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间的保险力量:中国人寿绿色金融体系助经济生态共生

2025年09月29日 15:25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走向全国。从海洋之滨,到高原之巅;从长江之畔,到黄河之源……沙漠变成绿洲,荒原变成草甸,一个个“绿色奇迹”在中华大地上演。

这是一个共识不断凝聚、共生不断推进、共赢不断书写的过程。人们在绿色发展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也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保险业正经历从环境风险承担者向绿色金融转型推动者的角色转变。作为国内寿险行业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通过构建起覆盖战略、投资、运营、产品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不仅实现了自身低碳转型,还成为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赋能者。

在引领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近两年,中国人寿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2023年-2025年)》,提出阶段性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及工作要求。通过将绿色金融与其他业务有机融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公司经营管理全流程,借助绿色保险与绿色投资构建国寿特色绿色金融体系。

绿水青山间的保险力量:中国人寿绿色金融体系助经济生态共生

(图:中国人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以中国人寿在天津的实践为例,该公司积极发挥保险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其绿色保险方面的主要服务对象涵盖环境资源保护行业(污染治理、市政设施管理)、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环保设备制造、环保技术服务推广)、绿色交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以及绿色服务(节能、环保工程勘察活动)等多个领域。

 创新保障:产品引擎驱动绿色产业腾飞

“绿色金融的核心不仅在于促进绿色产业的融资与发展,更在于如何通过金融服务的创新,为普通百姓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一理念正逐步在各地的绿色金融实践中得到体现。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如今正站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前沿,通过保险等金融手段,为绿色产业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障服务。

随着绿色金融理念的逐步落实,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也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蓬勃发展,成为天津绿色金融服务独具生命力的支点。据了解,通过产寿融合的方式,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推动新能源车辆商业综合保险,从交通意外、人身安全等责任角度,为绿色出行保驾护航。

“我们通过这项业务不仅在为企业铺设绿色发展的道路,更为每一位环保践行者提供风险保障。”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相关人员介绍,“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数字和方案的设计,更多的是如何让这些数字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为千余辆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保险服务,不仅保障了车主在交通事故中减轻风险压力,还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出行的普及。“这是我们在数字背后所做的努力,它关系到许多家庭的安全与福祉。”

新能源车险犹如一个缩影,折射出的是以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为代表的天津本地保险业在保护环境、推动低碳经济方面发挥出的积极作用。这些金融产品不仅解决了绿色产业发展的风险问题,也促进了社会对绿色出行的认同和参与,展现出绿色金融赋能经济、环境、社会三者协同发展的独特魅力。

生命守护:绿色金融温暖万千平凡之家

在我国,绿色金融不仅是为企业和产业提供保障,同样关乎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服务小微企业时,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还关注到初创型绿色产业客户,通过灵活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方案”,为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的保障服务。

“我们的初衷就是帮助这些企业在成长的道路上减少风险负担,让他们能专心投入到创新与发展中去。”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通过灵活的保障产品,我们尽力确保了初创型企业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无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绿色创新。”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绿色产业领域,该公司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多元化的保障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张女士是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员工,几个月前,她被诊断出重大疾病,在国寿提供的重大疾病保险帮助下,她和家人不再为高昂的治疗费用而焦虑。“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国人寿的保险为我雪中送炭,让我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张女士激动地说,“这份保障不仅帮助我渡过了难关,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据初步统计,2023年至2024年,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员工支付重大疾病及补充医疗保险赔款近150万元,减轻了员工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与此同时,2024年,该公司绿色保险业务的保费规模近300万元,较2023年增长47.33%。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代表着绿色金融在推动绿色产业和企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此外,该公司累计为绿色产业企业员工提供风险保障超25亿元,并已为919名绿色产业企业员工进行了保险理赔。

智能关怀:科技赋能绿色服务心体验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绿色金融也迎来了全新变革。

“我们不仅仅提供保险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每一位客户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据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寿险APP、空中客服、智慧柜员机等智能化工具,该公司提供无纸化、快速便捷的理赔与咨询服务。“2025年上半年,我们的线上保全业务26.67万件,线上服务率达到99.15%,基本实现保全服务智能化全覆盖。”

绿水青山间的保险力量:中国人寿绿色金融体系助经济生态共生

(图:智能化的客户体验中心)

在大港客户体验中心,一位老年客户在体验无纸化理赔时,深深感受到了国寿的用心。“我平时不太懂这些电子产品,第一次用APP提交理赔时,还很担心会出问题。”而他的担心很快被服务人员化解,“柜台工作人员告诉我,APP上可以放大字体,操作界面也很简洁,甚至给我准备了老花镜。整个过程比我想象的要顺畅得多,科技真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更温暖。”

目前,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已在全辖19家支公司推行无纸化签约流程,全辖6000余名员工均使用线上签约办理,节省人工审核的同时,提升该项工作效率近35%,同时节省纸质合同印刷费用20余万元。“我们已实现‘客户投保-核保-双录-审核-保单生成送达’的全链路无纸化、线上化、智能化。截至目前,个人长险已全面实现无纸化线上投保,无纸化投保业务推广率近100%。”该公司个险渠道相关人员说。

科技赋能绿色金融,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线上服务,也为环保事业贡献着力量。据悉,通过无纸化、智能化的服务方式,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大幅减少了纸质材料的使用,累计节省用纸27吨。

初心引领:绿色金融拓路者永续前行

谈及绿色金融的推进,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过程并非毫无阻碍,尤其在业务拓展中,如何有效识别绿色产业的潜在客户,如何让更多人了解绿色金融,已成为业务拓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为此,该公司通过加强政策宣讲,利用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准确识别符合绿色产业标准的企业,“我们不仅要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更要帮助他们了解并利用绿色金融得到实惠,发挥优势。”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场场宣讲活动在城市和乡村中同步展开。工作人员以“风险防范小课堂”形式,走进社区、商圈、学校、企业、乡村,通过发放资料、案例讲解等方式,介绍金融保险常识,普及保险配置、反诈骗等实用知识,将“守护”理念延伸至多风险保障场景,年内累计开展126场次,覆盖线下客群万余人次。同时拓展线上渠道,利用各类媒体宣传、短信温馨提示等方式拓展覆盖面,累计线上覆盖千万人次。

绿水青山间的保险力量:中国人寿绿色金融体系助经济生态共生

(图: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宣传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的真正内涵远不止于金融服务的提供,它是在经济与环境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一句口号,它是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可以具体落实的方向指引。”上述相关负责人补充说,“这也是我们的行业初心和工作的动力源泉。”

绿色金融的核心不只是资金的流动,它背后传递的是对社会、对环境、对每一位个体的深刻关怀。发展与保护是辩证统一的,绿色金融正是这一统一的体现。每一份保单、每一次走访,中国人寿在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在为更多的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生活保障,推动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随着绿色金融的不断深化,它不仅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将继续发挥在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中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天津的“国寿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正在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宝贵经验,在不断推进绿色金融广度与深度的同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力量。

责任编辑:xby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