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锻造:中报业绩稳健增长,发行可转债强化主业产能、技术优势

2025年08月28日 20:3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8月27日晚间,三联锻造(001282.SZ)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报告期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6.86%;实现归母净利润7133.52万元,同比增长3.88%;扣非归母净利润6912.12万元,同比增长5.93%。上半年期间,在多项主业板块共同向好、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快速提升的驱动下,公司营收与利润均保持了稳健增长,展现出良好的经营稳定性。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半年报公布当日,三联锻造对外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据公告披露,此次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7.9亿元(含本数),将超出部分于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中调减后,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5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项目、汽车轻量化锻件生产(一期)项目、精密锻造零部件研发项目、汽车精密锻件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总体来看,此次募投项目紧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与发展战略展开,其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轻量化领域的产能与技术优势,加速其海外布局,优化财务结构,为公司中长期成长注入新动能。

华金证券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通过深耕锻造及机加工、技术储备深厚,三联锻造已与多家全球百强零部件集团深度合作。未来公司将有望从汽车零部件逐步拓展到机器人、航空航天领域,其更多新成长点将值得期待。


多个主业板块正向增长

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持续增加

三联锻造的业务主要为汽车锻造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对零部件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以及悬挂支撑等系统。

从上半年各主业表现来看,报告期间,公司轮毂轴承类产品、轴类产品、转向节类产品、高压共轨类产品、节叉类产品等营收规模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其中转向节类产品、节叉类产品营收增幅尤为显著。而各产品线的稳健增长也共同推动了公司整体主营业务能力的提升。

目前,三联锻造的轮毂轴承类产品中销量最大的为轴轮、外轮,轴轮和外轮配套使用。根据我国乘用车2025年半年度销量数据,其中公司轴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3.27%,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而在应用于商用车中卡车柴油发动机的高压共轨产品方面,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5.52%,且公司已成为博世高压共轨系统中高压共轨的主要供应商,在国内商用车产业链中占有重要位置。

从产品地位不难看出,凭借工艺积累与质量稳定性,三联锻造已在轮毂轴承、高压共轨等多个细分领域建立起显著的市场优势与客户信任,这类核心产品的持续放量,为其整体业务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凭借产品端与质量端的持续发力,公司亦与众多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据公告披露,当前在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集团百强榜中,三联锻造已进入其中14家,其中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名列202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前五名,凸显出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

此外,从行业形势来看,上半年期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在市场内需的明显改善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共同加持下,产业对于相关零部件的需求不断攀升,而这也对三联锻造的相关业务带来了积极促进。

数据显示,2025年半年度,公司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收入为2.0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8.08%,业务占比较上年年末实现进一步提升。而公司近期推出的可转债募投项目亦重点加码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产能,有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现阶段,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随着公司持续拓展新能源客户体系并推进相关零部件的研发与量产,该业务板块有望成为未来业绩的核心增长引擎,进一步优化公司收入结构,增强其整体竞争力。


研发夯实核心技术优势

瞄准航空、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

主业持续向好的背后,离不开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长期深耕。

自成立以来,三联锻造不断深入研究和开发锻造及机加工工艺,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取得了3项境外发明专利,累计取得203项境内专利,其中境内发明专利29项,境内实用新型专利174项。

而且在核心技术领域,公司也已系统掌握了模具设计与制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等关键生产环节的工艺技术以及锻压装备研制技术。其高压共轨产品作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及安徽工业精品;轮毂轴承单元、转向节、多轴转向球头等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公司在高精度、高性能零部件领域的制造能力,为其切入高端客户供应链提供了核心支撑,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有效巩固了其在汽车动力、传动等关键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

除了技术端的持续赋能外,三联锻造也在不断推动新产能的建设,以强化成长动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报告期内,三联锻造子公司芜湖兆联投资5亿元建设的汽车轻量化锻件项目厂房已于上半年竣工。预计该项目达产后将满足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的高精度底盘及电池包结构件需求,直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从市场需求来看,当前轻量化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关键,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公司轻量化锻件项目有望加速产能消化,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细分市场的份额。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还设立了芜湖三联锻造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与公司锻造工艺相近的锻造产品。此次发行可转债募资也将部分用于精密锻造技术研发及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为公司拓展机器人及航空航天等新赛道提供坚实的资金与产能保障。未来公司凭借在精密锻造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高增长赛道,有望借助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开拓新的增长极。

责任编辑:w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