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慧丨市场进入休整期

2025年09月20日 11:3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市场版 作者:主持人 | 尹星

多数指数面临震荡

主持人:本周创业板和万金油指数还在不断新高中啊!但同期沪指、上证50之类的就不咋地了。

泛舟:沪指还算好,至少触碰了下新高,微盘股、上证50等最弱。之前我也说过,指数的节奏从8月27日之后就变了。当时创业板最强,第二档就是万金油指数500和科创50。现在再去看这些指数,依然保持当时的强度。所谓强者恒强。

主持人:但本周这类强势指数上涨的节奏大不如前了。就是那股冲劲弱了。

泛舟:总不能始终很亢奋吧,现在都期望是慢牛。指数和个股一样,但凡突然改变斜率加速上涨,就意味着反向波动不远了。所以还是别加速好。最佳的上涨节奏是进三退二,现在明显开始进入这样的节奏了。

主持人:那你对指数后续趋势怎么看?

泛舟:维持之前观点不变,指数自8月27日之后就出现了分化。站在看强势股的视角,目前就看创业板、500和科创。而且本周这些指数已经出现了8月27日以来的第二次放量震荡,虽然成交量及震荡幅度均小于上一次。但也预示着阶段震荡越来越近了。

主持人:你说的是创业板?

泛舟:是的!不震荡走不远,获利盘需要消化!而且本周多数指数都出现了双杀信号。当然了,在牛市中,只要没有较大利空出现,双杀的威力都是有限的,比如近期的微盘股指数,双杀出现后,最大跌幅也就8%。

主持人:8%还不大啊!

泛舟:8%大么?这个指数每天也就300亿元-400亿元左右的成交金额。波动8%不是很正常么?熊市中双杀只要出现,后续波动幅度都是以15%以上来计算的。还是这句话,如果后续没有较大的利空,指数就会以时间换空间的模式展开震荡。反正8月27日之后大部分指数就已经进入震荡周期了。就像我6月26日判断银行指数进入震荡周期,7月31日判断恒生创新药指数进入震荡周期一样。不妨碍这些指数后续还有创出新高的动作。但震荡已经开启了。因为是牛市,短线大家继续干!近期大A最硬的票低位就出现了模式内的信号!喜欢配置的朋友耐心等到震荡进入深水区。多点耐心即可!

【牛市利刃】线下交流会!

扫码了解、报名

民间智慧丨市场进入休整期

经典“背离杀”

主持人:市场再度上演放量“背离杀”,萧萧评价一下,这个经典的戏码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海风若雨萧萧:“背离杀”结构特征就是,指数新高后,反而出现了放量阴线。在牛市里面其实很常见,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背离杀”就是2007年2月27日上证当日跌幅9%,市场一片哗然。反倒是震荡市和熊市环境下,“背离杀”不常见放量。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5月猛拉石油等权重股,上证指数倒是打出了3170点的高度,也没有什么成交量,行情后面如何演绎的大家也都知道。我就感觉“大管家”忒不容易了,二季度生怕掉下去,百般呵护,三季度生怕飞上天,资金压盘某证券股,大家都看得到。8月刚刚“拆伙”抱团英伟达链的机构,转眼9月就出现了抱团特斯拉链的现象。

主持人:感觉市场主线依然有点混乱。

海风若雨萧萧:现在市场最主要的困难是能形成共识的主线逻辑其实不多,翻来覆去的,无非是算力、机器人、创新药、固态电池等几个方向,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不在这里“结拜”,就在那边“聚义”的抱团。上证已经盘整四周了,但是创业板可是周线7连阳了(史上最长记录是周线十连阳)。这边摁下去,那边就冒上来,可把“大管家”忙坏了。本来我预期这里的震荡周期是四到六周,现在看,“大管家”也是这样想的,四季度想打出突破行情来,还是要等决策层定调。

震荡期越长越好

主持人:本周市场再迎巨震,骄阳怎么看?

骄阳:牛市肯定没结束,震荡肯定也不会影响结构性机会的,震荡时间越长越好。

主持人:机器人板块你从底部开始重点说,本周核心股这波最高涨幅80%,总算开始震荡了,机器人板块会是结束嘛?

骄阳:不会。只可能是短期某个细分涨高后需要震荡了,然后酝酿下一个细分。机器人我们说盯住2个核心就好,一个是特斯拉机器人,一个是华为机器人。前者暴涨后,后者就要加强关注。后续如果T链机器人震荡,那么很可能为技术结构中低位的华为车BU端核心机器人公司带来介入的机会。

主持人:固态电池依然很强,虽然展开震荡,但是不少细分核心个股没有受到本周指数巨震的影响,反而加强了趋势,这块再详细聊聊?

骄阳:固态电池是未来核心赛道之一,很多细分龙头都跟着锂电池跌到谷底了,锂电池反内卷是必然,这个直接给基本盘托底。固态电池又是未来必然的超级赛道。那样资金肯定会利用每一次震荡在低位去买筹码,而不是卖筹码,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这段话价值千金。

主持人:华为的消息很多,芯片和光刻机都开始突破了,怎么看待?

骄阳:这块是核心赛道之一,前面刚说华为机器人,现在华为芯片细分领域龙头和光刻机领域的龙头,也是一样,不是结束,是中长期催化刚开始。

民间智慧丨市场进入休整期

(本文已刊发于9月20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分析,不作做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w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