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面对行业持续下行压力,北元集团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稳中求进、转型发展勇于突破、作风建设持续提升”工作总要求,坚持低成本战略,持续增强循环产业链韧性,上半年逆势盈利,实现营业收入45.66亿元,同比下降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8.63%,充分彰显了发展韧性。
筑牢安全环保根基,保障产能稳定释放
安全环保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公司坚持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达标建设为主线,紧盯“三零”目标,夯实安全管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持续强化安全领导力提升和责任落实,逐级签订安全环保责任状,制定全员履职清单和《区域安全责任管理规定》,推动“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区域责任”同向发力、一体落实;推进“懂会能”工程,组织开展检验工匠培育、电气专业知识、风险分析工具、数智平台应用等专项培训,坚决防控人为误操作风险;强化应急响应,优化5部综合应急预案、49部专项预案、256部现场处置方案,开展无脚本推演、实战盲演,实施事故氯应急处置系统改造等本质安全提升工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环保治理,突出“三废”的源头削减、过程监测、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常态化隐患排查,为生产系统“安稳环长满优”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主装置“运行率”“负荷率”达到98%以上,确保了核心产能的稳定释放。
深化低成本战略,挖掘降本增效新空间
在全行业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内部深挖潜力,通过工艺优化、能耗控制、采购营销策略调整等多重手段,有效对冲了产品价格下行带来的压力,守住了利润空间。
生产运行方面,聚焦稳产优产,上线费用管控系统,搭建多维分析模型,开展成本动因分析,实施岗位“一指标一清单”管理,全方位压降产品成本,聚氯乙烯耗电石、耗工业水、耗蒸汽,烧碱耗电、热电厂用电率等5项消耗指标创历史同期最优水平。
原料采购方面,强化内外部协作,实施集中采购、竞价采购及国产化替代等“多机制”采购模式。在电石采购上,公司与区域内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力争陕西地区的采购量占区域总产量85%以上,大幅压缩省外及贸易商采购环节,从源头降低成本。在煤炭采购上,一方面推动核心煤矿“以质定价”机制落地,确保质价相符;另一方面动态测算不同煤矿原煤性价比,灵活调整采购量,实现最优成本配置。
市场营销方面,做强PVC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巩固拓展“区域+型号”市场布局,增加PVC高价片区销量,稳定高附加值树脂销量,开发12家液碱直销用户,液碱直销占比约17%。
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可持续发展蓄能
报告期,复产高附加值树脂,定制生产高端树脂,开展氯乙醇工业化试验、质子膜制氢项目试生产……
公司在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寻求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领域的突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培育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近年来,北元集团先后建成甘氨酸中试装置、无汞催化工艺中试装置及万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PEM电解槽电解水制氢中试装置、乙二醇制备氯乙醇中试装置等,自主研发能力大幅提升。积极布局和开展专用化、差异化、高端化的新产品技术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独特性能和优势的专用树脂产品,如透明片专用树脂、发泡树脂、高抗冲树脂1000等,特色树脂产品序列达44种,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与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开展无汞催化剂工艺技术研究、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聚氯乙烯防水涂料研究开发等产学研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展望未来,北元集团将坚定产品差异化、多元化、高端化发展方向,丰富氯碱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深化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拓展,推动产业链逐渐向中高端领域攀升。同时,持续推动绿色转型,探索氢能耦合、绿电替代等低碳路径,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协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