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产品部分性能接近国际水平,但仍面临高研发投入导致亏损等挑战。不过,若成功上市,参考寒武纪、海光信息的市值表现,两公司背后参与投资的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丰厚收益。
科创板或将再添两员大将,6月30日晚,GPU芯片研发厂商摩尔线程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此次摩尔线程拟募集资金80.00亿元,用于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以及AISoC芯片的研发;就在同一天,沐曦股份科创板首发也获得上交所受理,公司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用于高性能通用GPU的研发。
据招股说明书,摩尔线程最近一轮投前估值为246.20亿元,沐曦股份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投后估值为210.71亿元。对于众多投资方来说,若摩尔线程、沐曦股份成功上市,这或许将是一场资本盛宴。
另外,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这主要源于高研发投入、市场开拓成本。在国产替代浪潮以及AI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两公司既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挑战,也拥有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参与投资的受益个股
据Choice数据,国内头部AI芯片上市公司为海光信息、寒武纪。海光信息主要产品海光CPU与海光DCU,其中,海光DCU属于GPGPU的一种,采用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能够较好地适配并适应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另外,海光DCU主要部署在服务器集群或数据中心,为应用程序提供性能高、能效比高的算力,支撑高复杂度和高吞吐量的数据处理任务。
财报显示,寒武纪选择的是ASIC技术路线,其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智能计算集群系统。
据慧博投研数据,寒武纪思元290是公司首款云端训练芯片,采用了7nm工艺,在4位和8位定点运算下,理论峰值分别为1024TOPS、512TOPS;思元370是寒武纪的第三代云端产品,采用7nm智能工艺的同时,还是其首款采用Chiplet技术的AI芯片;寒武纪AI芯片思元590于2023年年底发布,其采用ASIC架构,功耗低、效率高,几乎支持当前所有国内主流大模型,综合性能更是对标英伟达的核心产品A100。
据Choice数据,截至2025年7月8日收盘,寒武纪总市值为2271.00亿元,海光信息总市值为3182亿元,两者均是近年来的大牛股。根据招股说明书,摩尔线程最近一轮投前估值为246.20亿元,沐曦股份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投后估值为210.71亿元。若以寒武纪、海光信息总市值作为参考,一旦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成功上市,其背后参与投资的上市公司也能分享这一盛宴。
企查查显示,直接持股摩尔线程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和而泰、盈趣科技、中科蓝讯。
值得一提的是,在摩尔线程成立初期,和而泰就参与了公司的天使轮投资。2020年12月,和而泰以3000万元对摩尔线程进行投资,并获得其1.66%的股份。截至2024年末,经过多轮融资稀释后,和而泰对摩尔线程的持股比例降至1.03%。另外,据财报数据,和而泰该笔投资账面累计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为2.76亿元,对摩尔线程的投资期末余额为3.06亿元。
盈趣科技、中科蓝讯对摩尔线程的投资相对较晚,2024年11月,盈趣科技、中科蓝讯与其他36家机构对摩尔线程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两公司均获得摩尔线程0.34%的股份。
企查查显示,间接持有摩尔线程股份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ST华通、初灵信息、中天科技、长飞光纤。2021年11月,盛芯启程与其他10家机构参与摩尔线程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20.00亿元,盛芯启程获得摩尔线程6.40%的股份。
截至2024年末,经过多轮融资稀释后,盛芯启程对摩尔线程的持股比例降至4.90%。据企查查,ST华通通过孙公司盛趣数盟持有盛芯启程7.31%的股份。据此计算,ST华通对摩尔线程的持股比例为0.36%。
初灵信息、中天科技、长飞光纤通过中移数字基金参与摩尔线程B轮融资,据企查查数据计算,截至2024年末,三家公司对摩尔线程间接持股比例均为0.02%。
从工商信息来看,中山公用、招商蛇口、张江高科通过间接的方式对沐曦股份进行投资。企查查显示,2023年12月,广发信德参与沐曦股份B轮融资,并获得其1.14%的股份。中山公用持有广发信德50.00%的股份,据此计算,中山公用间接持有沐曦股份0.57%的股份。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华勤技术、圣元环保、瑞丰新材、当虹科技等上市公司也通过投资基金间接持有沐曦股份的股份,但持股比例较低。
机遇和挑战并存
全球主流的AI芯片包括GPU、ASIC、FPGA,其中,GPU是AI市场的主导芯片,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以及海光信息的产品均属于GPU芯片。不过,以ASIC和FPGA为代表的其他类型芯片也已实现商业化,博通与寒武纪的产品属于ASIC芯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中国的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增至1.34万亿元,2025年至2029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70%。
另外,从细分市场上看,GPU的市场增长速度最快,其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24年的69.90%上升至2029年的77.30%。这一高速增长趋势为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等国产GPU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据招股说明书,摩尔线程专注于GPU芯片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公司收入主要来自AI智算产品,2024年,AI智算产品收入为3.3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7.63%。其中,集群产品收入为1.8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2.42%;板卡产品收入为1.2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66%;一体机产品收入为282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54%。
摩尔线程AI智算产品线涵盖AI训练智算卡、AI推理卡、AI超节点服务器及夸娥智算集群等。公司代表性产品包括MTT S4000、MTT S5000、KUAE1以及KUAE2,其中,MTT S4000是公司于2023年底推出的训推一体全功能智算卡;MTT S5000已通过FP8精度支持等创新提升性能;KUAE1是摩尔线程自主研发的支持千卡互联的第一代超大规模智算融合中心产品;KUAE2是公司在2024年底推出的第二代超大规模智算融合中心产品,支持万卡互联,且已交付多个智算中心,场景覆盖大模型训练、推理、科学计算等多个领域。
另外,摩尔线程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卡脖子”产品的替代。
例如,公司MTT S80显卡的FP32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基于MTT S5000产品构建的千卡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训练集群计算效率。
沐曦股份主营业务与摩尔线程相近,其主要产品包括训练一体GPU、智算推理GPU以及图形渲染GPU。据招股说明书,公司主要收入来自训练一体GPU产品,2024年,训练一体GPU板卡收入为3.1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7.55%。
沐曦股份训推一体GPU具备国内领先的计算能力,支持FP64、FP32、TF32、FP16、BF16、FP8、INT8、FP6、FP4等混合精度计算。同时,公司还是全球少数几家掌握了复杂多级缓存结构的 GPU企业。
在商业应用方面,沐曦股份是国内少数真正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并正在研发和推动万卡集群的落地,目前已成功支持128B MoE大模型等完成全量预训练。
不过,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也面临挑战。GPU芯片研发难度较高,且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被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厂商占据。国内厂商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据招股说明书,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同期,沐曦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6.48亿元、6.99亿元、9.01亿元。两公司各期研发费用均超过当期营业收入,这导致摩尔线程、沐曦股份过去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2022-2024年,摩尔线程分别亏损18.4亿元、16.73亿元和14.92亿元,沐曦股份分别亏损7.77亿元、8.71亿元和14.09亿元。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