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在汶川地震救援现场参与发起“共铸中国心”大型爱心公益活动。2011年,“共铸中国心”活动被纳入中央统战部“同心工程”社会公益项目。如今,“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已成为联结优质医疗资源与高原地区的重要纽带。2008年至今,全国共有3000多家医疗机构的超3万名医疗专家参与了该项公益活动,惠及高原地区群众超百万名。
赵涛表示,温暖的公益行动、坚实的纳税贡献与持续的创新探索并不冲突,“利他思维”是步长制药一脉相承的文化,希望在步长制药的带动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工作。
发挥公益平台优势
实现精准医疗救助
2025年5月,“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第三次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举办,来自北京市的600余名医务志愿者,在阿坝州13个县(市)以及甘南州迭部县、碌曲县、夏河县,开展了义诊巡诊、健康讲座、爱心救助、结对帮扶等健康公益综合服务。
赵涛介绍,“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已从最初专注于先天性心脏病,逐步扩展到关注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更多疾病,为贫困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救助。据统计,通过该活动协调、步长制药赞助,已累计完成3000多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开展了3000余场次的学术讲座和百姓健康科普教育活动。借助这一社会公益平台优势,步长制药联合社会爱心资源设立专项救助基金,为更多贫困患者及家庭提供了全流程闭环救助;同时,院士、专家团队通过现场查房、手术示范等形式,手把手带教,提升了高原地区不少医院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水平,增进了当地群众的健康福祉。
设置员工救助基金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如果说“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是步长制药对外展示的爱心名片,那么2009年由赵涛提议成立的“步长1+1员工救助基金”就是步长制药内部温暖与力量的代名词。
“我们希望员工知道,步长制药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赵涛说。据统计,“步长1+1员工救助基金”成立至今收到捐赠852.6万元,已有833.5万元用于对员工的救困扶危。
2014年,步长制药员工唐某突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生命垂危。基金管理者迅速行动,按章程拨付12万元救助金。“如果没有这笔钱,也许我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唐某感慨道。
“步长1+1员工救助基金”不仅仅面向员工本人,还将爱心与温暖送进员工的家庭。2015年,一名员工的女儿被诊断出恶性肿瘤,让其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陷入困境。据该员工回忆,就在全家人几乎崩溃的时候,“步长1+1员工救助基金”紧急拨付了10万元救助金,为家庭带来了希望,让他深切感受到了步长制药的温暖与关怀。
赵涛表示,“步长1+1员工救助基金”的设立为公司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让步长制药形成了充满爱心的文化氛围,员工在此工作更加踏实。步长制药培养出一批批有良心、有善心的骨干,他们自觉成为高尚、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善举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如果我们能带动更多企业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那么社会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赵涛说。
坚守双重使命
把握发展机遇
除了公益,步长制药在纳税方面同样突出。公司自成立至2025年4月30日,已累计纳税超320亿元,为地方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纳税就是我们回馈国家最直接的方式。”赵涛表示,“取之有道,用之社会”是步长制药作为上市公司一直坚持的信念。
作为中医药企业,步长制药始终坚守社会责任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赵涛强调,创新是企业抵御风险的核心能力。多年来,步长制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采取“创新药+优质仿制药”双轨发展策略,持续加大在生物药、疫苗、中药现代化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很好地把握住了发展机遇。赵涛认为,秉持“让利于民、让利于社会”的发展理念,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从长远来看,才是实现步长制药价值的关键。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0594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