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业绩改善及资金流入多重利好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固态电池是9月份A股市场最受关注的行情主线之一。9月1日至9月26日,在上证指数下跌0.77%的情况下,Wind固态电池指数实现上涨10.66%,且成份股中也涌现出先导智能(300450.SZ)、天赐材料(002709.SZ)、华自科技(300490.SZ)、恩捷股份(002812.SZ)等阶段涨幅超过30%的公司。
固态电池概念股强势表现背后,既有政策支持、技术进展、市场需求预期,也与相关公司的上半年业绩表现明显好转有关。此外,市场资金在此期间的积极融资买入,以及机构的积极调研,均对相关公司的上涨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近期利好消息不断
9月以来,涉及固态电池的利多消息很多。其中,在政策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的基础研究;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铁基、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
而除了利多政策的支持,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也是推动固态电池股近期持续强势的重要催化因素之一, 比如:赣锋锂业、容百科技、先导智能、天赐材料、国轩高科、珠海冠宇、亿纬锂能等多家公司均在近日披露了自己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
以赣锋锂业(002460.SZ)为例,其9月初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能量密度达420Wh/kg,500Wh/kg样品通过针刺及200℃热箱等安全测试,循环寿命突破800次。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9月以来,赣锋锂业股价加速上涨,截至9月26日,阶段涨幅已达35.9%。
天赐材料是全球最大电解液厂商,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也披露了自己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目前公司主要布局硫化物和氧化物体系的相关材料,公司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现阶段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9月以来截至9月26日,天赐材料阶段涨幅达58.86%。
先导智能是9月份固态电池概念股中表现最强的公司,股价9月份上涨了84.43%。公司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就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投资情况,先导智能9月2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生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并在核心环节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相关产品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已陆续获得重复订单且后续有望持续放量。”
另外,国轩高科(002074.SZ)在9月2日回复投资人调研问题时表示,“公司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同时,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9月份以来,公司股价上涨了20.67%。
“目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材料性能和设备接近量产要求,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兴业证券在最新研报中称,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催化持续释放,多重利好叠加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
六成公司中期业绩实现增长
除了近期政策利好和相关公司披露最新动态的刺激,上半年业绩的改善同样是推动固态电池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Wind数据,在Wind固态电池53家成份股中,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的公司有34家,占比64.15%;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公司有33家,占比62.26%。而在去年同期,实现营收增长的公司仅有21家,占比39.62%;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公司为16家,占比30.19%。很显然,固态电池概念股基本面在今年上半年得到了大幅改善。
在具体公司业绩表现上,杉杉股份、豪鹏科技、上海洗霸、天齐锂业、德福科技等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其中,杉杉股份的业绩增长达1079.59%。
对于中期业绩的大幅增长原因,杉杉股份(600884.SH)在半年报中称:负极材料业务和偏光片业务保持稳定运营,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实现净利润41455.43万元;本期非核心业务整体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豪鹏科技则表示,公司核心业务增长符合预期,新兴业务的拓展呈现良好态势。“公司通过前瞻性布局AI+端侧新赛道,紧抓AI硬件升级带来的新能源技术全面革新机遇,驱动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进一步提升。”
关于固态电池方面的最新进展,杉杉股份9月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负极材料相关产品及固态电解质复合型负极材料,其中部分产品已在客户处进行多轮测试;同时,公司正在自主建立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评测体系,加速固态电池专用新型负极材料研发。”
在今年中期业绩实现翻倍增长的公司中,生产锂电铜箔的德福科技(301511.SZ)虽然中期业绩同比增长了136.71%,排在业绩翻倍股的第7位,但其营收增速却是53家固态电池概念股中最高的,今年中期营收增速达66.82%。业绩增速排在其前的公司要么营收增速不到20%,要么出现负增长。
德福科技在半年报中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应用于半/全固态电池的锂电铜箔已实现百吨级批量出货。”
为在电子电路铜箔领域实现快速跃升,9月16日,德福科技发布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并购卢森堡铜箔100%股权项目和投资建设铜箔添加剂用电子化学品项目。公司表示,并购卢森堡铜箔100%股权,将让公司在“锂电+电子电路”两大领域均实现全面领先,跻身全球电解铜箔领军企业;投建铜箔添加剂上游电子化学品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一体化核心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数固态电池公司上半年业绩明显改善下,有多家公司在9月份获得了融资买入。据Wind数据,截至9月26日,有44家公司在融资融券方面获得融资买入,融资买入金额均在亿元以上。其中,区间融资买入额超过百亿元的固态电池公司有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比亚迪、赣锋锂业,融资买入额分别达到349.17亿元、343.03亿元、212.47亿元、195.64亿元、172.21亿元、117.51亿元。
机构关注度明显提升
在固态电池龙头股价的持续上涨下,机构也加大了调研力度。据Wind数据,今年9月以来,53家固态电池股中有29家公司获得了机构调研。而若以第三季度调研情况来看,则有41家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占比达77%。
在9月份以来的机构调研中,海目星、比亚迪、南都电源是机构调研次数最多的前3家公司,调研次数分别有5次、4次、4次。此外,孚能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华自科技的机构调研次数也在2次以上。
在市场表现上,上述7家公司中,除了比亚迪在9月份出现下跌外,余下公司均实现了上涨,其中华自科技和恩捷股份在9月1日-26日分别上涨了38%和37%。
作为机构9月份调研最多的公司,海目星(688559.SH)在9月份上涨了19.79%,其若从8月28日启动上涨开始计算,则区间涨幅达44.8%。公开资料显示,海目星是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及自动化技术创新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实现从全固态电极制备(涵盖混料及干法、湿法极片复合设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转印复合设备,到裸电芯组装(包括新一代固态叠片机、胶框印刷设备)及高压化成分容和等静压等全固态电池制造关键设备的覆盖。在机构调研中,公司表示,“目前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正在批量交付当中。在“硫化物+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上,公司也已拿到多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中试线订单。”
南都电源(300068.SZ)9月份上涨了16%。公司主营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工业储能)+资源再生,未来增长点主要在于电力储能及数据中心业务。在9月19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信息中,公司透露,在半固态电池方面中标2.8GWh独立储能项目订单。“该订单标志着公司固态储能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也是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在全球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中实现商业应用。”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20Ah、30Ah全固态电池使用超高镍三元正极与限域生长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成功通过多项安全性测试。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