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9日,下同),市场整体呈现进一步反弹,热点依然密集爆出,比如量子科技以及算力链中的PCB、CPO等。从最近大涨的科大国创、国盾量子以及本川智能等来看,量子科技与算力可以说是当下超额收益的重点核心方向。

那么,它们接下来还有“上车”的机会吗?核心公司名单都有谁?对此,大家可见股市资深专业人士边惠宗的视频内容“量子科技概念股批量大涨后,接下来的机会看这里”以及文末“算力的行情还远未结束,附核心公司名单”。
牛市进入反弹加速期
量子科技多股大涨
“深蹲起跳”可以用来形容最近市场的真实表现。在之前指数出现分化调整后,笔者即重点提及,市场短期超跌后多有技术性反弹这个规律很难被打破,若市场在此之后继续展开修复,那么,这很有可能是一轮周期相对较长且力度相对较大的修复。目前这种修复正在加速且继续强化,如创业板今天大涨近3%,收盘报收3324.27点,已超过10月9日的3322.44前高点。
从板块表现来看,科技股继续充当牛市人气风向标。今天有两个科技细分主题的表现非常强势,其一是量子科技,其二是算力链中的CPO(光电共封装技术)与PCB(印制电路板)。先来说量子科技,一些朋友可能对量子科技关注的比较少,因为该板块之前多以稳健缓慢上涨为主,但最近则表现出了强劲突破,10月29日,量子科技一度以近3%的涨幅在260余个概念板块中强势领涨。
从个股表现来看,很多个股迎来强势突破,如科大国创一度收出“20cm”涨停(见图1),国盾量子(见图2)、西部超导、格尔软件等均确立了加速突破。


从板块角度来看,量子科技整体迎来了连续突破式上涨,如10月20日~10月29日累计大涨超10%,且强势确立了对前期平台压力位的突破,并创出新高(见图3)。量子科技将要迎来新一轮加速行情了吗?

什么是量子科技?从定义来看,量子科技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体系。其将量子力学原理与信息科学、计算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通过量子效应实现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量子科技板块强势上涨背后,有长短期等多个重磅因素刺激,如“十五五”规划提及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还与英伟达有关,其最新推出了NVQLink,为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家科研实验室连接量子与GPU计算,以构建加速的量子超级计算机。
大家的老朋友——边惠宗对量子科技有深入的研究,其表示,量子科技有必要引起重视。那么重点来了,在多重利好因素的刺激下,量子科技接下来的行情怎么走?是否会开启牛市接下来的新主升浪机会?有哪类标的股有更高的确定性?对此,边惠宗有详细的视频内容讲解。
算力的两个“爆发型”赛道
PCB与CPO
再来聊一下算力主线。算力板块的两个重要细分赛道——PCB、CPO今天的表现也非常强,成为带动市场人气的重要核心要素。
PCB是算力系统的基础硬件载体,承担着算力设备内部芯片、GPU等核心组件的电气连接与信号传输任务。板块今天盘中一度以近2%的涨幅领跑260余个概念板块。从个股来看,整体表现出了中低位个股轮动起涨与高位龙头继续创新高的特点,如本川智能为股价处在相对低位的典型案例,公司今天突发“20cm”涨停,生益电子为股价此前已经累计实现了较大涨幅且最近重返上涨的典型案例,公司股价短期(10月24日~10月29日)已上涨超50%。
作为算力的另一个核心概念,CPO通过优化芯片间光互连效率,能够提升算力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从概念股来看,有多股迎来加速突破上涨,如工业富联,今天一度上涨了10%。
PCB、CPO概念股强势上涨背后,有事件、基本面等多个驱动因素,对于算力主线的投资机会,不少机构表示积极看好,如中信证券10月9日有研报观点称,自主可控加速,持续看好国产算力。
此外,正值三季报窗口期,很多概念股迎来不俗的业绩增长,成为刺激股价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以PCB(有标的同时叠加CPO概念)概念股来看,不少个股业绩迎来翻倍式增长,如楚江新材、生益电子、胜宏科技等(见附表)。

结合股价来看,不少绩优股开启了长牛行情,如生益科技,公司三季报业绩增长78.04%,公司业绩增长与覆铜板销量同比上升、覆铜板产品营业收入增加有关。从二级市场股价来看,公司股价在此前确立多头行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启了加速上涨,如10月27日更是斩获了“10cm”涨停,10月29日盘中最高上涨了超6%(见图4)。

写到最后,无论从盘面抑或基本面来看,算力股的行情在市场升温下很难短期结束,目前,算力正在迎来新一轮上涨机会。在10月5日“十一”特辑之牛市主线的内容里,笔记分别对算力产业链细分投资机会、核心公司名单等进行了重点梳理。最新来看,它们很多正在开启业绩提升+股价上涨的多头突破模式。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点击这里(“算力的行情还远未结束,附核心公司名单”)回顾。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