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交易日,指数持续调整的同时,市场中却并不缺少投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这轮反弹行情并未结束,随着美元进入降息周期,国内的降息预期也会随之提升,这将是2021年以来真正意义上中美的同步宽松开启,更多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很可能成为提振市场的重要催化,当前的回杀也是在为后续再创新高蓄势。
具体投资上,创新药、AI的上涨动力最足,当前创新药已迎来第二波上涨行情;AI身为时代的大趋势,算力与应用端的机遇也值得被持续看好。
反弹行情未结束
虽然7月以来A股指数接连刷新年内新高,但期间表现也并非风平浪静,近日尾盘集合竞价多次遭遇“砸盘”。
7月15日、16日,沪指出现明显回调,缘由主要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人寿、长江电力等大盘股集体杀跌。
那么,当前反弹行情是否已结束?不乏有论调称,二季度经济数据向好,市场可能预期后续的刺激力度会减弱。但也有不同声音认为,一方面下半年的贸易层面依然可能存在变数,另一方面未来仍有多个重大事件催化,因此流动性大概率不会出现问题。
《解密交易龙头》主讲人彭祖表示,大洋彼岸的美国,随着债务的提升,特朗普政府未来要做的就是让美联储降息,若美联储意外提前降息,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降息的概率也会随之提升,这将是2021年以来真正意义上中美的同步宽松开启,更多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很可能成为提振市场的重要催化。
光大证券则认为,国内政策在去年9月后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政策力度虽有所克制,但仍保持积极,如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消费补贴、优化保险资金入市规则等。政策制定者在发力节奏和空间上留有余地,以应对可能的外部极端风险,同时避免短期过度刺激对中长期经济转型目标造成干扰。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都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创新药、AI
下半年继续上涨确定性最高
下半年指数仍有望继续上行的同时,哪些领域的上涨确定性最高?彭祖表示,创新药和AI板块最值得被看好。
7月15日调整后,今日A股创新药指数重拾升势并创出新高,港股恒生创新药指数也在继续创新高(见附图)。个股中,哈三联、润都股份、力生制药、联环药业、千红制药等公司涨停,益方生物、泽璟制药在盘中相继刷新了历史高点。港股中,康方生物股价也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彭祖表示,随着政策的支持,7月2日创新药的拐点已经形成,当前行业已正式迎来第二波上行行情,主要催化是创新药未来会进医保。创新药上涨会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是业绩阶段,二阶段是业绩兑现阶段,三阶段是泡沫阶段,而现在显然还在一阶段。相较之下,港股创新药公司的表现会更强于A股,但A股相关的ETF,即同时拥有A股和H股的创新药公司的也值得关注。
细分赛道,随着今年上半年中国药企License out(授权)创历史新高,彭祖表示,未来仍看好创新药BD催化的延续。基于此,笔者也特别整理了一份今年上半年授权交易金额最高的创新药公司名单以供投资者参考。
据统计,中国在全球创新药BD交易中的项目数占比已从2019年的3%跃升至2024年的13%,金额占比从1%提升至28%。2025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更是已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
创新药板块前景明朗的同时,彭祖表示,AI行业也应该被长期看好。在美股AI巨头英伟达、微软、META、谷歌等股价持续走高的引领下,其产业链上的国产AI公司也会上涨。
近日,A股AI概念股也的确在持续走强,新易盛、东山精密、仕佳光子等公司,均不断刷着历史新高。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7月15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两个进展:一是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二是英伟达将推出RTX pro GPU,适用于智能工厂和物流打造数字孪生AI。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16日报道,美国芯片公司超微半导体(AMD)称,在美国宣布将批准销售后,该公司计划重启向中国出口其MI308芯片。“AI是时代的大趋势,是未来科技的巅峰,我们肯定会去追赶,现在要做的就是蹲守最上游的产业链。”彭祖如是说。
这些公司业绩增长优异
7月15日,A股市场2025年半年报的披露帷幕已由沪市主板公司中盐化工正式揭开,但第二份半年报则预计在本周六才会和投资者见面,且绝大多数公司的半年报预计在8月中下旬披露,8月16日前预约披露的公司仅356家,占全部A股的比重不足7%。
但近日市场中也有不少公司提前于半年报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也不乏一众创新药与AI算力公司(见表2),且业绩超预期的个股多数得到了市场资金的追捧。
例如多肽类创新药公司圣诺生物,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预测净利润约7703万元-9414万元,同比增长约为253.54%-332.1%。2025年上半年,公司多肽原料药业务表现较好,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增长。公司紧跟多肽行业发展趋势,充分拓展国内外营销市场,多肽原料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较大增长。二级市场中,公司股价也是一路震荡上行,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翻倍。
再比如PCB概念股生益电子,7月15日公司发布的公告表示,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11亿元-5.49亿元,同比增加432.01%-471.45%。营业收入预计为36.5亿元到38.82亿元,同比增加84.98%-96.73%。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