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协鑫集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9,420.21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86.72万元。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净亏损收窄至约1.29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减少近34.8%,释放出企稳信号。
协鑫集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直面行业挑战,以战略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航道,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超14GW,电池产量7.63GW,同比增长均超40%。公告显示,上半年公司相继中标中广核1.5GW、华润电力1.81GW、武汉天源1.18GW、四川华电767MW、宁夏交通建设700MW等大额组件采购订单,央国企大型项目中标规模稳居行业第三。
协鑫集成在公告中称,公司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极致降本增效,其中非硅成本同比降低超20%,人均产出效率提升超25%,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截至今年6月,公司已形成合肥基地+阜宁基地超30GW高效组件产能以及芜湖基地16GW高效TOPCon产能,在产品良率、入库效率及非硅成本控制方面已达到行业头部水平。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产能利用率、存货周转天数及现金周转效率行业领先,提升经营效益,收窄亏损幅度。
目前,协鑫集成已顺利完成TOPCon 182N向210R/210N产品的技术升级,精准契合大尺寸、高功率的主流市场需求,强化N型产品竞争力;加速基于GPC技术的高端产品布局(GPC 2.0/3.0),重点开发面向高溢价分布式市场的定制化产品系列,显著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新一代GPC光伏组件采用自研FBR颗粒硅,通过钝化2.0技术等一系列提效手段、并引入0BB、新型栅线设计、金属无银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导入,降低总成本28%以上,电池效率达到28.1%。
协鑫集成表示,公司正加速建设“协鑫全球高效光伏电池研发中心”,联合顶尖院所打造“晶硅黑科技实验室”,重点攻关GPC 3.0量产工艺与叠层电池产业化,产学研融合夯实创新基础,为公司应对未来的光伏产业技术竞争建立核心优势。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在可持续治理领域持续进步,屡获佳绩。随着公司“NEXT”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迭代完善以及“碳链平台”等技术的持续创新,协鑫集成在ESG领域实现国内外评级全面跃升:国内获中国供应商ESG平台“五星杰出”评级与Wind(万得)AA级评级;国际首评即跻身EcoVadis全球前15%获银牌认证以及CDP气候变化B级,彰显公司在环境治理、低碳技术及供应链可持续性等的标杆地位。
协鑫集成表示,在深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加速推进。随着自律机制的完善与行业技术革新,光伏行业有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给结构,迎来行业拐点。公司将继续提升管理效能,积极面对行业挑战,全力实现定增募集资金到位,改善财务结构,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及行业影响力。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更多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