93分,在各项评分中居于首位,而这也正体现了公司对于绿色发展及生态价值转化的高度重视。

根据介绍,在自身业务方面,九州一轨的主力产品钢弹簧浮置板、隔离式高弹性减振垫、大荷载阻尼弹簧隔振器等均为消除轨道噪音污染的关键产品。产品在设计之初便将“绿色、环保”融入理念,在保障轨道交通高效运行的同时,显著降低沿线噪声污染。同时,公司新开发的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及智能检测装备,亦进一步推动了交通维护领域向高效化、低碳化转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节能降碳与绿色建设方面,九州一轨严格落实节能减碳措施,对公司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并在报告期内配合地方光伏产业战略,利用厂区太阳能资源,建设了厂区光伏电站项目。

据了解,该光伏电站项目充分利用厂区屋面空间,在约 4500平方米屋面上,铺设高效光伏组件890块,总装机容量达479.7kW,配套3台逆变器及2台并网柜构建智能发电系统。电站设计年发电量突破50万度,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90吨/年——相当于种植约3万棵树木的固碳效应。作为企业绿色制造的关键实践,其在降低用电成本的同时,更成为探索零碳工厂的示范样本。

行远自弥,笃行不怠。面向未来,在绿色发展的时代命题下,九州一轨将继续以技术之力攻克噪声难题,以减振降噪的专业使命守护城市生态契约。在轨道交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速中,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核心驱动力,并持续聚焦减振降噪产业从工程服务向数据服务升级,开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w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