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交出一份规模与质量双优的成绩单:总资产突破1.3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保持0.66%,目前是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不良率低于0.7%的银行;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91%和7.29%,实现双增长。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下,上半年经济金融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成都银行如何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以新一轮战略规划为引擎,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省市发展规划,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积极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聚力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助力成都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城市核心能级,实现与实体经济共荣共赢共成长。
规模与质量双突优
资本青睐增持计划变更
成都银行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行资产规模突破1.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7%,存款、贷款总额分别达9834.81亿元和8346.28亿元,较上年末增幅分别达11.02%和12.40%,核心指标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经营业绩方面,营收与利润双提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1%和7.29%,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凸显成本优化与盈利效率提升。
在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成都银行筑牢风险防线,通过创新构建的 “两图一表”行业研究体系和数字化风控中台构建的精准风险预警机制,资产质量保持优化。上半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66%的低位,在上市银行中保持最优;拨备覆盖率达到452.65%,风险抵御能力稳居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最新榜单中,成都银行排名至全球第170位,较上一年度提升14位,在全球银行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行稳致远”的发展风格收获得了资本市场“真金白银”投票。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一路走高,6月27日股价触及20.96元,创近一年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因股价上涨过快,实控人(成都市国资委)原定的增持计划一度未能实施,成为市场热议的“凡尔赛式烦恼”。8月26日成都银行股东大会通过变更增持计划的决议,未来将不设定价格区间,根据银行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择机实施增持计划。
地方金融主力军
助力成渝区域建设与科创动脉
成都银行的发展韧性,源于其扎根地方、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与时代共脉搏、与区域共生长、与民生共温度”的共振中,淬炼出的发展根基。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金融引擎,成都银行锚定中央、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持续为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为城市发展能级提升提供稳固的金融支撑。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公司存款规模达4378.5亿元,较上年末增速达7.99%,公司贷款达到6896.4亿元,较上年末增速达到14.44%。
在服务重大战略方面,成都银行不仅为天府机场二期、轨道交通建设等成都市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上半年申报及发行专项债金额超 450亿元;聚焦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累计向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发放贷款超 800亿元,支持制造业企业超 1800户。聚焦保障改善民生,上半年为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提供资金支持超 160亿元。
此外,成都银行充分发挥决策链条短、市场反应快的效率优势,强化“区域内政府治理体系的首站首选银行”特色优势,在助力成都开放枢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先锋”作用。
今年3月成都银行成为“天府外贸贷”首批合作银行,为外贸企业提供低利率、快审批融资方案,破解中小企业跨境融资难题。今年5月成都银行成功承销全国首批科创债,助力光子芯片、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企业发展。省内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人金融服务覆盖率达 75%。
个人存款增速领跑
数智赋能大零售初见成效
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成都银行始终秉持“亲民、便民、惠民”服务特色,通过数字金融夯实业务基座,以温情服务筑牢客户连接,“市民银行”品牌深入人心,推动零售业务规模与效益稳健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末,成都银行网点达 259个,辐射川内主要城市及重庆、西安区域,客户数量达到千万级;上半年个人存款余额达到5078.6亿元,较上年末猛增15.84%。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川渝陕一体两翼”区域协同战略发挥成效,异地分行各项存、贷款增量占比均超 30%,其中个人存款规模首破千亿大关。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银行持续推动的大零售、数字化、精细化“三大转型”久久为功。
在电子银行方面,成都银行通过持续丰富产品功能,优化客户交易体验,不断提升客户黏性与价值,上半年末,该行个人手机银行签约用户数一举突破 500万户,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到 143万户。
依托大零售“1+4”数智平台运用能力不断提升,驱动运营能效与客户体验的螺旋提升,实现从客户沉淀到商业价值转化的全链路跃迁,“成行消贷”特色品牌日益深化。截至2025年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51亿元,较上年末劲增13.63%;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及余额较上一轮规划期分别增长超 100%、120%。
紧扣区域发展脉搏
奋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金融机构如何紧扣区域高质量发展脉搏,构建起更科学完善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2025年成都银行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持续精耕细作“五大特色金融行动”,引导金融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转型、普惠发展、数智赋能等重点领域。
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上半年,成都银行深度融入成都市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生态图谱,精准滴灌链上优质企业;持续完善“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推出“科企贷”“秒贴宝”等系列产品,覆盖科技型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金融需求。上半年,对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创业板上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均超过 80%。
绿色金融活水润泽绿水青山。加大对绿色产业、传统产业转型等领域的金融支持;绿色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优化“川碳快贴”专项支持工具;积极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用好绿色金融债和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区域节能减排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主动对接小微企业。上半年成都银行积极开展“润园惠企”金融行动,依托成都市“3+22+N”产业园区体系,联合各园区主管单位开展产品宣讲、政策解读等活动 10余场,主动上门对接企业需求 3000余户。强化减费让利,主动承担押品评估等相关费用,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养老金融提升银发客群获得感。持续推进网点适老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标准化、示范化;推出适老版手机银行 APP、大字版“微银行”小程序,为老年客户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深化社区适老泛金融服务,联合社区开展金融活动,提升银发客群的金融获得感。
数字金融夯实底座全面赋能。今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先后投产了智慧投行系统、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系统和会计运营风险管理平台等系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推动金融服务提档升级。截至报告期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户数 1057户,金额超 213亿元。
半年报展望,今年下半年成都银行将继续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和地方发展规划,牢牢把握区域重大发展机遇,紧紧围绕成都“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功能定位,通过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能级跃升。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