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美联储将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最新公布的7月通胀数据显示,尽管有关税的影响,但美国的通胀并未出现明显的上涨,结合上个月疲弱的就业报告数据,为放宽货币政策提供了支持依据。
但是与基本常识相反的是,尽管降息预期确认,但自7月CPI数据公布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反而变得更加陡峭,这是因为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低于市场目前定价。而且这一情况曾在2024年发生过。
市场仍然充满不确定。投资者将密切关注鲍威尔下周在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该会议历来被视为美联储未来几个月政策方向的风向标。
美国CPI数据温和,印证了9月降息的预期。这使得美元指数跌至97点附近,而主要股指持续上扬,纳斯达克指数逼近24000点关口,科技巨头自二季度以来引领美股反弹。
9月降息似乎已经在被消化。随着股指逼近历史高点,美元来到17年支撑点位,重要的支撑区域与阻力区域正成为焦点——在整体乐观情绪中,为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参照。未来,究竟美股涨、美元弱的格局是否仍将持续?
关税对通胀影响意外温和
7月CPI数据并无意外,不出意外就是利好消息——总体通胀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2.7%,而核心通胀环比上升0.3%(同比上升3.1%)。
具体而言,能源价格下跌1.1%,食品持平,即使是最容易受到关税影响的行业也只是出现了温和上涨;不包括汽车在内的核心商品小幅上涨0.2%,表明企业继续吸收与关税相关的大部分额外成本。不过,服务业稍微活跃一些,例如,机票价格飙升了4%,医疗保健费用上涨了0.7%。但这被住房成本本月仅上涨0.2%所抵消,因为房价下跌和租金降温起了很大作用。
事实上,美国在第一季度的进口激增,看起来是因为企业赶在关税上升之前,提前进口了大量商品。这导致它们现在库存很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依靠这些库存运营。如今,随着美国降低各国的对等关税水平,中长期通胀的压力也有所缓和。
因此,即便关税提高,市场仍押注通胀除了在今年秋季暂时上升以外,不太可能在之后大幅加速。也就是印证了美国财长贝森特的一句话,“关税对价格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如果经济进一步降温,尤其是就业市场,明年的CPI通胀率甚至可能跌破2%的目标。
美联储将如何回应?在美联储下次会议之前,我们还会迎来一份就业和通胀报告,以及其他几份宏观数据,这些都值得关注。但在疲软的就业报告、前几个月的大幅修正以及符合预期的最新CPI之后,美联储看来越来越有可能在9月扣动降息的扳机,并可能在10月和12月降息25个基点(BP)。
就业市场的明显疲软似乎也在施压立场强硬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尔街机构看来,美国5月、6月就业数据向大幅下修正超20万的可能原因在于——首先,美国劳工统计局在初次发布数据时只收到了约60%的机构回复,并假设这能够代表其他40%的回复。但在经济走弱时,延迟回复的更有可能是面临经济压力、正在减岗的企业;其次,季节性因素会随着每个月的新数据进行重估,这可能导致模型最初将劳动力市场基本面放缓(即未经季节性调整的数据异常低)误显示为季节性因素的变化;第三,在经济走弱时,新开机构数量少于“生死模型”中的估测值,而关停机构数量多于估测值,但这要到机构调查对标大约一年后的失业保险记录时才会显现出来。
此外,生成式AI造成的就业岗位流失也在受到关注。投行的研究显示,科技行业的就业占比在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的月份)达到峰值,并在过去一年中跌破其长期趋势。此外,2024年初以来,20岁-30岁科技从业人员的失业率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是总体失业率上升幅度的四倍多。虽然这仍只占美国整体劳动力市场的一小部分,但高盛估计生成式AI最终将取代6%-7%的美国工人。
美元指数恢复下滑
在此背景下,近期美元指数恢复下行,对于美元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年底前的表现会更加疲软——除非其他主要央行采取更快的行动来放松政策。
华尔街投行认为,美联储大概率将在9月、11月和12月会议上连续三次各降息25BP。如果8月就业报告比7月更疲软,9月可能降息50BP。不过,8月14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反对在9月会议上实施50BP的大幅降息,认为此举可能释放不必要的紧急信号。
尽管如此,相比起表示不太会继续降息的欧洲央行,以及2026年初可能会继续加息的日本央行,美联储的立场仍然要鸽派得多。
就技术分析角度来看,受鸽派基本面驱动的新一轮抛压下,美元指数已跌破自7月低点以来由连续更高的低点组成的趋势线。如果美元指数图表上现在出现跌破看跌旗形的支撑趋势,则可能会下探96.37点附近的7月低点。该趋势线位于97.90点-97.80点区域附近,使其成为值得关注的关键技术区域。
目前,美元指数正逼近97.2点至96点的重要关键区间,该支撑位必须守住,才能避免进一步下探至2021年低点附近的92点和89点。
不过,如果美元指数突破100点-100.15点区间的关键阻力位,看跌美元的预测将失效,反正技术面上是这样。这种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当前的疲软态势可能反映的是已经在被消化中的降息预期,技术面和基本面的超卖状况可能为反转奠定基础。若出现反弹,上行方向需关注关键点位98点、99点和100.20点。
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高再次拖累美元,包括欧元在内的非美货币有望延续此前的升势。
对于欧元来说,目前日内各周期上均呈现看涨形态,多头继续掌握主动。短线首先关注1.1680-1.1700的阻力区域,若能顺利突破或顺势挑战1.1735以及前高1.1790。下行方向,1.1600附近是潜在的支撑或能吸引逢低买入。
盈利驱动美股牛市
4月以来,美股的反弹势头震惊全球。之所以投资者仍然保持乐观,除了降息预期,也是因为这轮牛市是由强劲的盈利复苏驱动。
原本市场预期二季度的同比盈利增长是4%,而截至目前看起来更像是+11%。一季度其实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原预期+7%,实际+12%)。美国科技巨头的盈利能力远超其他公司,今年也引领了美股的反弹。在标普500成份股中,创历史新高的公司数量仅处于历史上的第20百分位,说明当前市场的反弹集中在少数头部公司。
尽管经济开始出现疲软迹象,例如意外大跌的非农就业数据,但美股似乎很快就收复失地。原因在于,美股不等于美国经济,以标普500指数为例,该指数市值的三分之一是科技公司,这些公司约50%的收入来自海外,今年也因为美元走软而大幅受益。
考虑到美股现在处于接近历史高位,部分个股近期在业绩超预期后似乎缺乏持续的上涨跟进,机构也增加了对冲比例。不过整体而言,机构对美股后续的表现仍旧具有信心,“买跌”仍是主旋律。
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例,该指数近期延续主要上升趋势,稳稳站在近期高点上方,目前正向24000点关口迈进。若有效站稳在24100点上方,则有望进一步上涨至24300点和24700点,随后或在尝试冲击25000点前出现盘整。
下行方面,若回调跌破24000点,可能会重新测试支撑位23700点、23500点和22900点——这些点位均被视为潜在的看涨延续区域。
(本文已刊于8月16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作者系嘉盛集团资深市场策略师。嘉宾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