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2025年《证券市场周刊》市值管理金曙光奖评选活动进行中,目前已有众多企业参与本次评选。据悉,本次评选秉持“强化市值管理核心价值认知、推动企业经营理念转型”的使命,深度引导上市公司将市值管理与价值内核锻造、股东权益守护形成共振。评选涵盖战略统筹、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回报、沟通机制、创新动能、业务成长、行业服务与人才价值等众多维度,旨在对企业进行多角度、系统化评估。
作为我国最现代化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国际领先的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宝钢股份(600019.SH)目前正在积极进行金曙光ESG实践奖自荐。据了解,本次金曙光ESG实践奖旨在倡导企业将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理念深度融合于战略规划与日常运营之中。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绿色转型、责任践行与治理提升,铸就更强韧的长期风险抵御能力与可持续增长动能。
公开信息显示,宝钢股份专注于钢铁业,是全球碳钢品种最为齐全的钢铁企业之一。面对钢铁业长周期结构性调整,宝钢股份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国际化,走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智能制造、高效集约之路,为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宝钢股份主动担当保护环境的责任,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举措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积极探寻环境保护效益与社会经济进步的共赢路径。
为推进气候相关战略及风险管理,宝钢股份建立了完善的气候变化治理架构,并设立了战略、风险及ESG委员会,碳中和推进委员会和碳中和办公室,同时建立定期汇报机制,确保治理架构各层级分工明确。值得关注的是,宝钢股份遵循母公司中国宝武设定的“双碳”目标,并基于宝钢股份业务现状与减碳潜力,结合低碳冶金技术发展研发进程,制定了中长期减碳目标:以2020年为基准年,2025年减碳8%,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从实践进展来看,宝钢股份积极响应并推进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以中钢协“极致能效”工程为抓手,紧密围绕集团公司“四化”发展方向,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夯实数据基础、深化协同合作等行动,积极打造行业能效标杆示范企业。2024年,公司节能类技改、EMC和BOO项目总投入189019万元,旗下各基地均完成中钢协能效标杆示范创建工作,其中东山基地成为行业首家公示的示范企业,充分彰显了宝钢股份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具体而言,宝钢股份以“极致能效”为核心目标,2024年技术节能量达到37.7万吨标准煤,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6.1%。此外,为实现“极致能效”,宝钢股份管理提升与技术节能并举。据了解,宝钢股份遵循钢铁协会能效对标指南,发布多项能效提升行动方案,以精细化管理推动能效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宝钢股份通过一系列节能技术,将节能降碳落到实处。例如,焦炉上升管增设荒煤气显热回收改造,采用“内筒承重+盘管式+固体浴导热”上升管换热器及配套工艺包技术,吨焦蒸汽回收量实绩达到100kg。目前,股份公司所有焦炉上升管增设荒煤气显热回收技术100%应用。
不仅如此,宝钢股份还全面加强基础数据质量管理,推动梅山、宝山等基地内部检化验实验室完成煤炭、焦炭低位发热量检测能力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扩项,其中梅山基地为行业首家获得认可的企业。青山、东山基地在煤炭发热量已完成认可的基础上,2025年计划完成焦炭的认可扩项。
通盘来看,宝钢股份能效标杆示范创建,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宝钢股份在不断实现自身碳中和目标的同时,更为国家“双碳”目标的落地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并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改进,推动产业链整体绿色转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助力更多企业实现能效提升目标。另一方面,宝钢股份在能效标杆示范创建中的表现,也进一步夯实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展望未来,宝钢股份将锚定2025年减碳 8%,2035年力争减碳 30%的目标,积极探索HyCROF 、HyRESP等新型低碳冶炼技术,并通过数据驱动和智能化管理,不断提升能效水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钢铁企业。
2025年《证券市场周刊》市值管理金曙光奖自荐活动火热进行中。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更多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