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7日),又是指数继续上行的一天,其中,创业板单边上涨1.75%,点位已非常接近今年2月的2284高点,而CPO、PCB这两个科技分支可以说是推动创业板指数强势上涨的重要主力。
事实上,每到财报季窗口期,市场总会有惊喜,在业绩催化下,CPO、PCB持续涨涨涨,根本停不下来。接下来,谁更具有爆发力与长期上涨潜力?笔者结合业绩超预期、股价加速突破、产业链核心龙头多个维度,对核心公司名单进行了重点梳理(可见文内表2),下一只潜在强势股或许就在其中。
CPO、PCB板块继续上演牛市行情
概念股扎堆涨停
最近几天,科技赛道中的强势分支——CPO、PCB,再度开启了加速上涨模式,7月17日,两个概念板块均上涨超3%,分别位列270个概念板块涨幅榜单Top2、Top3。概念股更是强势爆发,CPO概念股仕佳光子、新易盛等均纷纷大涨;PCB中的满坤科技等一众个股封住涨停板。
CPO、PCB两者有高度关联性。CPO为共封装光学,属于光通信细分赛道,是光模块(光电转换关键器件)演进方案。PCB为印制电路板,属于电子制造领域,两者均属于AI算力的重要细分产业链。而一些公司则同时具有CPO与PCB两个概念。从二级市场来看,两者经常联动上涨,如4月9日以来,两个板块均上涨了超过40%,强势领涨其他板块(见表1),走出了妥妥的牛市主升浪行情。
经常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应该已经非常熟悉了,CPO、PCB是笔者多次提及的核心主线。在7月14日,笔者重点提及CPO等算力细分是下半年值得重点关注的核心主线之一;在7月8日明确指出,PCB这轮行情将有望上涨至8月(当然,也不排除会超出预期);在更早前,CPO与PCB板块均还处在相对低位的6月6日,笔者表示,一些标杆龙头已经在低位启动,新一轮的牛市行情或将开启……
对于这两个板块的逻辑,笔者之前已经多次提及,核心因素在于AI、算力等下游景气度带来的业绩加速兑现。当前,在中报窗口期,很多龙头股业绩超预期增长,带动股价强劲增长。另外,CPO、PCB板块的上涨还与近期英伟达的一些相关事件或利好刺激有关。
整体来看,CPO、PCB都不是短期赛道,而是具有强劲驱动力的长期潜力领域,这与两个板块在科技赛道产业链中处于关键核心位置以及较高的行业壁垒等紧密相关。但不得不说,这个两个板块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很多朋友对板块的低位、高位拐点很难准确把控。
这里,就不得不重点提一下大家的老朋友——边惠宗(本栏目特约嘉宾),边惠宗对AI、算力细分领域(CPO、PCB等)有长期深入研究,且多次踩中板块拐点,比如这轮CPO行情,边惠宗在今年的4月份即密集提及,而当时的板块正处在低位节点。当时,其通过赛道景气拐点、基本面验证以及情绪拐点等抢先捕捉到了新易盛、仕佳光子等拐点机会,至今,上述公司均斩获了翻倍涨幅(见附图)。
CPO、PCB等算力行情下一步怎么走?新易盛这类连创新高的标的是否还有上涨机会?对于此类问题,边惠宗在今天盘后进行了最新的视频观点分析,不仅阐述了捕捉强势牛股的核心逻辑,更是罕见“剧透”了挖掘10倍股的核心要素。此外,其还重点梳理了CPO等产业链的最新逻辑并提及相关核心公司,它们整体多处在多头上涨趋势中。
CPO、PCB的高弹性核心标的
中报业绩主线是当下催动CPO、PCB板块上涨的核心逻辑之一,其实这条逻辑线从年初的一季报至今就一直在发酵,而这也是边惠宗一直给大家强调的核心要素,前不久,边惠宗再度重点表示,“要十分重视7月算力产业链的业绩兑现窗口机会”。在这里,笔者为抓住这轮行情的朋友感到欣慰。
事实上,如果拉长周期来看,CPO、PCB的业绩兑现周期并不仅限定于季度或者半年度,而是年度甚至更长级别。边惠宗在6月19日即分析表示,PCB方面,高多层板、HDI(高密度互连)维持高景气。以胜宏科技为代表的厂商积极扩产HDI产能,这样就指向到明年业绩还有较强的增长动能。HDI会往上游CCL(覆铜板)传导,从价值增量来看,高端CCL除了AI PCB用量将增加外,价值量也会增大。
仅从目前的业绩演绎逻辑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条线,1)已经发布2025中报业绩超预期预增的公司,这已经是明牌,像新易盛,7月14日晚“剧透”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倍,公司股价次日即斩获“20cm”涨停;2)一季报超预期增长,未披露中报预告,但中报有望继续大增的标的。
但整体来看,第一类明牌公司更有短期爆发力,而且有很多公司都走出了较强的持续性,给大家留了充足的“上车”时间。那么,除了新易盛等,哪些CPO、PCB最新有超预期的业绩表现?笔者在这里为大家进行了全面筛选,主要锁定在CPO、PCB产业链处于核心优势且盈利能力居前的标的,另外剔除了股价短期出现大幅波动的标的,共23只,它们多为行业细分龙头,部分标的为全球龙头。
从股价表现来看,这23只个股中有部分最新突破前平台,创出历史新高,一些标的开启了第二轮主升浪。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