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金融央企利润增36%!估值破净,股民期待加大回购

2025年09月30日 14:34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文丨惠凯‍‍‍ 编辑丨承承

国投资本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96%,证券业务稳健增长,信托业务处于转型期。 

国投资本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半年报,在今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有所下滑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整体增长了35.96%。不过,旗下的国投泰康信托受信托行业转型期影响,业绩仍有待止跌企稳,而以固收产品为特色的国投瑞银基金,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监管导向下,权益产品和指数基金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这家金融央企利润增36%!估值破净,股民期待加大回购

业绩增长、估值破净

股民期待加快回购

得益于今年股市持续向好行情,多数券商交出了不错的半年报,这其中就包括国际开发投资集团旗下的金融业务平台、国投证券等金融机构的母公司——国投资本(600061.SH)。据国投资本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7.85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5.96%。

国投资本近几年的营收高点出现在2023年,为174.59亿元;归母净利润的高点出现在2021年,为47.93亿元。2024年,国投资本实现营收150.58亿元,同比下滑13.76%;归母净利润26.94亿元,同比增长14.32%。 

Wind显示,在A股的53家券商(包含券商的上市母公司)中,国投资本的PB(LF)为0.92倍,在行业内排在倒数第二位,仅高于PB值为0.82倍的华创云信(600155.SH)。相较多数券商在2025年以来估值出现改善的情况,国投资本的PB从年初的0.94倍跌至当前的0.92倍。 

国投资本在年内还公布了新一轮回购方案,预计回购2亿元-4亿元股票。据最新回购公告,目前公司已累计回购金额349.9万元,回购用途为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提出:“今年公司股价大幅落后于其它证券公司股价涨幅!公司推出回购股票的市值管理举措,但迟迟不实施,让市场认为公司对目前的股价是认可的、没有低估,未来还有下跌空间,等未来大幅下跌后再回购!这样的市值管理举措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对于投资人的提问,国投资本回复称:“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综合研判市场环境、公司股价表现及资金安排等因素,切实履行回购承诺。” 

据Wind数据,研究机构分析师上一次对国投资本给出看多评级出现在2024年3月,彼时方正证券分析师许旖珊给出了“强烈看多”评级,此后再无新动态。 

国投证券员工减少超一成

对于国投资本未来的发展规划,在今年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时任国投资本总经理的陆俊向投资者表示,“将秉持‘突出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和特色化’原则,积极围绕产业金融方向优化金融业务布局,塑造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发展合力。”

陆俊是在2024年4月接任国投资本总经理的,于今年7月离职,任职时间1年多。在陆俊之前,代理总经理职务的是段文务,其代理时间开始于2023年6月,2024年4月卸任。 

国投资本2024年报显示,陆俊总经理任期原定为2024-2026年。在其离职后,国投资本目前尚未发布新总经理任职公告,总经理一职暂由董事长崔宏琴兼任。 

就国投资本业务板块贡献来看,旗下的子公司国投证券表现突出。财报披露,国投证券(合并)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5.77%;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44.83%。在国投证券具体业务上,其经纪业务上半年净收入22.86亿元,同比增长28%;投资业务实现净收入13.84亿元,同比增长110%;投行业务上半年的净收入为2.82亿元,同比减少16%。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数据,2024年5月,国投证券员工总数尚有7420人,现如今只有6504人,降幅近13%。 

国投证券明确表示,公司着力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的一流产业投行”,把加快推动落实产业投行转型、企业家综合服务、“研投顾”财富管理转型、国投产业研究院等四大战略作为当前和未来的主线。

在监管部门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政策导向下,国投证券有部分保代曾被处罚。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数据,国投证券有8位保代被证监会、交易所采取处罚措施,其中有6位是2024年以来公布的处罚。最近一次处罚发生在今年5月,国投证券旗下保代郑扬、陈实被上交所采取自律处罚措施。公开信息显示,郑扬、陈实是国投电力(600886.SH)70亿元定增项目的保代。 

国投泰康信托加快转型

国投瑞银基金权益、ETF待发力

相较于国投证券业绩的稳中有升,国投资本旗下的基金、信托等业务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国投资本是国投泰康信托的控股股东。国投泰康信托曾是国投资本净利润的主要贡献者。近几年,信托行业整体面临收益走低、存量风险化解、非标产品向标准化转型等多重压力,信托业营收和净利润整体下降,国投泰康信托也面临很大压力。 

财报显示2023-2024年,国投泰康信托(单体)的营收分别是18.84亿元、14.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是10.1亿元、7.12亿元,去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2%、30%。今年上半年,国投泰康信托营收、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2.33亿元,进一步萎缩的压力仍存。 

国投泰康信托在财报中坦言,公司正面临传统融资类业务的规模与盈利能力持续收缩、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盈利有限、转型业务需要人才引进和系统建设等带来成本压力三大困难,但公司以成为“国内领先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行业专家”为转型目标,有望突破当前的困境。 

企查查显示,国投泰康信托是国投瑞银基金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51%。Wind显示,2022年末,国投瑞银基金的非货币基金管理总规模是1276.5亿元,排在行业30位开外。国投瑞银基金最新的非货币基金管理总规模1408.6亿元,排行业37位。产品类型上,国投瑞银基金的主要公募产品以债基为主,管理的债基总规模是1035.7亿元,占比接近七成,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总规模为338亿元,不足债基的1/3。 

此外,国投资本旗下的国投证券还参股了安信基金。企查查显示,国投证券持有安信基金34%的股权。安信基金同样也面临营收下滑的压力,其2022年总营收为9.3亿元,2024年已下降至6.7亿元。安信基金净利润表现较好,2024年净利润达到1.3亿元,相比2023年的1.14亿元增长了10%以上。安信基金的大股东是五矿资本,国投资本旗下的国投证券为第二大股东。 

2024年以来,证监会一直鼓励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力度。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将权益类基金占比、投研能力评价情况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基金公司监管分类评价中,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相关指标权重,突出权益类基金发展导向。就方案要求看,以固收产品为主的国投瑞银基金,其权益产品和指数基金显然有着较大发展空间。 

证监会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还要求“大力发展各类场内外指数基金,持续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并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Wind显示,国投瑞银基金当前的指数基金规模(概念类)为97亿元,排在行业50多位。 

这家金融央企利润增36%!估值破净,股民期待加大回购

(本文已刊发于09月27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xby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